厂房顶上“变”出公园!温州试点“分层供地”变“闲”为宝
“听说附近的桃花岛体育休闲公园要验收了!”8月17日,家住温州滨江商务区外滩首府小区的刘杰,相约邻居外出散步,顺道看看公园的建设情况。该公园自建设之初就备受关注,一是周围居民期盼已久,二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它被建在一座污水处理厂的房顶上。

公园建在房顶上,背后是温州市探索城市土地空间立体分层开发的创新举措。温州滨江商务区桃花岛片区西近行政中心区,北接温州CBD核心区,区位条件十分优越,近年来片区内商办建筑和住宅区不断建设,人口集聚趋势显现,新居民对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的需求日渐突出。可一方面是需求递增,另一方面却是片区内用地紧张,污水处理厂等市政设施占用大量建设用地,如公园、体育馆等公共配套设施面临着无处可建的困境。
“为解决这一矛盾,在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部署下,我们尝试通过地块的分层供地,实现地块综合开发利用,变‘闲’为宝,提升土地价值。”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鹿城分局副局长李龙杰说。为此,温州市、鹿城区两级资规部门联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片区已建地块T02-16地块污水处理厂上,充分利用厂房屋顶空间,规划编制了一个以康养体育、户外生活为主题的规划,建设兼具滑雪场、足球场等场所为一体的体育休闲公园,形成联动瓯江路、会展路及滨江休闲带的公共开放空间。
“过去供地是二维平面,规定了土地的面积,偏重平面概念。现在分层供地,对竖向空间更加关注,意味着项目划拨手续、供地地籍从原二维平面升级成三维立体空间,不仅要体现平面,还要对竖向空间范围予以明确,更像三维立体概念。”李龙杰说。最终,经过细致规划,并与地块原建设单位沟通后,该地块最终从污水处理厂的屋顶开始分层,将屋顶上方的空间进行供地,确定土地使用权,建设体育休闲公园。
为减少污水处理厂对公园投入使用带来的影响,该项目在建设规划时,就将污水处理厂的风塔进行改造提升,植入内部气体处理设备,对气体进行有效处理。此外,建设方还将风塔进行了景观化处理,将其与足球基地建设结合,整体美化。目前,该公园的冰雪中心项目已进入竣工联合验收阶段,足球基地项目也完工在即。
据悉,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鹿城分局还会继续探索在同一土地范围地上、地下不同竖向空间分别设立使用权的新型供地模式。“分层供地”模式未来有望在温州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地下环路等类型项目开发建设方面得以应用。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