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阁,百年守护,屹立不倒
近日,由于长江汛期来临,江水暴涨,长江洪峰过湖北鄂州,湍急的长江洪流中,一点青墙白瓦显得格外突出——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的观音阁傲然屹立,稳如磐石,牢牢地扎根在了江中央。
《龙蟠晓渡》
峭壁起江心,层台水面浮。
岂堪龙久卧,但见石长留。
云影轻帆处,桡声夜渡头。
问津何处是,一柱砥中流。
——清朝·姜愃
观音阁位于湖北鄂州市小东门外的长江龙蟠矶之上,又称“龙蟠矶寺”。坐东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厚1米余,以长60公分、宽20公分、高25公分的条石垒成。阁身以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阁内自西向东,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纯阳楼、寅宾楼。

鄂州观音阁布局得体,构筑精巧,朱槛回廊,重檐飞楹,显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又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在万里长江之中仅此一处,故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2006年,观音阁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造型奇特,设计独具匠心,观音阁下半部设计为船舷样的弧形石墙,这样巧妙的设计既减缓水势,又顺势泄流。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甚至只剩那檐牙、龙吻、中亭在长江水之中。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显示出古代武昌工匠对流体力学的奇妙运用和风格独特的创造艺术。许多建筑专家对此赞叹不已。

如今,长江每到汛潮,水漫楼阁,只剩高层窗口在浩淼长江水之中。汛期一过,水落石出,它又横空出世,威镇江心。观音阁随江水起起落落,没有哪一座仙山琼阁像观音阁这样立于大江之上。历经磨难至今仍坚强的屹立在那里,这俨然是长江上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