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这6年的网恋史(上篇)
一位美学理论家曾说过“美只存在于想象世界”。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大概和盖茨比有着相同感触。很显然,盖茨比爱的是想象世界里的黛西,她完美无瑕,神圣高洁。我也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外加完美主义者,网恋所能赋予的虚幻美好远比现实世界的残缺更令人着迷。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意味着我准备把近些年的网恋史画上句号,因为我已经过了务虚的年纪了,势必得向现实生活妥协。
我的网恋史历时6年左右,考虑到人数较多我准备用上中下篇的方式来记录。被记录进来的对象都是未曾谋面的生命过客,没见上面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原因,第一:见面机会还没到就戛然而止,第二:我压根就没有想过见面,第三:等待见面(因为大家已经成了好朋友,不再是恋人关系)。第四:疫情影响。第五:不想破坏想象世界的美好。
第一段网恋:2014年左右,那时我还是懵懂无知小女孩,对感情满怀期待。对方是高大英俊帅气的沈阳男孩,姓矫,姑且称为J先生吧,88年生人。本科学历。颜值排行可以排到所有网恋对象的前三。J从事影视拍摄工作,每天跟着不同的拍摄团队四处奔走。但无论多忙总会在间歇找到我,报告他的动态以及接下去会去哪儿,不咸不淡聊了一两个月。
J唱歌相当好听,偶尔会卖弄下,经常分享网易云的歌单给我(这里有伏笔),到现在为止我歌荒也会去找他在听的歌单,虽然我俩各种联系方式都没了,但是网易云他还静静关注着我。他是我所有接触过的男生里面音乐品味最合我意的人,他在听的歌,基本上都会是我喜欢的。现在想不起来当时对他的喜欢程度了,就有点控外在,其他地方平平,闪光点不明显,音乐这个点还很难勉强支撑一段网恋。
结束原因:我跟J语音的时候,我听到了车库有锁车的声音,我问J你现在在哪儿呀,J说在家里客厅,我继续追问J住几楼,J说20多楼,由此我开始生疑。他撒谎了,很显然他是躲在地下车库跟我语音,且不敢大方承认自己在车库,欲盖弥补了,说明家里有人。第二天我狐疑的打开他的网易云,看到了他一个粉丝头像是和他的合照哈哈哈哈,直接摊牌了,J向我求饶,反正没有多大的事儿也就放过他了,J现在去了澳洲,换了女朋友,现任比前任漂亮很多,还是祝福!!!因为没太在意过他,所以这段网恋很快就随风而去。
第二段网恋:2015年左右,叫他F先生吧,87年生人,F在MIT学空气动力学,毕业跳过H1B直接绿卡了。F是所有网恋对象中学校背景最好的,智商高,F和我另外几位网恋对象有点类似,由于从小接受的教育过于利己,已经不是精致利己主义,绝对的极致利己主义了,言行作风非常典型。我能够感受到F卯着劲儿想要冲破阶层的那股子倔强和不屈。过分的自尊心又让他多少有点拧巴。导致他点自负甚至自大但同时也自卑,虽然我俩到现在还保留微信,基本上处于他单方面点赞机器和偶尔搭讪,我放弃和他沟通的局面。
F身边的菇凉出生似乎都还不错,开兰博买Birkin读藤校,从小就是金字塔上层,F是从小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实力拼杀出来,所以他格外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人生成果。在找对象这个层面也相对慎重,一要外在,二要学历,三要出生。F音色是所有网恋对象里面最最最好听的,一开始确实是被他声音吸引。但是我和F的价值观相差甚远,虽然他嘴上说着喜欢我的朴实无华,但心里多少还是想趁着自己的名校背景和身份攀附一个跃阶的家庭。F和我彻底掰掉是因为就一个宏观问题起了非常大的争执,由思辨上升到争吵的程度。他惯用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对我进行说教,言语中透露着不容置疑和霸权,这个点让我十分抗拒,由此也开始疲惫和退缩。
疫情期间的F还来跟我理论了一番宏观层面的经济问题,我发现他的姿态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变过,也就没再搭理。至于他有没有喜欢过我其实我也不知道。
15年的春节,我在江边看新年烟花的时候,F发了一条微信给我,内容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你是我心中永远不可触及的梦”,当时有被理工科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吓一跳,这句话一下把我拉回上世纪80年代。当时自己也没太当回事,毕竟网恋,没太认真。在我第一次去厦门以后,他紧接着回国也跑去了厦门,给我发消息说把我走过的路都走了一遍。那时候想想F可能多少还是在意过我,但由于过强的自尊心在不温不火的我面前有点受挫。我没有立马扑上去,他自认为自己已经如此优秀了。虽然我对他也有些许好感,但是这种好感仅限于欣赏,没有上升到爱恋。不过F对我接下来的读研之路还是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他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多读书总归是没错的”,也算是一种鼓舞。今年的F从波士顿搬到了洛杉矶,邀请我过去玩。他依旧单身,养着一只猫,我俩约定我到了美国要去找他玩,他回上海,我们以后还是可以碰个头,不管怎么说,见个面吃个饭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毕竟我们还蛮适合做朋友的。
第三段网恋:M先生,80后85前,离异过,某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M是所有网恋对象里我自己能明确是真心喜欢过的。这段网恋历时3年,对我改变很大,M身高179,不胖不瘦,会坚持锻炼。长相非常有亲和力,是让人舒服有好感度的颜,有点小品位和干净清爽的中年男子。和我接触过的大多数金融油腻男相比,他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接触M时我正在备考研究生,M一意孤行要我考国美,因为他和许江(国美校长)有远房亲戚关系,M直接让学校的人联系到了我,学校负责人电话问我想考哪位老师的,可以直接来学校就行,先准备,后续复习会给安排好。而这时候我还在纠结接受了这个好意是不是以后的人生就必须跟M捆绑在一起,这也让我有点后怕。我并没有完全想明白这种被他安排的路子是不是我想要的。迟疑了一阵我还是婉拒了他的好意,M没有死心,对我一如既往,我出去玩他会给把头等舱机票和酒店订好。总会问我要不要买这买那,一言不合就转账打钱而且几乎每次都是以W为单位。不管是中秋节还是端午节,总是邀请我去和他以及他的家人一起过节。M是所有网恋对象里最走心的一位,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口说幸福的形式。
一开始M的好意我都是拒绝的,送礼物我不要,转账我退回。由此反而越发加强他了对我的信任,糖衣炮弹更加猛烈。自己的确认为接纳了他的好意心里有负担,尤其是我在意他,也怕辜负了他,虽然喜欢,但是考虑到他还有一个孩子,我年纪轻轻真和他在一起了,还得做人后妈,这个坎儿我怎么也过不去。并且我更介怀的是M在表达方面存在的短板,一旦我俩有什么纷争,他不会立马解决问题,而是以躲避的方式,事后再假装若无其事。但是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他惯用冷战,而我认为有争吵没问题,当下解决就OK。
所以我总希望通过他的上一段婚姻总结出他的硬伤在哪里,慢慢的了解过程中发现是秉性的问题,他害怕争吵,不愿意面对纷争应该成为他婚姻瓦解的根本性原因,拒绝沟通和冷暴力是婚姻感情的大忌。他告诉我和前妻生活的日子里,很多时候觉得很压抑,认为前妻不可理喻,总是要吵架,他只有偷偷坐在车里等前妻睡着了再上楼。我的理性分析是,因为他不愿意面对问题,冷战和拒绝沟通,前妻只有依靠大吵大闹去激发他在意和沟通,而成为了恶性循环,他躲得更厉害了。所以总归到底还是沟通的机制存在问题。我和M的几年网恋日子里,没有少吵架,我拉黑他的次数也挺多,年轻,脾性不稳定,情绪管理不好,心态不平和。他就不一样,稳得一B,反正拉黑了他,他就慢慢等我消气,每天就给我发个表情,啥时候可以发出去了说明就已经拉回来了。但是整个过程大家都被消耗了,我的性子短板在他面前也暴露无遗。M否认我的判断,认为只是他不够爱他前妻,如果换一个人,他能够包容争吵,但是事实很显然的是跟爱不爱的无关,还是秉性使然。
一开始的M可能馋身子,上头得比较快,我经常不理解就容易言语伤害他,事后自己也很自责,一位历经风霜的中年男子在我这里抽泣我都觉得不可思议。接下来是当我些许上头的时候,发现了M的秉性问题,一心想着可不可以扭转他,花了些时间来拉扯,自己为他哭得稀里哗啦的次数也不少。到现在为止好像是彼此都有亏欠感和力不从心。但可以很明确的是彼此心里都有过对方。但是不合适,M现在和我保留微信,我们时不时在基金股票和金融领域有一些话题交流,他也会给我一些专业指导。M会在我的朋友圈状态下留言,但是不太会主动来找我聊天了。我去了他的城市会想着见面吃饭,不过内心毫无波澜了,因为我长大了,他也老了。哈哈哈哈哈哈
上篇就暂时记录到M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