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没有亲自经历,无权诋毁别人的人生
文/真性情女子
图片/网络

最近热议的电视剧《以家人之名》,在豆瓣打出8.5分。
知乎也有8.4分。
为什么这部剧如此火爆。
我觉得这个剧很接地气,很接近当代人的家庭生活,另外它也折射出一种现象:
不幸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变化和影响。
而这些带来的心理创伤,可能是他们这辈子都需要去疗愈的,需要面对的成长课题。
列夫·托尔斯泰:“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愿那些在原生家庭不被善待的孩子,希望通过此剧治愈自己,给自己打气。
同时也呼吁父母们,爱自己,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充满爱的家庭。

以家人之名,讲述的是因为家庭变故,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成为了一家人。
该剧讲述了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长中彼此扶持,逐渐治愈了内心的伤,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成为了更好的人。
01尖尖原生家庭
戏份最多的“国民好爸爸”叫李海潮,他是开面馆的,带着一个女儿相依为命,虽然没有妈妈的陪伴,但是女儿李尖尖过得非常快乐,吃穿不愁,日子还挺滋润。
尖尖妈妈是生她的时候,去世的,剧中没有过多的提及。
在三个原生家庭对比中,李尖尖可以说是最幸福的孩子了。

02凌霄原生家庭
在第一集中,就讲到凌和平就带着一家人搬到了李海潮家楼上,两夫妻经常吵架,不得安宁,四面八方街坊都知道。
楼下的李海超经常和女儿调侃,楼上又吵架摔东西了。
但是因为他人品够好,从未上门拿这事说事。
每次吵架了,凌霄就默默地拿着一本书,在楼道看书。
那种眼神,足够让人心疼。

而李尖尖性格开朗,外向,经常拿着好吃的在凌霄面前晃悠。


在凌霄被人欺负时,毫不犹豫地咬了胖子一口。
尖尖主动地想靠拢凌霄,给他关爱、关心,小时候就喜欢和凌霄玩。
这应该也是编剧为以后的恋爱cp铺路。
我们都知道,夫妻之间如果陷入谩骂打架之中,哪有时间与精力顾及孩子,体恤到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想吃什么,想要什么,渴望什么。

而因为失去小女儿的陈婷,也就是凌霄的妈妈,指责丈夫忙于工作,不顾家里。
女儿生病时,忙于工作,也没尽量赶到身边。
之后天天吵架、打架,失去孩子是陈婷厌倦这段婚姻的导火线。

之后陈婷离开了这个家,也就是抛夫弃子。
陈婷,也算是一个可怜人物。
喷子们,口下留情。

你们不知道一个女人失去孩子的痛苦。
陷入负面情绪,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下子就能走出来的。
时间久了,很容易换上抑郁症的。
对于他们而言,除了生活的保障之外,更主要是有家人,有最亲近的人的陪伴。
在之后的剧情里,陈婷和现任老公纷纷出车祸,老公到场死亡,自己也伤的严重。凌霄得知后不得不过去照顾她,并去照顾妈妈重组家庭的妹妹。

03子秋原生家庭
贺子秋是贺梅跟前夫生的孩子,她不顾家人反对,硬要把孩子生下来。
后来经过经人介绍,与李海潮相亲认识,便觉得对方是一个可靠之人,也是一个好爸爸。
之后,贺梅去了深圳,把子秋放在老家。
之后李海潮去乡下看他,看到子秋在割草,没上学,决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养。

这一别就是十年,这十年也没来看望孩子。
够绝情吧!这剧里的两个人陈婷和贺梅,表面看似都是绝情之人,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但各有各的无奈和现实所迫。
不过贺梅是绝对自私的,之后也嫁了人。
在子秋长大成年后,才出现。
在和李海潮见面时,给了一笔钱给他,说自己没尽到母亲的责任,但是希望能考虑下子秋的学习条件,尽量把他留在亲生父亲身边。
此时,她都没想过见子秋一面,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觉得子秋是她的负担。
心凉吧!这样的母亲,多寒心!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童年非常宝贵,也就是那么几年。
如果那几年缺乏陪伴,那将是一辈子的痛和无法释怀。
子秋太乖,非常懂事,知道是住在别人家里,说自己不喜欢吃肉,就喜欢吃素。
有一次李海潮看到子秋在浴室洗衣服,大心疼疼这个孩子,看破不说破,为了维持孩子的自尊心。

三观很正,很暖的爸爸,温暖了这3个孩子。这位爱,就是冬日里那一抹阳光,足够温暖。
那夜深人静哭泣时,觉得无助时,觉得孤单时,还有这么一个人让自己念想和挂怀。
这是多么正能量的事,这是一份多么博大的爱。
04 再说回凌霄

目前电视剧已更新到十几集,很多网上喷子说凌霄是“白眼狼”,到国外照顾妈妈和妹妹,九年都没回国看望李爸爸。 这里确实是个bug,是编剧没考虑到。 不过这中间还是有和李尖尖视频通话的,保持联络的。小说能拍出来,其实就是剧本不错,才拍的。 我们无需用放大镜,用绝对的“是非观”,是非对错去评判一个人。陈婷本身一直不开心,现在病了,凡是有点良心,善良的孩子都会回到妈妈的身边,照顾她和家人,支持到她。
亲人间,不是说断就断的。
毕竟血浓于水。
后期可能很多年轻人比较期待李尖尖和凌霄之间的爱情故事,我比较关注后期整体剧情的发展。希望后期的剧情不要崩! 我们每个月来到这个世上,不管是带着笑来的,还是带着哭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好好的活着,不是吗?悲剧并不一定是悲剧,喜剧并不一定是喜剧。人活着,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在不断地寻找意义罢了。
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我们若是成年之后,也不没必要叫爸爸妈妈完全的背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活好的权利,不是吗?
而作为父母的我,也深知当父母的不容易。父母,也容易出错的,也会犯错的。这是父母的功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也许我们应该对角色包容一点,对我自己和身边的人包容一点。有些人,真的不能用绝对的对与错,去评判TA。毕竟,每一个人活着都不容易。
作者寄语:
愿每个人在这细碎的时光里,不负相遇,不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