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与人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人的一生终究就是以前半生的努力傍上一个好的平台来遮风避雨。这句话揭露了人的渺小性,也描绘出了平台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平台是什么,平台是指人或物的资源汇聚的一个载体,以家庭、学校、企业甚至种族、国家的形式呈现,平台有行动的纲领以及相应的使命,有体系化的游戏规则,有经济的流动,有文化价值的产出,人的一生都贯穿在大大小小的平台中,而人生的跌宕起伏也跟这些平台息息相关。
好的平台滋养人,人反向促进平台优化升级。好平台有充沛的政治、经济资源,释放生产力的游戏规则,符合人自身利益的价值取向,使得能量自由快速流转,形成滋养人生机勃勃的气场。依附于这个平台上的人,耕耘能有收获,避免内部的消耗、暗藏的剥削,在良性竞争中产出和收获形成正相关。好的平台,人、物、平台和谐互促,形成正向循环,平台滋养人,人发挥才干、牵引资源引领平台不断升级,使平台强者恒强,成为汇聚财气、人气的“聚宝盆”,成为良禽择木而栖的“良木”,这也是平台长期青春焕发,延长青壮年阶段的不二良方。
举个例子,新事物蕴含着颠覆现状,解决问题的先进生产力,从破土而出到急速发展时构建的平台是很有生命力的,能实现人和平台的升级互促。
在意识形态松绑万物复苏的改开时期,新的政策层出不穷,新的思路不断贯穿,中国跟世界的接触不断深入,好的国家平台为人才提供了非常多的发展机遇,而能人辈出的局面也促进了世界工厂的形成,加强了中国国家竞争力,极大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达到了整体局面上的双赢。
中国少有的移民城市深圳在崛起的过程中,以政策及地缘的先发优势,以最佳的城市平台,为人才提供空白的画纸和自由作画的空间。少有地域利益链条的剥削和扭曲,摆脱常态的酱缸文化,不分阶层背景聚集全国顶尖人才的人气、思想,孕育出华为、大疆等能和美国对抗的高科技公司,不得不说是平台和人互动的最佳城市实践。
而乘着互联网风口的互联网购物公司、短视频公司平台等等以海量的风投资金,以劳动密集型的以实力说话的高回报机制,给人提供良好的发挥空间,旋风式速度成长达到人和平台的紧密互动升级。
坏的平台毁灭人,坏的平台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缺乏资源,在政治经济利益链条的边缘位置,没有政治的关注,以及随之财力的投入,这是先天不足。在后天上,在资源不足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优秀领头羊及优秀理念和文化,画出实现概率较大的大饼,给人奋斗的图景,带领平台人生产再生性政治经济资源,资源枯竭必然逐步形成人才出走的离散力,加剧平台的边缘位置,这也是平台从青壮年不断衰老的重要原因。在这样平台上的人,资源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优秀领头羊的缺乏无法学到视野、格局以及平台层面的运作方法,优秀同僚的缺乏无法受到同龄人激励和带领力量,更大的可能性是把自己的青春变为体制运行无声无息损耗的燃料。
在我国, 人才从非省会向省会,从内地向沿海移民的趋势如黄河之水奔腾不息,经常有人说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故乡容不下灵魂,但是,大家用脚投票,宁愿委屈肉身也想为灵魂找一个可安放的平台。其原因在于城市与城市平台之间的差别的上限大到类似于社会阶层的撕裂,差的城市平台首当其冲没有优秀的产业链条和足够的就业机会,重量级的资源集中在体制内,而体制内的游戏规则更加倾向于传统资源的辐射,好位置已经N年前被人铺垫预定,不会更加趋向于公平公正;差的城市平台没有经济的交流冲突,没有产业的整合影响,文化理念更受农耕经济的影响,更加传统、封闭和保守,无法对平台的人形成耳濡目染的滋养。在差的城市平台下,少部分人才能突围,大比例的人没有发展空间,也无法有视野或能力上的成长,只会逐步主动或被动被平台甩出,或者被燃料化。
平台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实人对于平台的也是阳光对于森林的角色,作为一个自然人,要学会识别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平台,在平台上发挥个人的力量,为平台的资源再生贡献个体的力量,因为只有两者和谐共促,才有可能形成平台与人的升级共赢;当然当遇到坏的平台,只剩下主动或被动甩出时,要及时抽刀断尾,不负青春不负自己,以拼搏的姿态为更遇到更适合自己的平台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