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发现
2020.8.13 天气 晴 星期四 看科普,赫胥黎说有机物与无机物无时无刻不在相互的转换中。大部分在初中高中学过生物学的人都会了解到世界基本是由碳,氢,氮,氧等无机物构成的。大到星球,小到细胞。 有机物无时无刻不在分解和重组,代谢和生长。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到地球生物刚出现的时候,元素组成的生物不断的分解重组,几亿年从未停歇过。直至今日,组成我们人体的元素,在地球甚至宇宙的生物发展史上,可能已经组成过无数的生物。草履虫,或是古人猿之类。无机物在我们身上组成了有机物,我们死去时游离出我们的身体之外,徘徊在无机物的世界,直到下一次的重组。比较诗意的说法就是,女娲造人或是造物,用的泥土都是同一块。世界万物本是同根同源。 深入思索这个发现,好处有三。一,正视人类的地位,即并不比蚁虫高尚,也不比星球低廉。我们经过自然的抉择形成形状各异的个体,都是同一个目的,维持群体的生命活力。即便再经过几亿年的发展,智人种灭绝,地球有了新的霸主,那也是物竞天择的缘故。并没有什么好可惜的。二, 平等对待万物。从佛家来说,就是看空虚妄,放下执著。动物生命的初期,即胚胎的发育与人并无不同,甚至植物的种子也是与动物卵相同的氮物质组成。这就印证了,人类与野兽的区别其实并不比野兽与野兽之间的区别更大。既然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大家都一样,能准确区分人与兽, 人与人的只有精神世界。狗也有母爱,人也有,但并不说明人与狗就是一样的。只能说母爱是天性,而除去母爱之外的爱意,如耶稣爱世人如爱自己一般,才能立与万物之上,所谓的去到天堂的意义。三,对于死亡的淡然。我一直尊敬死神与命运,甚至把他们视为一体。如若说我们不怕夜晚躺在床上,也就不应该怕躺到墓地里。对我来说,死亡是一切的开始,即我前文所述,有机物重新分解为无机物再转化为有机物,分到不同的个体上。在花,在树,在虫,在鸟,在人上重生。想要维持住群体的生命活力,那死亡一定是必要的。事实上晏子早就借牛山之悲道出了这个道理,如果前人不死,齐景公又怎么能做成君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