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的北大考古系女孩: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连追梦都不行了?




文/衔蝉 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从六年级便开始在校住宿,在外打工七年的父母仅仅能看望她三四次。 而她却凭借自己的努力真的成了“全村的希望”,以676分的高分荣获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50多位老师连夜进村里报喜,村民们也燃放起烟花鞭炮为这个姑娘庆祝,无数网友在看见这条新闻后也为钟芳蓉送了祝福,而在万千祝福中却夹杂着这样的声音:
“就业的时候就哭了,分分钟教你做人”、 “估计老师们都失望了,这注定不是个大富大贵的专业”。

钟芳蓉选择的专业并非诸如经管一类的热门专业,反而选择了不被看好的考古专业,接受采访时,钟芳蓉说:
“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在我们做选择的路上似乎出现了太多的声音,这样不行,那样不对——未来这条风光无限的道路平白生出了无数荆棘,将眼前的风景遮得密不透风,只留下一条通往衣锦还乡的路。

01.为什么梦想在现实
面前一文不值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学什么专业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句话到底对不对,该怎么理解? 题主在高三时想报考中国传媒做记者,但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最终只在省内读了会计专业。
她妈妈说,人不能一辈子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老师告诉她,你要主动去适应这个环境。 但又有读了她心仪大学的网友说,“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高考完的孩子想去大学追梦,小时候说过的梦想好像第一次离自己这么近,选来选去却总被亲戚长辈指责“不够现实”,“理想主义”,最后选的专业大多与理想相隔千里; 大学毕业的应届生期待自己走上社会的第一步,独自在外生活的兴奋却一次次被艰难的求职租房和现实搓磨。 我们曾经被夸赞的梦想在鲜血淋漓的现实面前变得无足轻重,我们想要坚持梦想的初心在焦头烂额的生活中失去光彩,就连曾经在夜深人静才敢回想年少壮志的怯懦也被持续到深夜的应酬泡得软烂溃散。 我们总在彷徨,总在疑惑,不明白为什么梦想总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02.梦想是你发自内心的热爱

夏明与我认识多年,从高中时就想当个作家,无奈大学为了工作选择了园林设计。 上个月朋友聚会,酒过三巡后,夏明拉着老高说:
“高哥,我想辞职回家写小说。”
老高问:
“那你的房租怎么办?”
老高提议让夏明一边上班一边写小说,也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吃这碗饭。 前几天又遇见夏明,我问他最近在写作上的尝试有没有什么收获,夏明说自己天天上班,根本没时间写东西。 但我却时常看见他在朋友圈分享几乎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的夜生活。



我们将自己口口声声说着热爱的梦想变成诗与远方,默认被柴米油盐绊住了手脚,任由承载我们期待的未来站在原地等候,却从未再想过挣脱束缚去放手一博。 可往往我们和梦想之间的距离,差得就只是这一次的放手一搏。 钟芳蓉的偶像樊锦诗先生从25岁对敦煌一见倾心,开展文物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50余年,把一生都献给了敦煌。 24岁的樊锦诗和同学一起来到敦煌实习,迷上了这个艺术宫殿,洞外艰苦的生活条件却与洞内的神仙世界形成了极大反差。 樊锦诗从小就体质弱,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她提前结束了实习。 1963年,樊锦诗即将面临毕业分配,恰逢敦煌写信问北大要人,信中提到了樊锦诗的名字。 樊锦诗的父亲担心女儿的身体无法胜任在敦煌高强度的工作,专程写信向校方求情,樊锦诗却把这封信藏起来,没有交给学校。 那一年,樊锦诗再入敦煌,因为敦煌水质不好,洗头不方便,她干脆剪成了短发,几十年再未留起过长发。 樊锦诗说,余生只要还有走的力气,我想我会终老在敦煌。 每一个被旁人艳羡“梦想成真”的人,都在无人注意的地方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满布着坚实的脚印和为达成目标留下的汗水。 我们只看得见乘风破浪时的快意与潇洒,却无视了披荆斩棘时的艰辛与疲惫。 你的野心很大,可你的热爱之心很小,所以永远也填不平贫瘠现实与绚烂梦想之间那条鸿沟。 梦想不等于空想,喜欢不同于热爱。

03.梦想是热爱和努力浇灌的花

46岁的何炅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许多明星也对他赞赏有加。 他不仅有过硬的主持功底,也有足够高的情商可以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舒服。 前段时间有粉丝整理了何炅2019年的行程,网友感叹:内娱有你真的了不起。 一年365天,何炅有300天都在工作,他主持了16场晚会活动,5档电视综艺,4档网络综艺,出演了42场话剧,担任4档节目嘉宾,并且进行28次献唱,还参与了4本杂志出版。


他专业的主持水平和在场上随机应变的救场能力,一方面是他努力工作的经验积累所得,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强大的知识储备与文化底蕴。 春节疫情期间,何炅在湖南卫视的一档宅家记录类节目公开自己的在家日常,表示疫情期间真的很适合阅读,因为心很定,一天有的时候可以看两本书。 我们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一句话在吸引力法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说“得到一个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但很多引用吸引力法则的老师告诉大家,得到想要的东西的方式就是想象自己已经得到了这个东西。 如果你真的认为吸引力法则只是“想想就成真,消极等梦成”,那你无疑就陷入了巨大的误区。

吸引力法则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希望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想法引起积极的行动,再用积极的行动促成想要的结果。 太多人过度看重对梦想的选择,而把为梦想付出的努力一再淡化模糊,从未想过自己要为这一个梦想付出多少才能担得起“热爱”两个字。 梦想值得被尊敬是因为有无数人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力,他们用足够坚定的内心在艰难险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追逐梦想没错,错的是把一时的喜欢误以为是一生的热爱,是把对现实的逃避寄托在美好的幻想上,是做语言上的巨人和行动上的矮子。 梦想不是逃避现实的桃源,梦想是用热爱和努力共同浇灌出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