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视频策划的一些想法
最近一直都在学习做视频。上周跟几个朋友聊这个话题,谈了一些东西,值得记一下。
事先说,因为大家都是初入门,所以这里并不是一种高级技术教程分享。就纯粹是因为做编辑跟不上时代了,所以不得不学习一些别人玩剩下的东西。
所以,这篇分享给一些有兴趣为自己负责的书做宣传的编辑友邻,大家看看有没有启发,或者有没有建议。
真人出境随便拍
如果敢真人出镜,那真是省不少事。就展示图书,几乎是怎么展示都行。这个过程,为了让视频看起来有吸引力,可能重要的是打磨稿子,然后拍视频的时候,注意打光、化妆还有剪辑的节奏感(人和书的展示要反复切换)。
而碰巧我们几个都不愿意出境,这就比较麻烦,除了稿子要写好之外,还有配音和画面等,就要花点功夫。
因为大家技术都比较面,所以也不愿意在调色或者配音之类的地方使劲。因此,问题就变成,如果不出镜,怎么制作图书介绍视频,以及如何让它有比较好的转化。
是什么在打动观众
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如何做一个视频版的产品介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
你正在上班,突然来一个电话,同样是推销保险,但是声音好听的那个,是不是更容易吸引人?前后两个保险业务员讲的都是一样的,但是声音好听的那个,可能我们还想让他多说两句。这个过程就很有意思,同样是表达一个意思,声音这个东西,竟然可以影响人们对该信息的接受度。
这个事儿十分好理解,但是人们在反过来思考视频制作的时候,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事实上,形式本身也在传递信息。虽然形式本身不是你要传递的那个信息,但是在一个作品中只要有机会能吸引人们往下看,那么你的信息就有更大概率传播出去。
这个时候,我们回头想一些科普视频。尤其是做得特别华丽,在视觉上狠下功夫的视频。他们讲的知识,写成文章你未必能看得进去,但是炫酷的视觉效果却抓住了你的眼球。你很期待一个坐标轴上的点移动起来,更期待坐标轴扭转了一个方向,竟然就真的出现了一个三维坐标系,你更期待当新坐标系出现的时候,原来的点变成某个实物……整个视觉效果,它非常符合我们图形化思考的本质。于是我们就会跟着这些动效看下去了。动画效果本身不是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要的是那个科普文章。但是动效本身却让我们坚持到了最后。
这是不是跟保险业务员的声音好听是一回事儿?
所以,回到展示书本身,是什么打动观众。除了作品台词之外,你的叙述结构,你的口音,你的表现方式,动态视觉效果,配音,字幕动画等都在影响观众。
那么从制作者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东西能让人感觉有哪里不一样,那这个素材就是可用的。
转化就是展示价值
有的朋友说,他做的视频,好像没有感染力。这个问题应该怎么靠剪辑优化。
自己拍出来的东西,如果不是从源头上就做好策划,那么剪辑几乎没法救。因此这里最主要的其实不应该是依赖剪辑,而应该是去关注策划。
在我看来,当我们去琢磨制作视频的时候,制作视频才显得重要。而当我们注意不到视频本身的时候,我们关注的其实是视频的内容。一个东西有没有转化,最主要的是你的价值展示做得充不充分。有没有想过如何用镜头传递那个价值。
所以,从源头上看,我们肯定得分析书这个产品,到底是要卖给谁,对于受众它的价值点在哪里。
比如最近我想推荐《四季时光》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么好的书,如果你不推荐,大家都看不见。甚至你不好好推荐,大家看见也会觉得这不很常见吗?只有你给人家解释一下,这个书为什么好,读者才能意识到这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神作。那么问题就来了,我怎么展示呢?
你可以给别人讲一遍书,但是问题就在于,你怎么讲?
我拿到书的时候,觉得太激动了。因为我长这么大没有见过这种书。那如果我真人出境的话,我就可以展示这样的吃惊状态。但是我不出镜,所以这个我就需要放弃。然后我给朋友讲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一张图都看遍,这样的方式行不通。除非极有耐心的人,或者对这个书已经有了期待了,那么那种地毯式地一页一页看书的方法,大家才愿意看下去。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不能一下让人觉得烦。而你本身已经很烦人了,做出一个东西来,别人不骂你都算你走运了,所以就是最好不要太浪费别人的时间。
那经过多次的讲解观察,发现如果我讲一条线,然后讲到结尾,发现一个新线索,再倒回来,人们就能比较容易意识到这是个什么好玩的东西。那还有没有别的讲法呢,有。但是我们来不及了,所以就锁定这样的一种讲述方法。
注意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视频展示的问题。我们只是在思考如何跟人沟通,才能更加容易地让人知道这是个啥。而这点说白了就是价值的展示技巧。
如果能想通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可以试着按照这个方法去把它视觉化。最后做了一个介绍视频在这里:https://www.douban.com/people/moshou/status/3046358194/ 实际上它也没有多好,但是在现在的个人技术水平下,我觉得它表达的就比较清晰了。
这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展示了价值。
从策划到制作
想明白那个表达沟通的逻辑,实际上就是视频的展示策划。但是从最终成为一个作品,还有一小步距离,那就是按照你的逻辑,做视觉设计。听起来高大上,但是这就又回到上面最开始的那个话题,是什么在打动观众。
比如说,我要在小小的视频上展示《四季时光》,我的第一个困难是这个东西太细密了,在视频上很难同时照顾到全貌和细节。当你拍全貌,那就没有细节了。而当你拍细节就没有全貌了。所以这个时候,直接放大一个画面的手法,就被排除掉了。因为没有放大镜而直接放大细节,实际上很难表达清楚我们想要表达的那种感觉。
那么我就要去想,那我难道不能用一个放大镜来展示一下吗?这样既保留了整体,又有局部。所以最后就采用了放大镜的方案。
然后,因为要考虑到某些视觉效果的观感,因此我想到了两个效果。一个是让汽车动起来的效果,一个是让房间里的灯打开的效果。第一个效果的基础是因为那本来就是一条街,让那个汽车动起来是符合本身作品的逻辑。第二个开灯的效果实在是因为深夜一个房间开灯本身就充满了诱惑力和感染力。所以这两个素材我认为都有一种暗示作用。
不过,素材虽然都有用,但是我们最终是要根据策划好的表达思路来做筛选的。因此在最终的部分,我们放弃了黑夜开灯那个。
但是在制作汽车动起来的过程中,发现keynote自带一些非常平滑的动画效果,因此最终决定干脆做一个ppt风格的视频就挺好的,无损表达价值,还能利用ppt动画的视觉效果。
所以,最终我们根据表达的逻辑,结合一些吸引力素材,形成画面部分。
其他部分就是配音,包括旁白和音效,都是一些需要耐心的活儿。本来想让女儿来帮忙,结果她那几天心情不太好,不愿意配合。
入门简单精通难
只要有上面这些想法,每个人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制作着玩。剪辑现在没有门槛,无论是videoleap还是剪映,这些手机剪辑工具现在都十分强大。只要搞清楚时间轴和编辑轨道,大家都可以搞起。但是这个东西精通就很难了。因为不是专业做这个,也没有太期待自己有什么进步。不过如果有兴趣,愿意投入时间在上面,多去看别人的作品肯定有用。
特别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好多有才华的小伙伴,想尝试视频,但是迟迟不敢行动,那么这里可以负责地告诉你,现在这个领域的门槛低到7岁小朋友都会。我花了不到半小时教会一个7岁小男孩用videoleap剪辑+转场+配音和配字幕+绿幕抠相。所以,千万别被自己的想象吓倒。
最关键的是有自己的表达的想法,比如说你想给偶像剪个片子。你别一上来就说还得学吧,太难了吧。其实没那么难。就只是入门级的话,你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写一个文章。你如何看待你的偶像,对你有何种影响,你把它写出来,然后就可以往上添素材了。你存的偶像素材往上堆就行。
最初你可能不太注意节奏和内容,但是随着你第一支视频的制作完成,你自然而然就会去试着优化。这个过程真的是特别自然,就像很久以前我分享动图的制作,我是眼睁睁看着一些人,从零开始做到特别熟练,虽然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技能,但是能打破自己不对的想象,去尝试掌握这种小技巧,这个事情的意义还是蛮大的。
工具和注意事项
那么,想要做一些ppt风格,或者其他的常见类型的视频,需要掌握什么工具呢?
首先是ps类的图片处理软件,我喜欢Pixelmator Pro,主要是可以抠图,抠图存成png很重要,这些png格式的图片可以利用ppt或者keynote里面自带的动画效果作出很好玩的视觉特效来。
然后就是ppt类幻灯片工具,我喜欢keynote,这里主要是内置的元素动画还有翻页转场特效等,这里面神奇移动的效果最常用。看起来那个变化非常的丝滑有感染力。
最后就是剪辑工具了,手机端剪映免费,快影也不错,不过我最喜欢videoleap。电脑端的话pr+ae最好,我用习惯final cut pro了。这些工具其实掌握两条,就可以入门玩起来:
1.每个视频都可以分成音轨,图像轨和字幕轨。这些轨道都可以单独编辑。所以如果你擅长写文,那你可以先做音轨,然后往上添加字幕和图像。你特别擅长拍视频,你可以先把图像轨最好,然后添加音轨和字幕等。
2.编辑每一个素材就要先选中,选中以后可以对它进行各种操作。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你喜欢ppt转视频和其他视频剪在一起,那么在制作PPT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跟成片视频尺寸匹配。
写在最后
这个是个实践的科学,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干。别怕被嘲笑。
魔云兽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送你一株真的向日葵,换一点“阳光种子”给我 (81人喜欢)
- 有了大模型,我们怎么思考? (4人喜欢)
- 动动嘴皮子,AI就给我做了一个数学动画视频! (3人喜欢)
- 让你的AI做更多事,ChatWise怎么用MCP服务? (3人喜欢)
- 怎么教老年人学AI,推荐一下这本贴心的新书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