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暴走指南(上篇)
说实话,在来纽约之前,我对纽约的了解只有华尔街、自由女神像、唐人街、帝国大厦、时代广场和百老汇这几个点,直到我来之后才将这些点串联成线,才意识到原来纽约的景点不只有这几个,才发现原来那么多的影视作品里都在纽约取景甚至讲述的是纽约的故事。其实我在纽约也不过待了一个暑假+一年,而且自二月美国疫情爆发以来我就没怎么出门散心了,基本上出门就是买买菜。
今天朋友和我提到她有同学要来纽约玩,问我有什么甜品店推荐、如何在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大厦观景之间选择、是否有必要购买city pass,与她BB之时我发现自己竟在(疫情前)半年间暴走了数次,多少也算有些心得了。暴走其实就是在户外选定一条路线,沿着路线徒步行走,顺便旅游或探险。事实上目前仍有很多博物馆处于关闭状态,暴走可能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暴走不仅可以锻炼,还可以高效自由地游览城市,像我这种影迷还能打卡很多取景地,如果邀上一两好友还可以畅聊人生、增添乐趣。不过我的暴走都属于初级暴走,也就是走不动或者天黑就作罢了。
下面我会回顾我的四次暴走经历,有时会穿插其他零散的游玩回忆。这几次暴走经历刚好都在深秋或者冬天,且基本上是从中午走到傍晚天黑。
1)时间:感恩节,路线:韩国城-高线公园-布鲁克林大桥(曼岛中城至布鲁克林)
在这次感恩节暴走前,我们先去看了梅西百货游行,这是纽约持续近百年的感恩节传统。游行路线是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梅西百货,但并不能跟着游行队伍走,只能选一处邻近街道全程站着等候,因为声势浩大,人山人海,能找到一处落脚处都不容易。画风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不早到的话前面全是人头,可以趁有人离开的时候凑近一点。每次来个卡通气球大家就兴奋不已,像孩子一样。结束后我们从布鲁克林唐人街出发的三人小分队和从布鲁克林downtown出发的两人小分队在韩国城会师聚餐。当时有三人觉得那些大气球还挺可爱新奇,另外两人则表示美国人的娱乐生活怎么如此朴实无华且枯燥。
和我的同学们分开后,暴走正式开始。我和胖鹿从韩国城向西暴走至大松果Vessel与同是暴走爱好者的朋友木槿花会师,她从哥大(上西区)那边赶过来。我们的住处相距一个半小时,往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以见上一面。

这是一个网红建筑,居然还需要门票,我们就没买票进去了,毕竟还要爬半天楼梯。旁边是一个商场,因为是感恩节,几乎所有商店都暂停营业了。这里还有著名的高线公园入口,我最初是在托福口语里听到High Line的,从此便种了草打算来纽约后打卡。因此我将高线公园选作这次暴走的必经之地。

高线公园是废弃铁路开发成的空中花园走廊,适合文艺小清新花式摆拍,也适合朋友情侣家人散心谈天。


这个LOVE我在费城还见过两个同款,一个是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在市政厅(费城的地标)。


还可以欣赏哈德逊河的风景。

高线公园的出口(其实入口和出口是相对的,也可以从南至北走)是惠特尼美术馆,我们不是很感兴趣就没进去。不过我们确实犹豫了一下是否要(在地面上)走一段回头路去切尔西市场逛逛,最后决定还是下次再找机会好了。
我们这次暴走的目标是去布鲁克林,于是决定经格林尼治村和SOHO到布鲁克林大桥。
格林尼治村的特色在于这里是20世纪60年代纽约反主流运动的中心,也是意大利移民聚居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嬉皮士风格,体验同性恋酒吧、爵士乐俱乐部和外百老汇剧院,事实上NYU主校区(以华盛顿公园为中心)也在这个街区。据说还可以在这里找到《老友记》的踪迹。


SOHO则是另一种风格,这里的艺术和时尚氛围更加浓厚,我们路遇很多精品店,只可惜也都因为感恩节关门了。我想起知名法式甜品店Laduree在SOHO有分店,此前我另一个朋友带我去过Laduree在上东区的分店,她疯狂向我安利这家店的马卡龙,称“令人高潮”,但我觉得味道一般。我把这段经历转述给了他俩,引起了他俩的好奇心。他们也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马卡龙可以得到这样的评价,顺便还可以歇息一下补充能量。

他俩尝后也表示有些甜齁,只能疯狂喝茶。
继续向着布鲁克林大桥的方向走,看到越来越多的中文招牌,原来是已经到唐人街的边缘了,这种穿越不同街区发现建筑风格的变化确实是很有趣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只能在少数文化大熔炉的城市获得,比如旧金山和纽约。
很可惜到布鲁克林大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只能欣赏夜景却不能合影留恋了。布鲁克林大桥和曼哈顿大桥是纽约的双地标,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桥梁,每天都有多条地铁来回穿梭,更是难得的不收过路费的大桥。如果从布鲁克林开车去新泽西不想被花9元的过桥费,最好还是绕道走两座大桥之一再从曼岛出纽约。事实上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还有林肯隧道,但它同样是收费的。没有经验的司机可能会因为导航推荐的最短路线而被坑了不菲的过路费。


一趟地铁从隔壁曼哈顿大桥驶过,有那么点哈利波特的感觉。
其实在布鲁克林大桥上步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美好,因为旁边的车流会产生很大的噪声,不过我的本科室友和我说她在布鲁克林大桥上走的时候车流是在脚下的,我才意识到我们当时可能走的不是专门的步行通道。
2)时间:圣诞节,路线:东村-双桥-世贸大厦-华尔街(曼岛下城由东至西)
这次圣诞节暴走前,我和当时在MIT秋研趁圣诞节假期来纽约游玩的本科室友约了顿午餐。她从我给她提供的一堆推送中相中了一家东村的纸火锅店,觉得很有特色,因为食材都是被挂在一个摩天轮上。

虽然很有情趣,不过取起来并不方便,所以最后还是把它们从摩天轮上取了下来,而且我们也没感觉到纸的明显优势,不过能在纽约吃上一次小火锅还是很心满意足的。
东村给人的印象是美食丰富,而且相比唐人街可能更国际化也更有特色。这也令我非常羡慕NYU主校区的同学,坐拥格林尼治村、唐人街和东村三大美食圈,而我们布鲁克林校区的来来去去只能吃那几家快餐。东村我去过的次数也不多,但还是可以推荐两家的,一个是川山甲,一个是乐虾。
木槿花又发来了暴走的邀约,她和她的同学正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我们相约在世贸大厦会师。于是我和胖鹿开始由东至西横穿曼岛下东城。首先经过的是唐人街,我想起木槿花安利过的廉租公寓博物馆,特意绕道前去,结果发现因为圣诞节关门了,和上次感恩节暴走相似的命运。

偶遇威廉斯堡大桥的入口,这座桥连接曼岛下东城和布鲁克林威廉斯堡。威廉斯堡据说也是个文化大熔炉的潮区,还是《破产姐妹》的大本营。此外周六还有Smorgasburg美食集市。不过因为交通原因,如果没有车的话,从布鲁克林到布鲁克林可能比从布鲁克林到曼哈顿还要麻烦,因此我还迟迟未成行。
我突然想去看看河景,便绕道到了pier 35。和曼哈顿大桥合影留恋的好位置。



这还是个小公园,在这里你可以发现很多钓鱼爱好者。

此时我们已经到双桥区了,在这骚气的紫色大桥(FDR Drive)桥底走了一段路,后来我才发现这里是《寻龙诀》胡八一扔戒指那段的取景地。顺便一说前面追逐戏的取景地貌似是格林尼治村。
到布鲁克林大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转向了。其实如果继续沿FDR Drive走可以直达轮渡,那里有不错的风景,只不过我们已经约好在世贸大厦见面了。在布鲁克林大桥的入口处我们发现了佩斯大学和市政厅。



如果想和世贸大厦合影的话,圣保罗礼拜堂的附近是个很好的选择,毕竟再靠近就拍不全了。

新世贸中心有好几座大楼,其中四号大楼很有特色,炫目的蓝色灯光一下子将我们吸引住了。


这个地下商场还是很有节日氛围的。对了,我会找时间专门写一篇纽约圣诞节专题,希望我可以把这个坑填上。

归零地和911纪念馆就在旁边。

这颗圣诞树挺大的,不过和洛克菲勒大厦的那棵圣诞树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华尔街在圣诞节的时候还是挺冷清的,除了铜牛前还是如往常一样聚集了不少游客,一部分和牛头合影,一部分和牛屁股(其实是金蛋蛋)合影。

这次暴走的终点是Battery Park,这里不仅可以远眺自由女神像,还可以乘坐轮渡到自由女神像、新泽西、布鲁克林和总督岛。我们发现这里还有个“旋转木鱼”,是这个画风的:

考虑到篇幅,我不得不把这篇暴走专题文章拆成两篇了,敬请关注下半部分纽约暴走指南(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