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股打新诺诚健华为例,带你认识香港券商辉立港股暗盘、港股绿鞋机制等16组术语
原文出自汇基网
为夯实港股打新基础,今天我们结合诺诚健华申购时的分析框架,系统梳理下港股打新的基础术语。十六组关键术语,全文一共4000多字。短时间看不完的小伙伴,建议收藏下来,作为基础资料随时备查。夯实脚步再启程,踏踏实实地!这篇文章,汇基君花了几个小时,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准确,参考借鉴了多位大佬的资料,在此致谢。整理不易,觉得不错,欢迎转发哦。
前情提要
港股打新基础系列第一篇 港股打新年化收益真的有那么高吗?,我们对港股打新做了一个基础介绍。如果单账户放2万港币参与打新,近三年来收益可以到100%以上。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港股打新不是每只100%盈利,需要认真分析,谨慎选择,乱打可能会亏钱。第二篇,以稀美资源为例,根据新股发行的基础信息、质地行业属性、近期同类新股上市情况、保荐人历史、绿鞋基石情况、市场认购热情等,初步介绍了分析框架。3月28日20:08,我们在汇基君港股打新专属群,进行了在线交流。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就新股怎么打提高获胜概率、中签怎么卖提高盈利水平这两个关键问题进一步探讨。港股打新的新手,可以先回顾下。已有基础的直接阅读下文。
新股信息查询

有小伙伴常常问汇基君,港股的基础信息从哪里看?港股的第一手信息,当然是上市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发布的公告,通过港交所披露易网站(网址:http://www.hkexnews.hk/index_c.htm)查看,就跟上交所和深交所官网一样,信息最权威。无论是新股的招股说明书,还是上市后的信息公告,都可以在上面查询到。
▲港交所披露易网站首页
十六组基础术语解读

我们结合诺诚健华的申购分析,来解读。
▲3月12日,汇基君对诺诚健华的申购分析
NO.1 IPO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指一家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无论是在A股、港股还是美股,新股IPO都是股市的大事。
NO.2 招股日期

不同于A股,港股招股日期一般会超过三个交易日,不过不同券商对同一只新股认购截止日可能会有区别,注意看具体券商的信息。招股期限内不限交易时段,任意时间均可申购。要注意的:1、融资认购和现金认购的截止日期是不一样的;2、最后一天不是截止到24:00,一般是9:00。汇基君第一次申购港股就被坑了,天真地在最后一天13:00去申购,发现已不能申购,囧
NO.3 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
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新股发行会分为两部分,国际配售和公开发售。国际配售是给基金、高净值投资者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打新的方式,一般而言这类客户资产值要达3000万港币以上或有800万投资组合才符合配售资格。而我们散户及其他投资者所参加的是公开发售,就算只有申购一手的钱也可以参与公开发售。比如诺诚健华此次共发行2.5亿新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10%为公开发售。
NO.4 招股价和入场费
招股价会有一个区间,最终会根据认购情况,通过询价机制确定一个最终发行价。不同于A股,港股的一手不一定是100股,每手的数量由上市公司决定。申购时以发行价上限缴款,发行价上限 * 每手数量+认购费用 = 认购的入场费门槛。比如诺诚健华的招股价区间是8.18~8.95港元,每手股数:1000股;入场费:9040港元。
NO.5 中签
如果参与新股申购的资金超过发行数量,会对申购的份额进行抽签,抽中了,就恭喜你中签了!如果参与新股申购的资金未超过发行数量,认购不足或者刚刚好,那么一般是100%中签。在参与申购的券商APP上,公布中签日可以看到自己中签的新股。比如诺诚健华,公布中签日是3月22日。这里顺带说下一手中签率:即单账户申购一手的中签率。港股的红鞋机制保障小散户申购一手的中签率。对于看好的新股,普通投资者除了融资申购外,最佳策略就是把资金分配到多个账户,然后各申购一手——即多账户打新。
NO.6 暗盘
(一)暗盘的概念

跟暗盘相对的是明盘,即香港交易所正式的、公开的报价系统、所有合格投资者都可以参与的股票交易,而暗盘是场外交易市场,不通过交易所系统,而是通过某些大型券商自行设立的内部系统进行报价撮合。 早期支持暗盘的券商只有耀才和辉立,这两家券商独立搭建了各自的内部系统,以这两家券商的系统为基础,目前有多家互联网券商也相继接入,如友信、玖富、富途等等,都已经支持暗盘交易。比较特别的,富途是自己独立的暗盘系统,不少股票在富途的暗盘涨幅高于其他券商。部分券商没有暗盘。具体情况,可以查看主要券商开户政策详情表:
(二)暗盘的交易时间
一般是在公开发行的新股上市前一个交易日,时间为16:15-18:30。此时间段在券商APP上正常交易买卖。
(三)暗盘的作用

暗盘一定程度起到新股上市的风向标作用,在正式上市之前给投资者一个机会参与此股票。暗盘表现好,中签的投资者可以卖出获利了结,提前锁定利润。那么,暗盘与上市首日的表现关系怎样呢?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新股上市首日表现和暗盘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暗盘的涨跌程度体现了新股受追捧的程度。所以根据暗盘的涨跌幅对新股如何卖出,可以有个初步判断。有打新老司机总结:暗盘破发,首次破发概率大,根据盘中情况寻找机会卖出;暗盘上涨,那么首次上涨的概率也较大;若暗盘后半段涨幅收窄,可以考虑暗盘走掉一部分锁定利润。一般来说,暗盘越是大涨大跌,上市首日的趋势越相似,注意,仅仅是一般来说,没有必然!
NO.7 超购倍数
超额认购倍数,是指新股发行时投资者实际参与申购的金额与预先确定发行金额的比率。一般来说,超购倍数越高,反应投资者越看好该只股票,后期看涨的概率越高。当然,超购倍数越高,也意味着整体中签的难度更大了。
NO.8 孖展
孖(ma)展,是英文Margin的音译,即保证金的意思,在港股打新里指用杠杆申购新股。通常,在香港申购新股,券商可给10倍、20倍、甚至40倍杠杆,即自己出10%或者更少,券商提供另外90%或者更多的资金。孖展有什么看点呢?主要通过孖展数据推测最终超购倍数,为申购策略提供支撑。由于香港利率较低,港股孖展的利率也通常比较低,年化利率大部分都是在2%左右。所以对于热门有把握的新股,能上孖展(融资)的就上孖展。实际上,因为热门股融资申购的人太多,往往需要抢融资额度。诺诚健华的申购,汇基君就有几家券商没抢到融资额度。
NO.9 甲乙组
甲乙组是以500万为临界点对新股认购用户做的分组,认购总金额≤500万港元的,就属于甲组(小散户);认购总金额>500万港元的,就属于乙组(大户)。注意,这里是认购金额,不包括认购手续费。
NO.10 顶头锤(顶头槌)
新股最大可申购的那一档在香港通常被称为“顶头槌”。顶头槌申购数量通常反映了新股的热度。认购顶头槌所需资金规模有大有小,少的只要五百多万,多的需要十数亿的资金,比如小米,申购顶头槌需要12亿。诺诚健华的认购“顶头槌”是12517手,即认购每手9040港币*12517手=1.1亿港币,共有98名大户认购“顶头槌”。
NO.11 回拨机制
通常,根据申购的热度,公开发售与国际配售部分存在一个互相回拨的机制。
(一)一般情况

新股发行,公开发售和国际配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90%,其中公开发售又分为甲组和乙组(以认购金额500万作为分界线),各组各占5%。
(二)当公开发售部分超额认购

1.出现超购,且认购低于15倍,最多可回拨至20%,且需下限定价;2.认购介于15~50倍(含下限,不含上限),则公开发售部分比例由10%回拨至30%,即国际配售部分由90%减至70%;3.认购介于50~100倍,公开发售部分回拨至40%;4.认购超过100倍,回拨至50%。
(三)国际配售认购不足

也就是大股东们都不想要的货,根据公开发售认购的情况调整比例。当然,国际配售都认购不足了,该股上市也就危险了。
这个回拨机制也被称为红鞋机制,红鞋机制使小散户得以获得较高中签率,保障了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即使超额认购的比例极高时(如100倍),中小投资者中签的概率仍然不会太低。这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参与港股打新,获取收益的制度保障。
NO.12 绿鞋机制
(一)绿鞋机制的定义
除了上面的“公平分配新股”的红鞋机制之外,香港IPO市场还有另外一个机制叫做——绿鞋机制。这一机制主要由美国名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的俗称,也叫绿鞋期权(Green Shoe Option)。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在股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按照惯例,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
(二)绿鞋机制有什么作用?
其实这是一个自主选择权。在本次增发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 当股票股价上扬时,主承销商即以发行价行使绿鞋期权,从发行人购得超额的15%股票以冲掉自己超额发售的空头,并收取超额发售的费用。此时不必花高价去市场购买,只需发行人多发行相应数量的股份给包销商即可。实际发行数量为原定的115%。而当股价下跌时,主承销商将不行使该期权,而是从股票二级市场上购回超额发行的股票以支撑价格并对冲空头(平仓),以赚取中间差价。此时实际发行数量与原定数量相等,即100%。由于此时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这样做也不会受到损失。
(三)绿鞋机制效果如何?
其一,绿鞋机制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发行上市后股价下跌至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下,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的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其二、行使超额配售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多融入资金,对于承销商来说,则可以按比例多获得承销费,利于新股的成功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因而是多赢的安排。
NO.13 禁售期
禁售期是指IPO一定时期内,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东不得在二级市场销售所持的股份。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非流通股集中时,瞬间扩容对市场带来的下跌压力。港股新股大股东的股票一般锁半年,首日不可以交易。
NO.14 保荐人和承销商
保荐人的职责就是推荐公司上市,并对申请人适合上市、上市文件的准确完整以及董事知悉自身责任义务等负有保证责任。通常,保荐人历史项目表现较好的话,新股上市初期表现也会不错。保荐人历史项目表现不好,新股表现也会受牵连。以摩根斯坦利为例,它家保荐的股票中,有很多表现非常优秀,比如翰森制药、康希诺生物等。保荐人最近几年的数据,我们在相关专业网站都可以自行查看,透过这些数据,我们能知晓哪些保荐人的项目相对稳妥,进而指导操作。承销商主要负责股票承销,推动股票发售,促使新股能正常上市。通常,承销商历史项目的表现也可以作为新股认购的参考因素。
NO.15 基石投资者
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按IPO发行价格承诺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有限售期(6~12个月),起市场定心丸的作用。基石投资者的背景介绍和认购金额需要披露在Reds或者HKPO招股书中。主要是以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等为主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的引进,一般来说,是对公司基本面、盈利模式、发展前景的肯定,是加分项。诺诚健华新股发行有12名基石,锁定60%份额——阵容强大。
NO.16 首次公开发售前投资者
即Pre-IPO投资者,指投资于企业上市之前的投资者,Pre-IPO投资者公司上市后就可以卖出股票退出,部分Pre-IPO投资者上市抛出会影响新股上市表现。相比于Pre-IPO投资者,基石投资者一般要上市后6-12个月才可以卖出,长线看好才会成为基石投资者。所以有基石要好得多。
到这里,恭喜阅读完毕,这篇基础功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