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观念的优化
因为之前6月份裸辞的原因,我主动降低消费,周末不出去吃大餐,不买衣服鞋子等可以不买的东西,少吃零食、不喝贵的咖啡等,发现并不难受,甚至有点意外的惊喜。
难道就因为上班有钱了就可以大吃大喝,消费不节制吗?这是一个死循环,赚更多的钱,买更多更贵的东西。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存更多的钱,将来不上班,拥有人身自由,才是赚钱的意义吧。消费不是赚钱的意义。
------
一直很喜欢VANS的那款棋盘格的鞋子,老公生日的时候买了一双送给他,但是我自己一直忍住没买。
我一直在等它降价,降20块钱,我就买。但不管是实体店还是淘宝店还是京东店,永远一分钱不少,平台活动也不参与。我在想,为什么?后来我想通了,VANS主推这款,把它打造成明星款,畅销款。然后,我经常看到就被洗脑了。但其实肯定有比这款更好看、更便宜的,由于种草或者广告,执着于买这款。它值这个价吗,它值!因为品牌打造,众人认识它。
所以,所有流行款,都是这样的,它代表一种身份、一种调性,奢侈品更是如此。假如,你不需要品牌加持了,你还需要它吗?不需要。所以,我以后再也不要想着买什么畅销款了、明星款了,尤其鞋子、衣服这种没有功能性的产品,除非它便宜。
-------
早上又经历了一轮,把很多裤子换一遍,最后穿上了经常穿的那个350元的短裤,因为它不显胖。我气愤的想,还是得再买些裤子,很多裤子因为胖的穿不上了。但我又想,之前XX比我胖多了,她说她全部穿裙子,从来不穿裤子。或许,我应该不要为难自己,非要买裤子了?裙子还有很多,穿裙子就好了?问题是因为,裤子,还是裙子吗。是因为胖。不显胖的裤子,都剪裁比较好,比较贵。所以还是减肥吧。
前两天又买了一双鞋子,因为目前凉鞋只有2双。但是我观察同事们,发现同事每天只穿一双最简单的凉鞋。于是,我觉得我不用买了,更何况要秋天了。可能,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并不是必须。
-------
最近周末都带着开开去各种早教机构体验课程,名曰多接触,多学习。发现早教课的那些内容,其实父母完全可以做,而且也应该是父母来做。早教课程,低则上万块,高则无止尽。在体验完一些早教机构的课程后,突然觉得上万块给他花在其他地方不香吗?花心思就能做到的事情,那就花心思费精力吧。
-------
上周六生日,花了600块吃赤坂亭,吃完觉得没有满足感。我想吃田鸡!!!下次遇到什么纪念日或者节日,还是不要为了花钱而花钱,花的值才重要!
消费优化,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观察和思考,这需要理解社会运行的规则,思考自己的选择及感受,从而优化自己的消费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几个方面作用和结合起来,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活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