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到炸裂!!清华大学陕西省状元,一人揽三大美院造型证
孪生画室2020届学子董润世,是一位来自陕西的学生。光看他的朴素外表你可能想象不到,他不仅是清华美院的陕西省造型状元,还拿下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的造型合格证。 优异的成绩靠的不仅仅老师系统的授课,更有他本人持之以恒的信念。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 ∵500多个日夜数千张画作因兴趣选择美术源于热爱所以坚持∴
“美术,逐渐成为了一种我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20届孪生学子、清华大学陕西省状元——董润世,他这样阐述对美术的看法。 因为从小兴趣使然,学习美术、选择孪生也就变得水到渠成。第一年是经由老师介绍来到孪生,那时候的他对于美术、对于集训还没有自己的看法。历经挫折,第二年的复读他依旧选择了孪生,这一次纯粹是被孪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所折服。

鑫哥的色彩感知力、小灵老师素描“形”与“态”的掌控,在有形的教学和无形的培养中,耳濡目染地改变着他对绘画的理解。 “孪生最吸引我的地方,不仅仅是专业成绩上的进步,更多的是由内而外的成长,是独立的养成。正如鑫哥常讲的:成绩和成长同等重要,成绩是成长的副产品。” 是啊!孪生培养学生的方式不是应试教育下呆板的教导学生如何画才能取得高分,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走向人生正确的道路,并悉心陪伴着学生成长。

“整个学习过程中,最触动我心灵的却是在那一个夜晚。”疫情来袭,孪生画室被迫遣散在校的所有学生,老师连夜就需要组织我们安全离校。 “记得那天,班里人心惶惶,恐惧和不安的气氛笼罩在整个教室和学生之间。但是小灵老师却依旧非常有秩序地组织我们照常上课,镇定自若的姿态不经意间抚平了我们内心的不安,仿若一切险阻在他面前皆可化险为夷。” 用《西江月·井冈山》的其中诗句来形容当时的小灵老师最合适不过: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同学们被这样坚韧教学的精神,沉醉在画境的氛围感深深触动着,都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作画。

在画室集训难免会遇上瓶颈期,董润世也不例外。这样的苦恼出现在临近联考的阶段,他渐渐迷失在画面中,竟会觉得无路可走。同时,他也在央美与清美的方向选择上陷入迷茫。 给出建议的是鑫哥,他让董润世不要再看现在的名家或者老师的范画,去选择一些以前大师的作品来汲取养分。那些大师的作品才是时代留下的精华,聚集了更多审美的可能性。

董润世还在老师的点拨下主动的选择一些有关美术史的书籍进行阅读,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在色彩及画面的认知中有了更深刻和独到的见解。 “引路人或是灯塔”,他这样形容老师这个角色,“老师的付出是无形的,他给的不多,但往往是异常关键的部分。” “画笔、画纸其实都在自己的手中,画面也是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的,老师会在你迷茫无力的时候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董润世在给学弟学妹建议时,竟提出让学弟学妹多注意休息,他说:“有一个充足且良好的睡眠比打疲劳战效率会高得多。” 另外,他还建议学弟学妹们课余时间多看大师的名画,也可以找美术史相关书籍亦或影像,一切关于艺术鉴赏类的事物都值得参考。 他总结出三个词赠予来孪生学画的学弟学妹们:相信、坚持与勇气。 相信: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画室、相信老师,他们有能力并有恒心带领你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坚持:美术路上道阻且长,一定要不忘初心,坚持内心热爱的,坚持自身一开始就怦然心动的专业,要有不愿放手的意志来战胜内心的动摇。 勇气:去拥有我手绘我心的勇气;去拥有抓住梦想的勇气;去拥有一条路走到黑的勇气。不要被外界干扰,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样子。

关于未来,这个少年持有不符年级的成熟看法。 社会的变化、志向的改变、甚至大学所接触的事物,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改变着自己的未来。“不定义标准,就是最好的答案。” “关于未来,不妨鼓足勇气,大胆一些,欣然接受一切的未知。”

成绩董润世成绩喜报


作品董润世作品欣赏







- end -孪生—打造画室界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