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能让你不寂寞》
环顾四周,我发现身边有很多人,父母,同事,朋友,关系有深有浅,感情有浓有淡,我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我身处喧闹繁华的世界里,但我的内心始终有块空缺,寂寞像海浪,每隔一阵就会侵袭我。
单位地方偏僻,交通不便,网络奇差,和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差不多,每到周五时,同事们都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准备回家。他们虽然和我一样,工作时不得不被困在这里,但他们心里始终有个念想——放假可以回家和家人共处。而我放假回家,面对的却是空荡荡的房子。
那年毕业,远离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广东这边工作,辗转过好几个城市,到处漂泊,孤苦无依。不断地适应新环境,又不断地离开,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拨又一拨,到现在还能约出来喝喝茶的寥寥无几。那时尚且年少,总渴望新奇事物,不管是工作,城市,还是朋友。生活稍有停滞,就觉得日子很闷。忙于用各种人和事,来填充生活,不能让它有一点空隙,否则就会有如蚂蚁蚀心般的寂寞和煎熬。
在过去的这几年里,我曾热衷于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参加过不少文艺活动,有读书会,观影会,写作活动。认识了许多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但并没有发展出真正长久的友谊,许多朋友只是一面之缘。有缘相会,酣畅淋漓的交谈,自然是快乐开心的,但贪婪的我总想把这份开心保持住,想深入到对方的内心,想建立亲密关系,带着这种强烈的目的性,最后往往都是不欢而散。
被拒绝后,我总是会忍不住问,明明双方都很欣赏彼此,为啥不能更进一步呢?虽然我们都还有联系方式,分开时也说以后常联系,但我们心里都清楚,没有以后了。我们的名字将会像个死尸一样躺在对方的通讯录里,忙碌的生活很快就会让我们忘掉彼此,一切在离开时就已经终结了。我们对彼此一点也不重要。虽然在某个瞬间,我们给过彼此温暖和慰藉,我们真诚而热情的交谈,但那一瞬间实在是太短暂了。短暂到我怀疑它的真实性,在不断地经历过这种“一次性友谊”之后,我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比失望。我开始怀疑,这世间有恒久的感情吗?
我一次次寻找, 一次次重蹈覆辙,最后才明白,聚散有时,缘份有深有浅。那些能够让我在她们面前,真正展示自己的人,就像上帝赐予的礼物,我应该心怀感激,而不是觉得这份礼物不够好。木心先生说,能和一个人肩并肩走在路上,本身就是一种愉悦。
我第一次真正渴望拥有一段长期稳定的关系是在疫情期间接触我的侄女和侄子,疫情期间我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抱抱我的小侄子,然后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陪小侄女玩。那是一种出于本能的喜爱,小孩子的天真单纯,激活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父母催婚很多年了,我一直以遇不到爱情拒绝结婚,从小看着父母打打闹闹,我深切地明白,成家之后,就要负担起巨大的责任,婚姻对个人生活有诸多限制,要个人牺牲掉许多自由,去尽丈夫和爸爸的义务。
如果双方不相爱,这些柴米油盐和家庭琐事可以轻而易举击败婚姻,让对婚姻美好的想象变成现实的一地鸡毛。我的这份清醒和悲观,让我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找一个合适的对象结婚,将就着过一辈子,这样的生活,想想都不堪忍受。但问题在于,不结婚那来孩子?内心想拥有一个孩子的渴望,无时无刻不在强烈的撕扯着我。
人活着需要意义的支撑,生活需要一个落脚点,来为工作的苦役埋单。除了家庭和孩子,我想不到其它。
当然,我读过许多小说,看过许多电影,也曾有浪漫主义情怀,我也知道人要为自己而活,不应该让这些条条框框束缚住自己,不应该压抑自己。但归根结底,我也只是个普通人,我应该像普通人那样生活。
独自生活了5年,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面对孤独和寂寞,我不会再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茫然不知所措。我可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和内心的秩序。但我心里始终有个角落留给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