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的男爵》读书笔记:生活在树上——热爱大地
汤圆/第28天
书籍:《树上的男爵》
作者:卡尔维诺
有个考生写了一篇满分高考作文,中间提到了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似乎挺有意思,于是特地找来看看。
小说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前后的热那亚,主人公柯西莫是一位男爵的儿子,12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母的管教,立志要在树上生活。在正常人看来,这不过是小孩子赌气的气话,可是柯西莫却真的在树上生活了一生,即使是在父亲去世后他承袭了男爵的爵位,仍然没有回到地面。
柯西莫生活在树上,最初的原因是叛逆,对抗父亲的管制。作为贵族,男爵家有着各种各样奇怪的礼节——“一只火鸡端上桌,父母就紧盯着我们,看我们是否按照宫廷里的规矩切割骨”。面对传统社会的束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反抗方式,柯西莫的姐姐用老鼠肝、蜗牛来制作各种各样奇怪的食物,而男爵的私生子弟弟则在男爵看不到的地方养蜂。只有柯西莫的反抗是义无反顾的,他说自己再也不回到地面了,然后说到做到。
不过有意思的是,柯西莫的树上生活并不是远离人群的,他处于人群之外,又生活在人群之中。即使生活在树上,他依然跟着家庭教师学习文化,打猎,读书,跟一群偷果子的少年交往,为一位强盗借书,组织村民防止山火,和女侯爵谈恋爱,组织共济会,参加战争,参加议会,甚至在他年老时,还为村民狙击了一群游荡在山野间的饿狼。
这就是说,反抗传统的束缚,并不一定要以放弃群体生活为代价,生活在树上是一种中间的方式,这种中间方式保留了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同时也保持了对群体生活的参与。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树上的生活方式是对中国传统的入世——出世观的一种补充。中国的儒家建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教社会,身份程序无所不在,用各种各样的奇怪的礼节和规矩把人捆绑起来。与儒家对立,道家的人生观是逍遥出世的,道家的隐士抛弃了各种身份规矩的负累,可是隐居也意味着远离人群,在保留个人自由独立的同时,放弃了对群体生活的参与。“生活在树上”是一种追求,追求出世和入世的平衡,追求自由独立与社会参与的平衡,我们本不必因为一个而完全放弃另一个。
在生命的最终时刻,垂垂老矣的柯西莫攀上了一条过路的热气球上垂下的绳索,随着热气球飘零到海上。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生:生活在树上——热爱大地——升上天空。我们的种种尝试,就像尼采说得那样,无非是热爱生命。
汤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代单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十大后果 (3人喜欢)
- 对于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理论的反思 (1人喜欢)
- 读《实践论》谈知行合一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称呼学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中医概念体系的缺陷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