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爱情:Settling Down, But Never Settle
这一两年和我家隔壁一家邻居很熟络,他们不算是新移民,是典型的美国混血家庭。从加州搬来华盛顿好几年,还自带加州人特有的阳光,每个人个性非常包容和豁达。一家之主与我爸妈差不多的年纪,有三个小孩子,比我小不了几岁,经常叫我去参与他们人生的重大事件,教我做各种美食和烘焙、剪草、跟物业作斗争。我经常想,我要是哪天date某个人到了level 3-4阶段,这一家人得是我在美国的半个爸妈,得带date去见他们。太喜欢他们了!
美剧《摩登家庭》里,三对模范夫妻撑着了一个大家庭、小世界。其乐融融的邻居的一家,简直像是完美复刻了剧情。爸爸是某公司高管,妈妈做了几年全职主妇但一直是整个家庭的核心,最近还说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她打算重返职场。经常去他家里玩时也是被这对夫妇甜到不行。夫妻两经常跟我讲:几十年来从未从彼此身上停止学习。这么多年在一起,像是遇到了人生最好的老师。
我觉得很感动,对孩子们来讲,一言一行耳闻目染,这是太好的婚恋养成教育。年初看电影《婚姻故事》,入戏到泪流满面。电影里的Scarlett Jonhansson和Adam Driver深爱彼此,但是最后不得不选择的离婚。理由是Scarleet受够了一直在付出,而Adam认为自己始终在妥协。Scarleet说,我必须走了,因为这段爱情让我看不到最好的我自己。

我常想什么是一段好的爱情。我的上一个ex,高大帅气,特别喜欢dress up带我或者跟我去有聚光灯的场合、舞厅和高档餐厅,他一直像一只有着鲜亮羽毛的孔雀。那段日子里,经常我两打扮美美的出去玩,一路都有目光跟着我们;开车时广播里黄老板唱《Beautiful People》, ex说: Hey listent, that's us! 有一段时间我被这种艳羡冲昏头了,整天胡吃海喝跟他听着EDM飞起或者打游戏。直到有一天,我精神先崩了。
Roland是我很久之前的一个date,我的文章里写过他两三次,就黑色幽默到像Louis C.K 一样段子信手拈来的那个。我们很久不联络,但是依然有一搭没一搭地联系着——我们俩的关系没有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定义。联系频率大概为每隔三个月一个人发一条短信/email,表达关切而又充满恶意,比如,通知你一下我换工作了,然而你还这么low/讲个那个谁的笑话。。。/请问你被新冠病毒杀死了吗?另一个回复的内容和时间也同样不明,反正都是些随机话题,想起来发一句,确认一下对方没有死,就没有然后了。
Roland是在我大学毕业后领我入行的人,人秃顶聪明、玩世不恭。好多年前有段时间问他要不要relationship? 他大概回复了一句什么, F**k you, don't settle your life for a doomed marriage! I want you to grow! 。。。现在想想说得可真对。这些年来我一路按照他设想的方向前行。回头看,竟然每一步路甚至每一个坑都是他预计好的。神人。就是站到人群里挫到像只拖把。
我不会再将上一个ex保留到我的生活中,我不知道我们终于分开之后他有没有成长和反思,但是我有,很多,而且我清晰地知道我的圈子已经容不下他。我没法喜欢和他在一起时的那个我自己。但是我和Roland几年没有见面,我依然深深感激这个男人在我的个性和职业里留下的印记。
经常看到网友说,跟ex在一起几年最后分手了,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我非常不同意这样的说法。首先无论你有没有和他在一起,时间都是在走,是你主观选择了过去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个时间过得值不值得,是由与你相伴的这个人决定的。你是否像我和ex一样passionately沉迷于花红柳绿酒醉迷离,最后发现对方的存在不过是对自己人生的消耗;还是像Roland于我一样,从没有在一起,那段日子却点燃了那个最好的自己的一部分,往后想到他,仍像是我在迷雾里的一盏灯。
Dating的另一个意义是让你更了解自己,这是你人生的不可错失的旅程,你千万不要急着settle down。每一段感情,都是对自己的重新认知,这是从其他任何一种人生经验里不可替换的一部分感受。有一个经典的统计学案例,一群人在实验中被告知沿着花园小径走会经过50朵鲜花,希望你选最漂亮的一只,但是你永远没有办法走回头路。统计结果发现,大家平均选择了第11只花,多数人认为这是自己的最佳选择。
美国对于准高中毕业生有多种军官储备项目,一个大众的是ROTC (Reserve Officer Training Corps) ,鼓励有兴趣的年轻人参军,在几年军队培训或服务期满后,由政府免费赞助他们读完大学本科,这些大学毕业生可以再选择转行或者继续荣升军官继续为军队服务。Ex说当时他也经常层层筛选进了ROTC,然而培训了大半年,实在不能继续每天摸黑早起的军人生活,最后退出了,选择自费重新考试和申请大学。邻居家的小男孩有次无意中跟我说,他16岁的时候也去离华盛顿这边不远的Naval Acdemy申请军官项目,他时候他专门从南加跨越东西海岸来面试,在一整天的沉浸式面谈和体验之后,他坚决跟爸妈讲:“这样的生活规律性和被操控感太强了,不适合我”。父母跟他交流了想法,虽然觉得可惜,但也支持他放弃。实际上后来进入普通大学后,小男孩表现一直很优秀,大二开始靠全奖读完了大学和研究生,现在在考医学院,说多难都要去做外科手术医生。
我听了他的故事,心理默默和ex一对比,忍不住感慨: It's amzing that you knew what you wanted when you were only 16. 他回: Not exactly. I didn’t know what I wanted back then, but I knew WHAT I DIDN'T WANT.
他这样说我很触动。知道自己不需要什么,是人生很重要的功课。
在dating也是如此里,你要给自己设置预期:其实最开始你是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另一半的。你只有先筛选掉不适合你的,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受伤、会犯错,可能会结识死抠男/拜金女,也会为妈宝男/女崩溃,甚至会遭遇暴力。但当你从一段不如意之后走出来之后,是与自己的和解——你要相信每个刻骨铭心的经历之后,你会遇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你只有在人山人海里经过很多人的肩膀,才知道哪一个会是你依靠的地方。
你要认识到不是和所有喜欢的人都有在一起的必要。也终归要知道每个人只会陪你走一段路,不会陪你过完这一生。 你只需要记得在同一片星空下,你们曾相拥过片刻,那晚的深蓝里有明亮的大熊星座。
你要早早自己去经历,去感受,去爱。而不是在还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的时候就settle,人到中年才发现同一个屋檐下住着的不过是一只傀儡,这时候你可能才发现原来被更多的孤独侵蚀。
龙应台写过,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而什么是最好的爱情,我想应该是彼此能够成就对方最好的那一面 (bring the best of each other)。即使决定settling down,在一起每天都遇见新的一天、新的自己,而之后的我们,从未settle。

© 本文版权归 Chandeli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