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之后(一)
在现在的公司差不多三年了,似乎我也颓废了三年,没有多少上进心,没有什么想法,或许曾经的工作让我很疲惫,让我压力很大,每天被画大饼,看得到又看不到的未来。离开之后,找了这份朝九晚六的轻松工作,不会无端端在地铁上晕倒,不会再常熬夜到下半夜。然而,太过安稳的工作,似乎也消磨掉了一些斗志和激情,每天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天都是一些文字修修改改,尺寸修修改改,一堆精度才几十KB的图要P,P到想吐,每天说急的单子却总是拖个十天半个月,半年一年的都不一定定稿的册子或是活动,偶尔真的是会让人跳脚想哭的冲动,做着一份薪资并不高的工作,碰上一个情商低不怎么体恤员工还抠的老板,就同事们都还不错,就那么个别的脑回路不再一个频道上的奇葩同事,却也成为了这个办公室里唯一的乐趣。
最近一部电视剧很火,叫“三十而已”,看似是让大家不要去在意自己的年龄,三十而已罢了,但,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怎么个情况,30成了一个分水岭,它在无形当中区分了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曾经的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到了三十岁会怎样?没想到,自己也到了三十岁了,曾经想过很多计划,和闺蜜计划了三五年存够了钱要去瑞士玩,计划和发小开个小店,不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计划多学点东西,丰富自己……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意外和明天,你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到……经历了一些事之后,变得不想再去计划什么,因为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
我想找回曾经那个爱笑的姑娘,想找回那个家里的开心果,我试图让自己发自内心的笑起来,原来想让嘴角上扬,也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我不喜欢这个自己,我也不想一直呆在黑暗里出不来。
上个月鼓足了勇气,去了医院看病,做了很多测试,确诊得了轻度抑郁症,更加偏向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医生说可以开点短期的药,不过听朋友说吃药会有后遗症,拒绝了药物控制,医生让把空闲的时间都填满。这个事情,只有身边常联系关心的朋友知道,也害怕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担心。
最近,认识了新朋友,其实是五一回家在高铁上认识的,这个男生,一开始的印象并没有很好,因为,漫长的高铁,归家的路多少多了些悲伤,所以一路上,我都是安静的睡觉,和他没什么交集,快下车的时候聊了下,也谢谢他帮我抬的箱子,互留了微信。刚开始对他,也是爱答不理的。因为男生的没有放弃联系,从五月约饭到七月,才见上一面。
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应该算第二印象了,很少男生会主动给你夹菜,这个小小的举动,即不好意思,又还挺温馨的。第二次约饭,却是在加了几天班之后,憔悴的素颜模样,也只是简简单单吃了个简餐,他开车送我回公寓,又回单位加班了。第三次约饭,是我主动。然而却有些小插曲,不知道他具体做什么工作,只知道是公务员,感觉他每天都很忙的样子,周末还要值班,晚上也有要值晚班通宵,也不便打扰。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失去了联系。
偶尔看他发的朋友圈,评论似乎也得不到回应。
原以为,他成为了分散我悲伤注意力的一个方向,结果还是错了。男生不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也没必要往上贴。
一扇想要开而又开不了的门,还是选择好好的关上。
他阳光般的笑容,是我所迷恋的;他健康的生活,是我所向往的;他旅游去过的地方,是我所憧憬的。
三十岁了,不再会像十八岁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就会不求回报的,一头热的往上贴,偷偷的做一些暖心的举动。
听着电台,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