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73、无字丰碑——一代女皇武则天
14岁入宫,做了12年才人
651,被王皇后召入宫对付萧淑妃
655年,成为皇后
660年,高宗病重,武则天正式协助裁决政事,与高宗并坐宝座上
育有四子,李宏(暴猝)、李贤(被废黜)、李旦、李显
683,高宗病逝,李显继位,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684,李显懦弱,被贬为庐陵王,迁往湖北,李旦继位,唐睿宗
690,废睿宗,自称为帝,改唐为周,迁都洛阳
徐敬业,举起反武旗帜,人数发展到十余万,被残酷镇压,骆宾王《反武曌檄》
李氏宗亲也开始反抗,被斩杀殆尽
686,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
庶族官僚得到重用,创立自荐和试官制度,690,首创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殿试
702,开武举,郭子仪
“南选”,使岭南福建一带偏远人才得到科举入仕机会
制科,张说张柬之张九龄等一批优秀政治家,狄仁杰,姚崇,宋璟
命人写农书,指导生产
705,宰相张柬之等发动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12月病逝,81岁
74、开元盛世
李隆基,685,李旦第三个儿子
705,武则天退位,中宗继位,昏庸之主,权利落到韦皇后和安阳公主手中
710年,两人毒死中宗,伪造遗诏指定幼子李崇茂继位,自己临朝摄政
睿宗父子地位受到威胁,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杀了韦皇后和安阳
睿宗李旦继位,长子李成器与李隆基互相推让,后李隆基立为太子
太平公主势力越来越大,见李隆基极有才干,几次想废其太子之位,矛盾日益白热化
712年,为避免朝政大乱,睿宗禅位给李隆基,唐玄宗
太平继续与李隆基为敌,发动政变,李隆基先发制人,消灭了太平的势力
立姚崇为宰相,改713年为开元年,显示自己再创伟业的决心
精简机构,裁汰冗官
编撰第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
重视地方官吏的选拔,每年派按察使巡查民情,亲自出题考核信任县官,了解他们是否真正懂得治民方法
提倡孝道,避免皇室骨肉相残,建“花萼相辉之楼”
反佛教,禁止新建寺庙,迫使大量僧尼还俗
改革兵制,改兵农合一为兵农分离,改义务征兵为职业募兵
717年,开始收复边疆失地
人民安居乐业,人口5000万
设立专门管理海上贸易的市舶使,亚洲各地商人纷至沓来
75、繁花似锦——充满生机的唐朝经济
茶成为农业重要部分,榷茶(茶叶专卖制度)
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纺织业:织金锦
瓷器:唐三彩(黄绿白)
造纸:宣纸,经百道工序制成,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
市与坊(居住区)没有明显界限,大城市还出现夜市,出现柜坊,为商人保存钱财
飞钱,又称便换,商人可以用特定文券在异地提取现钱
扬州,益州崛起
76、科技之光
雕版印刷术
火药(因炼丹意外发明),运用到军事上火箭
孙思邈,拒绝征召,《千金方》,第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王焘,曾任职藏书机构弘文馆,阅读了大量医学书籍,752写成《外台秘药》
唐高宗,派人编写药典,颁布世界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唐本草》
陈藏器《本草拾遗》对《唐本草》进行补充,中药功效十剂论: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天文——|
僧一行,原名张遂,中年出家,724组织大规模测量,测出子午线一度长度
制成了观察日月轨迹的黄道游仪,提出恒星运动理论
修订历法,提高精准度,《大衍历》
77、上善若水——民族关系
突厥,552年建立突厥汗国,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582年,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李渊起义时为向东突厥借兵曾向其称臣
渭水之盟:626年玄武门之变后,东突厥可汗率兵攻至距长安仅40里的泾阳(今陕西泾阳县),京师震动。此时,长安兵力不过数万,唐太宗李世民设疑兵之计,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6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对话, 怒斥颉利、突利二可汗背约。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杀白马与突厥可汗之结“渭水之盟”,答应给不少财物,突厥兵于是退去。
629年,东突厥内部各附属部落纷纷起义加上遇大雪,太宗出兵,生擒可汗,东突厥灭亡。太宗没有处置可汗,反而加以封赏,妥善安置其家人,赢得了原东突厥西北附属部落的赞赏,被称为天可汗
将东突厥遗民安置在长城意外沿线,让其既能游牧,又能守卫边疆,任用东突厥有能之士
唐高宗时期,建立后突厥,但与唐采取友好政策
唐朝用布匹换马匹
744,回纥族在唐的支持下灭后突厥,回纥与唐朝保持友好,唐多次把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安史之乱,回纥两次出兵帮助唐平叛
788,回纥可汗请改族名为回鹘
840,回鹘汗国解体,族人迁徙到河西、新疆等地,成为裕固族和维吾尔族的祖先
78、厚德载物——民族关系,“车书本一家”
7世纪初,松赞干布征服了青藏高原羌族各部,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松赞干布是吐蕃的第一代赞布(吐蕃君主的称号)首都迁到逻些(拉萨)
派使臣来访,提出迎娶唐朝公主的请求,同时天竺、大食等国也提出请求
六试婚使:太宗决定让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吐蕃使者胜出
641,文成出嫁吐蕃,为了迎娶公主,松赞干布模仿大唐宫苑修建了布达拉宫
文成热爱藏族同胞,协助设计了大昭寺小昭寺
710,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南诏:云南地区原有六个较大的乌蛮部落,史称六诏,其中蒙舍诏地处最南又称南诏,是最进步的地区,649,南诏建立奴隶制大蒙国,以巍山为首府(大理)
玄宗时期,在唐支持下南诏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迁都太和城,地域包括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738,唐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东北渤海国:698-926,接受唐册封,成为唐羁縻州,中央与地方关系及藩属关系,几乎都沿用唐文化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
79、万国来朝
675,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保持稳定朝贡关系,新罗侨民在华人数众多
日本,学习唐文化,吉备真备在中国十余年,为日本文字的创制做出重大贡献
阿倍仲麻吕,717进入唐朝太学读书,在科举考试进士及第,与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因“慕中国之风”而不肯离去。听闻回国途中沉船,李白《哭晁卿衡》,后大难不死,回唐做官,770在长安辞世
空海和尚,将佛教密宗传到日本
唐朝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在754年到达日本。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天竺: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
玄奘,629出发到天竺,在印度获得很高声誉,643年携带大量佛学经典回长安
波斯:西汉时已有交往,三夷教:祆教、景教和摩尼教皆由波斯人传入,得到发展
香料、珊瑚、宝石、香料等传入中国
大食(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创建,8世纪初,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唐与其曾长期在中亚角逐,751,唐与大食在哈萨克斯坦一带绝战,唐军大败,从此退出中亚
大食人一般从广州入唐,火药、造纸术、罗盘针通过大食传到欧洲,阿拉伯在数学医学天文上的技术也穿传到了中国,传入伊斯兰教
拂菻:东罗马帝国
80、大唐诗篇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简称为“王杨卢骆”
田园派:王维(诗禅合一的意境)、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王之涣、王昌龄
李白(奔放自由),杜甫(忧国忧民,诗史)
中唐(政局混乱)——
韩孟诗派:“不平则鸣”,韩愈、孟郊,贾岛(苦吟诗人)、李贺(唐代宗室后裔,怀才不遇)
元白诗派:推崇写实、通俗的诗风,元稹、白居易
刘禹锡、柳宗元长期受贬谪,诗大多为抒发苦闷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晚唐——
杜牧,李商隐(创造无题诗,是对爱情诗的一大贡献)
81、唐代传奇
远古神话、诸子中的寓言和使传是小说是古典小说的起源
魏晋南北朝产生志怪志人小说,仅是“粗陈梗概”
唐初发轫期——
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游仙窟》(一万多字,是唐传奇中字数最多的一本)
唐中期——
侠义传奇:柳毅传
爱情传奇:白行简,白居易弟弟《李娃转》、元稹《莺莺传》(《董西厢》《西厢记》由此改编),蒋防《霍小玉传》
讽喻传奇:沈既济《枕中记》(黄粱一梦)、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南柯一梦,槐安国)
晚唐退潮期——
杜光庭。道教《虬髯客传》(虬髯客是隋末唐初的一代武学大宗师,姓张,与李靖、红
拂女并称风尘三侠。在故事中,他是性情豪爽而有识人之明,原希望在隋末乱世取得天下,但见过李世民之后,决定放弃逐鹿中原,而往东海发展,创立了扶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