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影响——一位法国催眠师的疗愈论》读书摘要和笔记(20200802)
诚然,没有什么心理疗法像心理分析一样发展出一整套理论,而且这种理论的力量逐渐渗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没有什么像它那样成功的运用其发现使人普遍的接受解析,使人相信它说出了最复杂多变的领域——文学和电影、人种学和社会学、哲学和宗教——的真相。(注:心理分析也叫精神分析,起源于弗洛伊德的《释梦》,里面首次提出的许多概念都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除了心理和精神学科之外,深刻的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不被行为主义的思维模式摒弃,心理分析可以借鉴前文的某些内容。它的理论和实践——二者如此频繁的涉及俄狄浦斯情结的关系——可被认为包含在与沟通有关的主题之中。……它也相当了解:个体在整个生命中重复的某些关系形式,其模式是他在童年时期从与周围人有关的情境中学习得来的。个体内心最深处的东西也决定着他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弗洛伊德甚至提醒说——确实在心理分析的发现之前,在与行为主义迥然不同的背景之下——没有必要确定究竟是感情导致相应的行为,还是行为引起感情。(注:在他看来,这些还是表象,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是由各人内心最深处的意识、观念决定的,对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必要深究。)
心理分析的发现与释梦的发现联系在一起,这一事实对心理分析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梦在睡眠中产生,所以它的运作不考虑外部现实;因为它是——就像弗洛伊德继亚里士多德之后说的——“睡眠中的灵魂生命”,所以它再现所有醒觉的沟通系统。因此,分析这类素材的释梦能够给我们造成错觉,让我们以为已经把人的机制解释透彻。
心理分析必须致力于建构,即对过去的重新建构,因而必须对过去进行推测并为之编写小说;而这类心理治疗必须运用如今令个体纠结的关系。个体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回想起来的过去只是其当下情境的表现。
理性的另一面并不是非理性,而是具有本身法则的心,或是丝毫不需与表象结合,以便在人际关系中扮演某种角色的情感系统。因为所谓情感,首先必须不是关于个体内在性的印象、感觉或感受,而是在关系中影响它们——通过关系,它们又反过来影响他人——的东西。
“影响”概念提出的问题在此处完全被解除了,因为影响始终是相互的,因为影响永远不会停止(甚至在睡眠中,人类依然处于关系中,继续扮演他们的位置赋予他们的角色)。重要的只是分析他们能够按照非接受不可的沟通系统确定自己位置的方式。自由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才有意义。
催眠意味着暂时不遵守从时间和空间的范畴。人类由于和先于人类、先于语言的东西——它们赋予沟通必要的背景——切断联系而生病,当他想重建联系以恢复健康时,他就必须抛开确定他作为人的机能的范畴,抛开其理智与时空的关系。他将自己的哺乳动物状态重新投入这样的所在:时空在此处不是作为客观化所必需的范畴发挥作用,而是作为人的生命自然性能够绽放的环境呈现。(注:催眠是这样一种过程:人被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生物,在时空这样的自然环境里呈现,通过沟通将人内心深处的记忆、意识等精神资源重新排列组合、整理有序的过程。)——“5、无意识:一种行为”
自弗洛伊德依赖,心理分析一直自命为一门应当从蒙昧主义和变化不定的偶然中探出梦境、疯狂和创造的奥秘的科学。毫无疑问,它追求的目标是使人类在睡梦、神经症和艺术之中认识自己。
如果生命支撑我们所有的行为和思想,如果生命是这一切的条件,如果生命还无例外的支配这一切,那么无法想象我们仍然处于一种对它全然无知的状态。我们必须耍点计谋了解它。我们任自己被它围绕,仿佛自己消失在其中,同时我们对它产生的东西保持清醒。永远不强迫它,而是在它向我们——作为哺乳动物——呈现的准确位置上接受它。这种模糊和觉知的微妙结合是可能实现的,特别是,如果我们学会生活在由图像构成的环境中——不再是我们的图像,而是内部和外部摆在我们面前的图像。
根据传统,图像实际上被看作人与动物相通的证明。人和动物的区别首先不是在前者具有理性,后者没有理性这一点上,而是在他们形成图像的差异上。对动物而言,图像仅仅通过感觉生成,而在人的身上,图像或是通过感觉,或是通过思想产生。因此,一直使我们与我们有什么的存在物状态相联的正是作为感觉和思想媒介的图像。(注:所以在心理分析中,对于图像的解读有两条路径:要么将图像转化为思想,呈现出作为人的理性的维度;要么就追根溯源,找到图像产生的感觉、感受和印象等源头。这两种方式的目标是要对记忆和意识重新组合。)——“6、生命不是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