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之下的观影花絮
影院观影,除了迟到/早退、讲话、吃东西、打呼噜、手机铃声/亮光的打扰,还能遇上什么?
如同飞机坐多了,总会遇上延误取消备降丢行李飞机偷偷飞了等各种状况,电影也有不少屏幕之外的小花絮,除了迟到/早退、讲话、吃东西、打呼噜、手机铃声/亮光的打扰,还能遇上什么?
(以下图片来自豆瓣)
大师片的尺度 除了遇上意外,还是先从电影本身来说吧。这次上影节和斯嘉丽同学一起看费里尼的《罗马风情画》,女性角色上半身正面裸的画面完全保留,没有P抹胸什么的。

对比《水形物语》的院线版本,女主角则被P上了小黑裙。

去年还看过一部动画片《盗梦特攻队》,有一幕水池戏,女性角色裸露的背部被P上了黑色抹胸,后来发现这场戏前后有其他更“过分”的镜头直接被剪了;不过,更可惜的是这部拿了龙标的动画片最后没按时上映,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国内上映,真可惜这么一部充满立体主义/现代主义的动画片。

除了直接粗暴剪掉,还有单剪画面、保留声音的做法。去年欧盟影展期间,和童小姐一起看法国影片《212房间》,开场之前的文字提示:观影过程中有部分黑屏、非技术原因请谅解之类的。后来才知道这个提示的意义,作为说来就来的法国电影,女主角和男朋友在床上干柴烈火的时候,黑屏了、然后声音正常播放,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满座的影厅,只有屏幕有光、却是全黑画面,所有观众听着声音脑补画面,好尴尬呀,大家都在憋笑吧,哈哈哈哈😂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电影,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女主角过往的所有男朋友齐聚一室。

和安妮塔小姐聊起《罗马风情画》时,她说去年影展期间放的《痛苦与荣耀》就没有剪。所以,果然大师作品就是不一样,剪了就不能放吧。 偶遇的播放事故 大家对遇上停电这种都见怪不怪了,毕竟有备用电源,很快就继续看了。 某次看战争片,开始时只有背景音效、没有人声,就看着字幕一直走,工作人员不在;因为影厅很小、观众也不多,我直接出去找工作人员要求重新放。 除了声音,还遇上过一次画面颜色出问题的情况,是在看《非凡夏日》的时候。绿植、蓝天和蓝色的海水,恰逢男主角心理转折和大概傍晚的时间设定,画面整体变暗,起初我们观众都没意识到画面出问题了,意识到的时候发现工作人员没意识到、叫工作人员没反应,大家开始集体鼓掌。工作人员调试了两次,画面恢复正常,但是这是一个荷兰语电影、现场估计没人能听懂,工作人员没有回放,我们继续鼓掌要求回到出问题前的画面……然后工作人员回放了。在电影中间鼓掌也是第一次。

影院中的纪律委员和观众 某年北影节和童小姐一起看《遮蔽的天空》,一直在感慨画面好美,被身边的小姐姐提醒不要说话,当时特别不好意思。(画面太美、多放几张)



女生还好,男性纪律委员(我私下给管纪律的观众自封的称号)才是有意思、直接震慑全场的。也是北影节期间,遇上两次男性纪律委员,一次是黑泽明的《影武者》、另一场忘记了,都是在开场不久,有观众拆零食,纪律委员用一个能辐射周围的音量说“谁在发声音”,然后安静了;还有一次是观众屏摄开场画面,几乎响彻全场的男声“谁TM在拍呢”,然后大家都认真观影了。 总体而言,影展期间的观影纪律比日常观影的好很多。 可能是看《决战中途岛》的时候,我旁边坐了一对老夫妇。老先生拿出了手机,我想如果是拍几张那就算了,结果老先生一直在录像,几分钟之后我很温柔地提醒说“请不要摄屏”,心里在打鼓说万一老先生还我行我素怎么办,幸好老先生放下了手机,我简直松了一口气,在老太太嗑瓜子的声音中看完了电影。


总之还是希望观影越来越文明,我们能更好地享受电影和在影院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