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耗的男人&被压抑的女人
夜半思考起两性差别及父权制对两性的塑造和伤害这个有趣的问题。不人工干预,和平时期,男女婴儿的出生比是105:100,到达成年时,男女人数基本就相等了。可以看做是,老天安排,男童比女童成年之前多死5%;于是又安排,男婴多生5%,以达到成年初期的男女数量一样。而战争和饥荒时期,男女出生比就更悬殊了——以致于有观点认为,母亲在孕前期处在焦虑不安或营养不良的状况时,更易诞下男婴
在我看来,这就是男人和女人传统身份的隐喻。天生下来,男人就被安排和被看做是消耗品,被培养成更鲁莽、更好斗、更冲动、更残忍,更不顾自己和他人的死活,不计代价,去完成各种危险任务的工具——与此同时,女人被看做是男人的战利品,以保护的名义,被压抑欲望,被规以礼节,被打击自信,被施以重重限制和阻挠。目的是把女人囚禁在卧室和厨房,洗衣做饭之外的时间,被鼓励用来打扮取悦男人和带小孩。女人被认为存在的唯一价值,是性和生育的工具
我一直有当兵、上战场的梦想,我想很多男人都有。在这个静逸的清晨,我突然感到它的荒唐和可笑。军队是磨灭人的个性最极致的团体,而战场是埋葬人类尸体和各种丑行的垃圾场——跃跃欲试去往这样的地方,那和女人满怀憧憬,嫁一个“好男人”,期待对方养活自己,不离不弃,梦想为对方生育儿女满堂,有什么区别?这些所谓梦想,不都是父权制塞进脑子里的糟粕吗?
一下子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清晰起来。传统单偶制异性恋婚姻中,为什么男人可以娶比自己条件差很多的女人,多数也毫不顾忌和比自己条件好的女人相处;而女人不管条件好坏,基本都只能接受和比自己条件好的男人谈婚论嫁呢?因为父权制角度看来,女人对男人是种奖赏,往低了说,能洗衣做饭生孩子就行,奖励高了也不怕,反正厚脸皮的男人不会觉得受不起。而男人对女人呢?是生活资料的提供者,是依附的对象,是决定自己能否过上好生活的最大力量,他的条件,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他的品性,关系到自己下半辈子是否有保障。所以父权制影响下,女人选男人,必须精挑细选,比自己条件差的基本不入眼——就算有时候被迫要选择条件平庸的男人,也是要选“老实人”。为什么?老实人不易变心,万一发达了不易抛弃妻子,哪怕得忍受老实男人的木讷和无趣。被男人抛弃、失去家庭的恐惧,是父权制扎进女人心里的一根刺,最可怜不过孤儿寡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女人哪怕忍受男人极端的家庭暴力,也不敢轻易提离婚的原因
父权制对男人和女人的异化和支配,这些磨灭人性的安排,难道不可怕吗?我的建议是,拒绝传统性别角色的安排,男人尽量去建立合作、耐心、宽容的工作和生活、恋爱氛围,磨炼同情心和同理心,更加尊重女人;女人练习更加自信、坚定、果断地说话和行事,保障自己的利益,讲出自己的欲望
我们自己保护自己,不被任何他人和观点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