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街舞~我不服!
最近每周六晚八点准时在优酷看《这就是街舞3》。
几位明星队长张艺兴、王一博、王嘉尔、钟汉良各有精彩表现。
但因为其中有两个battle环节【battle在英文里是战斗的意思。在街舞里指的是两组选手的对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斗舞”】,各位队长要有胜负输赢的决出,所以粉丝之间,因为各有偏爱,就在事后,有了一场持续多日关于谁更胜一筹的争执。
于是有人开始揣测节目组早有既定“剧本”,有人更含沙射影说节目组本来就是安心要捧谁谁谁....很有点阴谋论的感觉....
我还蛮喜欢这个节目的。已经连续看了三期,连花絮都不放过的那种。
就觉得,做节目呢,怎么可能没有“剧本”,各种统筹安排,各种环节如何次第推进,乃至种种游戏规则,人员出场顺序等等....没有“剧本”的话,难道大锅烩?那样的话,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但这样一个草莽英雄大聚会的节目,这样一个必须一较高低的设定,这样众目睽睽的氛围,这样一个摄像机全方位多角度环绕俯瞰式监督的赛事,就算再怎么机关算尽,就算确实有些事情可以人为铺垫策划演绎,但,舞者自身当众绽放的个体实力,却真的根本无法被安排。
这样调性的节目里,被安排的实力只有一个下场~~“我”不服!

即便有审美上的差异,但说到“实力”,其实往往都是一种综合性的东西,说的都是大盘、根基、功底、天赋、与生俱来的灵性、整体驾驭能力和具体表现力等等根深蒂固的东西,甚至会包括一个人的见识、胸襟、眼光、性情、逻辑思维、人文素养以及诸如此类。这些东西早在日复一日的岁月流转中,丝丝缕缕融入血脉,点点滴滴渗透大脑,一寸一毫铸就骨骼,成为整个人的组成部分,很难被撼动,很难“假装” ,也很难被割裂、被断章取义。
而作品的呈现,只是背后那些地基宝藏一样的东西,某一时刻爆发式彰显于外的一个形式和一个符号。
至于一些很旁枝末节的东西,比如沾了草灰、染了风尘、甚至有瑕疵和残缺....之类...丝毫不会影响作品本身的成色、质感,也不会有损行家对塑造者创作者整体“实力”的判断与认可。
你看马未都总能从残片破瓦里看出它们的年代、工艺、来处、身份、手法....这里既有马先生久经历练的眼光, 也有器物本身固有的品质带给人的无法自欺欺人的手感、视觉享受等等…
任何时候,任何专业,任何事情上,实力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作品最有说服力的王牌与底牌。
不仅仅骗不过行家的审视,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

我是想说~~这个宽松自由的舞台给出了一个机会,让每个人尽情释放自己证明自己实力的机会。实力与名次之间,并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名次并非实力最后的结束语。重要的是舞台,重要的是实力。
换而言之,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一个节目终了,我们印象最深刻的,烙印一样留在我们心中的,其实,真的不是名次,而是“实力”掷地有声的咆哮。
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未必一定会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受到加冕,但必定会在而今而后的人生里收获自己的王冠...
但不可否认,这档节目里的实力表现,是铺路石。
而作为观众,我们在选手一个又一个的“不服”里,有幸看到了被最大限度激发出来的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实力”。
至于其它,有什么所谓...来日方长,走着瞧呗。
总之,难得见到这么真正拼实力的节目。
每个舞者,每位队长,每位组织者,都在用各自如假包换的血本实力,尽情收割自己既往播种的...种什么,收什么;种多少,收多少...
特别欢乐,很纯粹的欢乐,是可以忘记一切人间苦难的那种欢乐..
综艺节目只有玩成这种水平,才真正值得为之鼓与呼。
嘉宾,队长,舞者,制作者,无一不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