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书展,更像苏州书展
完整版链接:参见公号kaishixiezi。https://mp.weixin.qq.com/s/0cqyWIjQ-I32DlZjRPkUHQ

2020年7月23日至27日,第十届江苏书展依旧定在苏州。地点还是国际博览中心。这是我第三次参加书展,也是最有目的的一次。原以为疫情会中止每年一次的读书盛会,不过还好,苏州市政府还挺有效率。这次展位布置得更加合理,更空旷,人更少,逛起来更舒适,但参展单位太少,略失望。
01 与书展结缘
2017年夏,第一次知道江苏书展。当时看宣传有余世存(《时间之书》),到了现场才知是误传。模糊记得那年的展位很多、很满,人挤人。图书区和文创区混杂,休息区(吃饭的地方)尤其混乱。但是参展书店特别多,慢书房还在。那一年还不知道绑定苏州市民卡有补贴,也没关注来过哪些名家。
去年有经验了,绑定市民卡领取补贴,买了两本无关痛痒的名著外加一本五折的《镖人》。展位布置有明显改善,书店区、文创区、休闲区和图书区分隔,尤其是各家书店和书香苏州馆,非常漂亮,但参展书店明显少了。少儿图书一向热门,家长为孩子购买各种童书毫不含糊。临近收银区的地方有促销的原版书,一套哈利波特五三折(最后一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逛文创,南京先锋书店、杭州晓风书屋都很有特色,前者作为独立书店龙头就不说了,后者主打丰子恺风,当时还有其后人现场作画签书,很有意思。书展的最后一天,南京先锋书店请来谢泳讲他的新书《钱钟书交游考》,没赶上,倒是碰上店员的弹唱和朗诵。我以为这届先锋书店还在,没想到连分会场都没轮上

02改变与不足
因为疫情,今年采取实名预约制。关注公众号苏州全民阅读即可预约,分时段预约,每个时段一小时(上午场除外,9点至12点),且不能选择相邻时段(现场倒不影响,只要进去不出来没多大问题)。主场馆的有些活动也需预约,比如26号叶兆言那场,我就没预约上。那天迟到了,现场也开放坐,并不影响。25号有马伯庸宣传新书,但不在主场馆,而是苏州市第二图书馆,需要关注苏州市第二图书馆的公众号或者直接在文化苏州云APP上预约。我知道的时候已经预约满了,感觉宣传不是很到位,并没有详细介绍如何参加活动。
场馆控制在2000人左右,不像去年人挤人,展位布置也与去年相似,但感觉无论是图书区、文创区,还是其他都相对减少。这次的综合馆增加了十周年回顾和绘本展。文创区、中心舞台等其他展馆都在收银区外,我参加的壳小杀的漫画签售、叶兆言的分享都在中心舞台,因为主场馆依旧实行“只进不出”,活动结束,我想再回到综合馆的图书区,只能出场馆再扫码(预约码和苏康码)进入,很麻烦。
书香江苏(去年还叫书香苏州)更精致了,是我最喜欢的展馆。听完叶兆言的当天,还因关注苏州工商档案馆的公众号而被赠文创。现场有不少政府类的展馆(档案馆、地方志之类)都有赠书活动,很吸引人。但今年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家书店展位。有一家百花书局,也只是文创。可能因为疫情,今年采取了13个地市111家实体书店分展场的形式,希望明年这些南京、杭州的书店能回归。


03苏州书展
江苏书展,更像苏州书展。既然定位的是省书展,为什么不在南京呢?真的很像一个市的书展,不仅书展的购书补贴只针对于拥有苏州市民A卡的人,还在于主展馆的浓厚的苏州地域特色。当然有其他地方城市的地方志,但还是以苏州为主。书香江苏馆(去年是书香苏州,我觉得没差别)就不说了,从去年开始,主展馆变化明显,最突出的就是将邮政馆、书香苏州馆(去年)、书店展位移在图书区外,让他们有更大的布展空间,确实更好看,尤其是书香苏州(去年),非常漂亮,改变了以前混乱的状态。就是感觉对外地爱书人不友好,可能专门从外地买书的人不多吧。
其实很多都没有变化,读客还是五折,中信亦有折扣,除了凤凰集团,其他出版社少得可怜,少儿读物居多,文创也是情调苏州啊,苏大的那些。嘉宾也类似,像壳小杀、左小翎,沈石溪都是每年必来。今年多了终南山团队,请来了小林,叶兆言不知道去年是否来过。希望明年能增加苏州特色以外的展位,能更丰富一些,而不是改个名。 今年八月下旬,上海书展也如期展开。去年被壮观的排队人群吓退,又不愿便宜黄牛,没有进去(上海书展是要购票的,二十/人,江苏书展就不用,方便)。今年改为线上购票,希望能买上。如果有不错的活动,估计今年会是我第一次去上海书展。 最后,关于书展,我会整理参加的三场活动。壳小杀的签售只是纯粹想吐槽漫画,比较有内容的是庞余亮和叶兆言。可惜的是叶兆言那场不仅迟到了,音频质量也很差,但那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