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永信:继续捉虎军
上次说过捉虎军的选拔条件,现在再来谈谈这支在朝鲜王朝有着特殊地位的部队是如何与猛兽作战的。从捉虎军的作战经历中,也可以一窥永信那超凡的武艺技能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便因多老虎而被视作猎虎场。崔南善(号六堂,朝鲜史学家,诗人)称朝鲜为“虎谈国”。老虎被视作神的化身,但由于虎患过于猖獗,因此从高丽王朝到朝鲜李氏王朝时期,捕猎老虎已经成为常态。而到了朝鲜王朝时期,处于农耕社会的朝鲜半岛,官府为了保护田地及牧场不被老虎和豹子等猛兽骚扰而停止生产,开始采取进一步的方法来猎虎。
捉虎军正是因此而生。


捉虎军最早出现于文献记载是在朝鲜太宗16年(1416年),但真正将之制度化的则是世宗3年(1421年)。最初,只分为值班和下班两批各20人(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当值捕虎有20人,另外20人待命)。随后,捉虎军的人数一直增加,1425年增加到80人,1428年增加到90人,世祖年间增加到200人,到了成宗16年(1485年),其时完成的《经国大典》中明确规定捉虎军的人数有440名。而且根据需要,负责守护国王和宫廷的兼司仆、内禁卫和羽林卫等王室的亲卫部队,同样会投入到都城的猎虎战斗中,它们之中甚至还专门任命为猎虎的将领。
上次提到除了汉阳的捉虎军外,地方也会成立捉虎部队。其实两者在名称上也稍有区别,汉阳隶属于王的是捉虎军,而地方上的则被称为捉虎人。根据成宗时期文献记载,当时地方上捉虎人的配置分别为:州府50人,郡30人,县20人。在《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中提到,京畿道捉虎人有1440人,忠清道1350人,咸镜道1080人,整个朝鲜八道捉虎人共计超过9900人。以朝鲜半岛的面积来算(22.084万平方千米),当时每名捉虎人的捕猎范围约为22平方千米。
之前说过,捉虎军的选拔条件其中一项就是“用木箭在180步内命中目标一次以上”。这“木箭”又被称为大箭(대전),长5尺7寸5分,换算之后约等于160-170厘米。捉虎军使用的也是非常沉重的木弓和弩,这与一般兵士所用的便于携带的角弓不同。

捉虎军在捕猎老虎时,首先会使用大箭向老虎射击,当老虎被击中受伤后,再上前用长枪刺其要害部位。
当然,在壬辰倭乱后,鸟铳(火绳枪)开始普遍在朝鲜军队中装备,大箭退出捕猎舞台。就连“山尺”(民间猎人,“尺”“干”等词是自高丽时期流传下来对卑贱职业的蔑称,例如之前提到的白丁就曾经被称为“杨水尺”)都舍弃了弓箭,而开始装备火绳枪进行打猎。这些人被称为山行炮手,是捕虎能手。据说开港后(1876年,朝鲜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开放港口)在咸镜道元山港,一年交易的虎皮就超过500张,可见这些猎人实力之强。因为捕虎不仅可以获利,而且有其它好处:按照当时的规定,乡里凡是有人每年猎杀5只老虎的,就可以免除兵役。
《承政院日记》于1724年10月15日中曾记载:且見邊氓善放鳥銃者, 虎在三四間許, 始爲發放, 無不中者, 可爲妙技矣。
1间约为1.8米,也就是说,那个擅于用枪的人,可以在距离老虎最短仅有5.4米,最远也不超过7.2米左右才开枪,并且能够做到百发百中,确实非常厉害。想像一下,在老虎咆哮着朝你冲过来时,要保持冷静并且瞄准老虎的要害然后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开枪命中……从剧里的情况来看,永信的水准跟《承政院日记》里记载的例子完全可以互相媲美~
捉虎军这么拼命猎杀老虎,丰厚的奖励当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猎杀老虎或豹子后,捉虎军或捉虎人会剥下虎皮豹皮来证明自己猎杀成功。而且,根据规定,他们必须上缴完整的兽皮才能证明捕猎有效。为了防止有人作弊,当时的官吏会仔细检查交上来的虎皮豹皮从头到尾是否完整、有没有拼接过的痕迹。在英祖年间,一匹棉布的价格为2两,而一张大老虎皮的价格可高达上百两,这相当于汉阳一间草房的价格。不过相对于虎皮,其实花纹漂亮、柔软的豹皮在当时市场上更受欢迎。因为虎皮粗糙坚硬,往往只能用来当坐垫,没有其它用途。所以捉虎军或捉虎人上交后的虎皮,常常会堆放在仓库中直至腐烂。在成宗年间,据说就有超过上万张虎皮在仓库中堆积开始腐烂。
到了17世纪(也就是剧里的时间段),捉虎军被越发细化,按照《捉虎分授制》,将训练都监、御营厅和禁卫营设置在京畿道的狩猎区内,根据老虎出没时间的不同而分别投入不同的部队,同时,地方上的捉虎人也正式命名为捉虎将(착호장)。在严寒的冬天,还会有专门的人士来寻找老虎的踪迹加以追捕猎杀,这种被称为寻踵将(심종장)

从记载中不难看出,除了拥有过人的体能、武艺和绝佳的心理素质外,捉虎军还必须拥有卓越的地理环境知识,当然更少不了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生存手段和顽强意志。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永信年纪轻轻,综合武力值和心理素质都堪称全剧第一,因为那可真是在虎口下锻炼出来的。看报导,金编对于S2无法描写永信的过去而难以释怀,所以据说S3将会描写更多关于永信的过去和捉虎军时期的事情。没准到时候就能看见手持火绳枪、身披重甲的永信在密林中和老虎周旋作战的情景啦(想想就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