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写作培训之怪现状
自从社交媒体兴起后,以QQ、微信为代表的聊天工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得益于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重媒介信息的传播,“线上培训”这一新生业态也与文学培训结合起来。于是,近几年来,以QQ或微信群为阵地的所谓“文学培训班”恰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我并不反对学习的重要性,但我对这种线上开展的“文学培训活动”还是持保留态度。
就以我所了解的“写作培训班”来看,培训者或主讲人虽有一些作品问世,但很多只不过是三流作家而已,因为真正的名家不屑于“拾人牙慧”,去赚本就在写作上没有赚到钱的人的钱。
收费高者有上千元一年的学费,若招生效果好也确实比写作来钱快;低廉的则有9.9元一节的培训课,类似的名头却有自诩为“写作大学”的。有的甚至宣称不收学费只收多少钱的教材费,所谓的教材不过是自费出版或自掏腰包的书籍内刊。甚至打着免费的名义开办试听课,吸引文学爱好者线上报名的,也并不鲜见。
有一次,在与一位宣称讲授美文的“作家老师”闲聊几句后,我抱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态,进入他开办的写作培训班 QQ群免费“旁听”。刚一入群,他就单独给我发消息,让我将聊天消息文字调至10号。我刚开始还疑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待到他正式“讲课”的互动环节,我所发出的小字消息自然被他忽视。而周围听他课的一群“学生”,其谦卑谄媚之态,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尤其是所提的一些低级问题,很多时候是不过脑子的,而更像是随便敲出发送的。自我标榜为权威的培训“讲师”,则说着一些从他处学到的大道理,实际上却是“正确的废话”。甚至有的培训者不惜教导学写作之人弄虚作假,或故弄玄虚,其根本目的是让其徒弟发表所谓的“作品”。哪怕是生搬硬套,故意生产出没有真情实感的文字垃圾也在所不惜。
在这种线上培训里,还有一个怪现象实乃真正文人所不齿。但凡“徒弟”发表了什么文字作品,获得了什么征文奖项,加入了哪个级别的作家协会,“师傅”总会第一时间“抢头功”。尤其是加入作协这件事,曾有某位搞线上培训的“名家”,在招生广告中就号称培养了多少位中国作协会员,以及多少位省级作协会员。这是很有别于传统的言传身教、身正为范的地方,“师傅”卖力把“徒弟”努力取得的成果归功于己,要我看此等“名师”可谓“师出无名”。
经常有文学名家说“文学即人学”,依我看,写作这件事儿重点还是看人的悟性。靠投机取巧学到的一星半点的本事,写出来的东西终究缺乏“人情练达”,又怎么去“即文章”呢?最关键的是,倘若培训者其身不正,那么其“徒子徒孙”恐怕也很容易被带歪吧!
出于工作需要,我今天在一些非某家报刊专用的文友群里征稿。其中,就有一个叫“全国报刊投稿邮箱地址共享群”,我首先发出了这样一则征稿启事:
【杂志征稿了,有稿费样刊】群里有当医生的作者朋友吗?或者有医学背景的教师吗?我所编辑的正规刊物征稿了。如果是非医学作者,写的医学健康科普文章也可以。可加我微信ZZWZJ92(字母大写)!
接着,备注名为“公众号:黎明写作学院”的群主发话了,他连续说:“什么杂志,直接拍照,封面和版权页 ,发到群里,别整其它的”“征稿就征稿,加什么鸟微信”。如果这后半句消息不算“出口成脏”的话,那么接下来,该人说的话就足以体现他的素质几何啦!脏话和骂人之语不赘述也罢,因为我向来鄙视满嘴飙脏话之人,更不习惯直接引述他人的低俗之话。但是他说了这样一些话,诸如:
“要超过我,你至少还得奋斗10年”
“我的实力不允许我低调,直接碾压你”
“这群里只要还能喘气的,都知道我的大名”
由此来看,这足以看出其人已不属于刚愎自用的范畴,而是过度自负啦!话又说回来,其人是一个办线上写作培训班的。我还特意搜到了他的公众号,从2019年12月14日开始,他在该微信号上总共发了5批推文。且不说具体内容有没有干货,但是通过那些标题来看,满满的铜臭味,以及打鸡血式的话语充斥屏幕,我自然懒得点开了。而仅从其言行反映出的素质来看,他有什么真才实学,能教出什么好课来?我真心表示怀疑。
都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一准则放在写作培训上来看,照样是衡量标准。在我看来,对于写作者这一类文化人而言,道德品行方面的“软实力”尤为重要。如果不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而只知道一味地自我标榜,甚至是自恃清高,就不仅仅是讨人嫌那么简单了。因此那些搞写作培训的人,即便有几把硬刷子,却没有一些“软毛”,还是省省吧,就少出来误人子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