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解读 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解读
看过很多同学的经验分享,考研期间都会提到考研真题的重要性。文都比邻本文整理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解读,其中文都比邻对真题题型变化和题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学们可以进行参考。
一、院系解读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学校2005年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学专业被评为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也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属国家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和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殊教育专业属湖北省荆楚卓越计划改革项目。
二、参考书目

三、真题分析
(一)题型变化
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硕士历年真题题型(2018/2019/2020)

【文都比邻解读】
华中师大333真题的题型不固定,时而会增加选择题,时而又全是主观题。例如,2012年只以“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种形式考查,但2013年、2014年增加了选择题题型,2015年、2016年继续回归传统题型即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之后2017年又增加了选择题,而2018年又继续回归传统题型即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2019年又添加了选择题,2020年呈现的仍是传统的三大题型(即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
(二)科目分值按题型分布明细表(2020)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硕士真题题型(按科目)

【文都比邻解读】
通过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真题,可知:华中师范大学333教育专硕综合试题中,每个科目对应的分值较为固定。其中,教育学原理的分值比重最大且波动幅度最小,约为60分;教育心理学和中国教育史的比重稍大于外国教育史,但同时外国教育史的分值比重也在上升。
(三)命题规律
1.题量相对较少,答题时间很宽裕,且简答题题量相对固定。
2.名词解释题中,2020年真题与2018、2019年相比,未考查到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其他三门科目均考查了2道题目,且题目较为常规,容易作答。
3.简答题中,题目的难度系数中等。“赫尔巴特的课程论”“不同归因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归因”等不能直接作答,需要整合所学知识点进行作答,有一定难度。
4.论述题中,题目的难度系数在整个试卷中最大。作答此类题目既需要掌握知识的宏观框架,也需要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准确记忆。比如,“论述新文化教育思潮(写任意五个)”,既要对新文化教育思潮的整体内容有所了解,又要能够准确写出每一个教育思潮的相关知识点。
(四)复试建议
1.尽早核对答案,进行估分。
2.尽早规划复习时间,准备复试,赢在起跑线上。
3.切记按照复试指定书目进行复习。
四、真题早知道
2020年真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4.社学
6.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3.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4.不同归因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归因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
1.结合教育实际,德育过程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发展过程。
4.分析论述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以上就是20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真题解读的内容,并且给出了部分真题原文。在文都比邻官网发布了教育硕士考研真题原文,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看看。2021年考研招生专业目录也在陆续开始公布了,文都比邻这里提醒大家在备考的同时要关注院校招生变化情况以便做出相应的复习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