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关于地域、学校以及专业的问题
最近好多亲朋好友咨询关于报考学校和专业的问题,虽然在高校没有从事招生工作,但是从09年高考到今天,经历了很多也亲眼目睹了很多案例,今天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呲牙]
首先高考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的确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捷径,而且目前来看高考的报考制度也越来越完善,想当年自己高考的时候还都是估分报志愿,而且还没有平行志愿,只要稍微一有大小年的问题,直接从985(现在叫双一流)落到二本,但是高考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来说并不一定就是决定因素,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你可以通过很多的途径去继续深造,出国考研甚至创业等等都可以,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个人的第一学历非常重要,就算你的研究生博士足够好,但是当你找工作的时候,很多时候还是要看你的第一学历,不是有句话说叫一流本科二流研究生三流博士么?所以我的观点可能和大多数人不太一样,如果你觉得自己考的不是足够好,而且又可以承受得了复读的压力,我觉得第一选择是去复读,但现实中可能大部分人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因为高中真的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真的是苦不堪言,但是我身边大部分选择复读的人结果都很好,因为很多用人单位会对第一学历有要求。
其次,关于学校和地域问题,虽然我是一个非常在乎地域的人,也一直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在北上广深奋斗,但是这是工作的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学习的问题,在我看来,如果去北上的985学校有困难的话,可以考虑西安、武汉、广州等地方,比如西安交大、华科大、吉大、电子科大以及华南理工等等,这些学校可能分数线没有那么的高(可能不同生源地考生略有差别),但是学科实力和学校的整体实力很强,一个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学科实力强会带来更多的本校和外校保研机会、出国留学的机会以及交换生等等各种机会,你在申请推免生以及出国时会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身边有一个朋友当年没去南理工而去了吉大,在吉大读了一年书,就直接全额奖学金去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另外,我更推荐去综合性大学读书,毕竟四年的大学生涯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体验各种不一样的人生。当你结束学业生涯,你同样有机会可以选择去大城市实习工作生活。那么在一线城市读书和其他城市比有哪些优点呢?首先可能是一线城市所接受的思想更开放一些,人更上进一些,这一点我自己感觉还好,但是前几天和先生聊天,他在西安读书然后一毕业就来上海工作,他觉得读书时可能想法和思维包括对未来的规划相对来说有些闭塞,其次,一线城市高校比较多,各高校联盟会带来资源共享,比如说跨校的专业辅修,再比如说插班生考试(但是这个考上的概率很小很小)等等,这一点上我觉得西安、武汉和成都都不错,因为学校很多,第三就是户口问题,北京深圳广州可能还好,但是如果你在上海读研可能比在外省市读研更容易通过应届生这个方式拿到户口,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地域和学校取舍来看,首先要选一个好的学校,其次再看地域,当然太偏远的还是慎重。
第三,关于专业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对某一方面有着强烈兴趣的人,那你就跟着兴趣走,无论这个专业就业怎样,毕竟人一辈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幸福的,但是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对某一方面特别热衷,也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在我看来就找一个好就业的,这里的好就业并不是说哪个热门哪个好就业,我本科是学工商管理的,学的内容杂而不精而且空洞,对一个本科生来说,工商管理这个专业其实不适合本科生去读,更适合有工作经验的人去读,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指导实践。其实现在和当下热门的金融相关的工作来看,例如一些投研工作,可能更喜欢本科理工类,研究生读经济金融,比如说本科学化学计算机研究生学金融,这种跨学科可能更好找工作,当然专业这个东西不是一尘不变的,大学有转专业的机会(难度很大),读研出国也同样有机会可以转变专业(相对容易),就像我自己工作做了完全和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内容,所以专业这个东西不是决定性因素,有很多改变的机会,此外,大门类下的专业其实找工作时差别没有那么的大,一般找工作专业对口只要求大类对口就可以了,而且考研时也可以互换,比如说你学审计的也可以考会计的研究生。如果一定要我推荐的话,我觉得理科生可以报考计算机类的专业,文科生可以报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专业或者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比如财政金融国贸统计审计会计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