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院校解析--中国人民大学
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的发展就像心理学的历史一样,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心理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渊源,可追溯到1985年。这一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了社会心理学教研室,是国内最早开展社会心理学教学科研的机构。1986年, 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暨心理咨询室,1987年开始招收社会心理学方向硕士生,1995年获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生招生资格。1993年成立了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是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在实际上承担了课题、调查、合作交流项目和培养研究生的任务,为社会学系及全校开设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
2009年6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为推进和落实新时期学校学科发展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科竞争力,完善“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布局,学校决定在理学院下成立心理学系,原社会与人口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硕士、博士点调整至心理学系。同年,在以往招收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基础上,开始招收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学校提出了“有基础,相关联,高起点,入主流,争取高水平”的发展思路,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建设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国内一流水平的心理学系。在沙莲香等老一代学者的努力下,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目前,心理学系的师资队伍梯队合理,该专业由国内知名的教授主持教学及研究,与副教授、讲师及博士后等构成的师资梯队,拥有优秀的专业背景,年富力强、成果丰硕。2011年4月,心理学系获批心理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下设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二级学科。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首先是要描述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其次是要对所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三是要对将要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行预测,最后则是根据所掌握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来对其进行控制。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彩纷呈的心理学的世界。


参考书目(学术)
[1]《普通心理学》(第4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心理与教育测量》(第3版)郑日昌、吴九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
[4]《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张厚粲、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发展心理学》(第2版),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6]《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约翰·安德森,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
[7]《社会心理学》(第2版),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注:社会心理学科目根据2017、2020年最新真题增加。此外,根据近年真题, 2018年考查内容涉及《组织行为学》;2019年考查内容涉及《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2020年真题考查内容涉及《人格心理学》。因无规律可循暂时不放在固定参考书单中,但学有余力的同学应参考扩展。中国人民大学近几年真题考查没有明确范围,每年均有超纲题目,且题目答案难以用现有经典教材内容进行作答,因此本书单的价值在于更为全面地覆盖可能考查的教材重点内容)
参考书目(专硕)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张亚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心理测量学》(第2版),戴海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3版),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社会心理学》(第8版),戴维·迈尔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从题型和分值来看,20年的试题题型不变,题量和分值发生了一些变化。名词解释由8个下降为5个,分值不变(10分);简答题由8个降为5个,分值上升为每题20分;论述题多了一个变为5道题,分值上升为每题30分。从试题难度来看,相比19年的3道分值45分的超纲题,今年竟然只有一道超纲题:请从人格理论的角度分析个体具有攻击性的原因。第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比较简单,考查的全是基础知识,没有特别偏、难、怪的题目。Eg:心理定势、大脑可塑性、负强化、观察学习和数据集中趋势。简答题中巴德利工作记忆理论模型属于常规考点,莫扎特手册中原题呈现;依恋关系对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在课程中老师有详细讲解;比较单、双侧检验及其适用问题和简单效应检验的相关内容,统计老师在课程中一再强调,属于经典考题;最后认知失调理论属于社心中最重要的题目之一。最后,在论述题中终于体现了一些人大试题的一贯风格——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但我就是不会做……第一题执行功能的概念及测量属于比较偏、难的考题,只有在朱滢老师的《实验心理学》中有所涉及;第二题用人格理论分析攻击性的成因,可谓史上较简单的超纲题;第三题考查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算是论述题里最简单的一道题,莫扎特手册原题嗷嗷待背;第四题自主神经系统在应对危机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在普心中神经基础部分有所涉及;最后一道实验设计题可谓结合了一波时事热点又不失心理学科学严谨的态度,是一道非常经典的应用实验设计题目。

参照官网给出的题型来看,人大今年出题比较任性,说好的材料分析题不见了心理学与生活与三门研究方法平分秋色,占了绝对优势。所以心理学与生活和三门研究方法一定要吃透,擅长这两大部分的同学,结果会非常可期。名词解释题心理学与生活考查是阈限与差别阈限、情绪调节、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我效能感,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属于第14章心理障碍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其他题目难度适宜。心理测量考查效标效度,属于基础知识考查。简答题中心理学与生活考查是简述并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念,题目中规中矩,心理测量学考查的是人格测量方法,难度适中,心理统计学考查正态分布的概念并介绍其特征,属于重点基础知识,社会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人的行为能否被塑造”,此题非常符合专硕的风格,有一定灵活性,需要基础知识转化,实际是考查社会影响塑造行为,这样就比较直白、可操作了,此题目难度较大。研究方法是主效应与交互作用的概念,难度不大。论述题心理学研究方法考查四种心理学研究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并举例说明,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属于容易不太重视的知识点,心理学统计学的独立样本Z检验,属于为数不多的考查Z检验的院校,非常简单,心理学与生活中心理治疗里面的危机干预策略,此题目难度较大,心理学与生活里还涉及论述遗传、抚养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发展的作用,此题目难度适宜,容易得分。最后社会心理学考查论述班杜拉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基于该理论给出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教育的建议,此题目也比较简单。中国人民大学总体难度中上,涉及到心理学与生活中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的内容不太容易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