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生还者”还是不是人?
I'm here,你在哪里
防杠声明:本人从头至尾是一名旁观的云玩家,旨在讨论游戏作为一个艺术作品给人(我)带来的一点思考,其中不包含任何技术性评论。至于最后你喜不喜欢这个游戏,打几分,都跟我
没 关 系。
一个月前,ps4主机游戏“The Last of Us Part II”发售前夕,身为本作游戏的忠实粉丝小哈,摩拳擦掌兴奋不已,甚至请了年假,准备“去美国出差”……在此之前,她还向我奋力的安利了前作——“The Last of Us Part I”,一个豆瓣评分9.6的游戏。我在看了一些up主的视频之后,也对这个游戏抱有极大的期待。
后来……emmm

后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这部“神作”的续作,以5分左右的评分成为了很多玩家口中的“年度最差”。这种托马斯全旋一般的翻车让我这样的过路玩家都忍不住想要问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

我去个大评分榜看了很多激愤的评分理由,大概分为:结局太zz正确or女主圣母婊or游戏编剧强行喂屎,总而言之,结局让人摔手柄,生气,我要去打一星。 我们先来说说zz正确。什么是zz正确?

百度如上,就我个人理解,简单来说,大约就是不能歧视“少数的,弱势的,群体”。举个例子,当年《月光男孩》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时候,说的最多就是这部片子是因为zz正确才拿的奖,因为它的主角是一个黑人同性恋,好的,“黑人、同性恋”标准够了,可以zz正确了。其他的,都无关紧要罢。
那么我想问,当反对zz正确成为一种正确,那正确的是“反对”这个行为,还是“反对正确”行为本身。在反对zz正确之前,是不是得先知道这是谁的“zz”,又正了谁的确。那些说出“我不反对也不支持”的人,又何不是把这件事情与“正常”剥离划分开来,那算不算是另一种歧视。当然,如果你是长期遭受zz正确环境的侵染,而变得忍无可忍只想在游戏或者网络上发泄一下的话,你当我什么也没说。

说回“The Last of Us”,关于这个标题,翻译有两种,一个是“最终生还者”,另一个是“美国末日”。当时我还对这个双关表示了欣喜,并且感受到一些人对于“美国末日”这个翻译里的期待……(诶我是不是红色zz正确了一下,呵呵)。于我,我更喜欢“最终生还者”这个翻译,“us”不是美国,不只是我们,是人。
这就说到另打低分玩家的另一个愤怒点:圣母。

这是豆瓣上的一个最高点赞评论,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喷薄而出的愤怒。有些围观群众会说,何必呢,不就是个游戏嘛?至于嘛?带入感这么强吗? 错了,这反而是从来都没有带入过故事剧情,而是只把这个游戏当做游戏的人,才会有的反应。 从“最终生还者1”开始,制作团队就像我们展示了一个无法分辨善恶的世界,善恶从来都不是天平的两端,也不是硬币的正反面,它们像是一个球上的一条条线,只要球没有停止滚动,只要人生在继续,善恶就会不停的交替和流动。
更何况,那已经是那样的一个世界。

不管是1还是2,乔尔还是艾丽,都是无法说清楚是好人还是坏人的主角。更何况最终生还者2里,还变成了双主角,两种叙事角度,这种类似于“左右互搏术”的骚操作,无非都在告诉你,“us”是人。
艾丽虐杀诺拉回到剧院的时候,小哈边玩边指给我看,她说:“在第一部里艾丽真的很少哭,但是你看,她现在在抖,还在哭。”一个杀死“敌人”的主角在哭,在愧疚在无措,但是你只能一直按确定,一次又一次的挥舞铁棍,推进剧情,直至虐杀完毕。不知道有多少玩家在按确定的时候,也会有一点颤抖。
之后的很多细节,都在一点点的表明艾丽的心态变化,包括那些细枝末节甚至和主线扯不上关系的纸条小故事。只要你细心体会,就会发现不管是艾丽的笔记还是那些纸条小故事,都让主角在末世的环境里,保留一些感受情绪的能力,成为“人”,而不是一个“战神”。

“最终生还者”,是人,还是已经不是人?当艾比是一个失去了之乔尔于艾丽的人,她的复仇是不是可以被理解?如果艾丽也失去了一个怀孕的好友,是不是她也有理由怒不可遏?活下来的人才最痛苦,因为她可能救不了别人,也救不了自己。
如果说,想要救自己也能算是“圣母”的话,那么拜托了,请让正道的光,多撒点在大地上吧。 如果你觉得让艾丽复仇到底,大杀四方,玩家就是来找刺激图个爽,不是来感受情绪的,这就是个射击类生存游戏,你当我什么都没说。

最后说说强行喂屎的事儿。
双线“左右互搏术”,简直是把制作组的“险恶用心”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艾丽的角度,一路杀戮,目之所及都是敌人,不管是玩ps4的末世阿宅,还是让战斗模式提升8个难度的军犬,反正一路推进,都得死。马上下一秒钟,你就变成另一个人,而且还是完全对立面的人。这一次主角是你的杀父仇人,被杀掉的阿宅是你可爱的邻居,军犬爱丽丝是你的好伙伴,你还可以陪她玩扔球……再深刻感受了一下,不是“左右互搏”,明明是“左右互相打自己”。
这制作组真狠啊……
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这样如此不讨玩家喜欢的设定是为了什么?
我觉得,还是怕玩家体验不够深。比如军犬,小哈身为一个爱狗人士玩家,操控艾丽角色时,就不太愿意杀狗,为了通关,不得不杀,这就是第一次扎心。one kill;等到了操控艾比角色时,看见狗狗那么可爱,还可以一起玩丢球,玩一会儿想起,这狗会死在刚刚的同一个你的手里,第二次扎心,double kill;再过一会剧情,你看到了狗的尸体,双重感受齐涌心头,triple kill ……简直杀人诛心死无葬身之地。
与其说是强行喂屎,不如说是强行让人站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当它把这个世界调转过来给你看的时候,你所坚持的“正确”和“正义”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可惜没想到,就是因为这样,让很多人无法感受到除去愤怒之外的情绪。在这个总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世界里,我们忽略了太多关于人的复杂性和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我身为一个丝毫不忠实的玩家,在过去的rpg游戏里,总是习惯用选择来决定人物生死或者走向,这让我产生了一种上帝视角的错觉。在最终生还者游戏里,我发现原来不管是游戏还是生活,好像真的没有那么多的选择,我们都只是被滚滚洪流推着向前走的人,除了愤怒也没有感受到其他更多,很多事情也很少去客观思考或是反思。
这样的常态,反而才是不正常。
我想说,最终生还者2是一部好作品,它是一面镜子,通过它能窥见很多折射出来的样貌。 最后衷心祝愿你我在末世还有ps4可玩。
这是here的第32篇
还有更多,在我的公众账号里。啥都写,季更,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