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后懂得了哪些道理
查看话题 >我做了2个小时的运货员,崩溃了2小时
合租的室友JIA讲起跟朋友Sisci有关「寄送包裹」的事情,我说我想把它写下来。所以本篇内容都只是室友的单方面说法。文中的图片皆为事实,只对有指涉的图片进行选择,打码。对室友的经历也只进行了有必要的修改。
修改简历时,朋友Sisci打了个电话过来,语气很是着急,问我有没有空。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不敢说有空。
他一句「现在有事忙没?」我一句「你到底什么事?」的你推我搡之后,Sisci开门见山,要我到黄埔区去寄送一个重要的包裹。我查了下路程,需要转三趟地铁,再搭一班公交。
因为手机没电,我打算迟点搭地铁过去。没过多久,Sisci在电话里让我在4点40分前到,让我打滴过去。此时已经4点19分,过去需要30多分钟,有点来不及。

我赶忙穿了拖鞋,手机只充了25%,充电宝又因为前几天在找房时被晒爆了。
刚上车,就跟司机说:“师傅,我有急事,麻烦快点。”司机点头,说好,之后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我没催,一方面是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跟Sisci的关系没有到那种需要我豁出去的地步。认识他只因为在湛江读师范时,那时候部门常聚会喝酒,惯例会把不胜酒力的先灌趴了,Sisci会在轮到我之前把摇骰的点数特意加大。
我会帮这个忙,很大一部分是我很难去拒绝别人。
我把头歪向车窗,并没有感到特别着急。反倒是司机在车陂路的堵车缝隙中不断地打转向灯,加速,在快要上城市高速道时,司机鸣了一声长笛,从一辆大货车的前方横插而入。
从高速下来后已经过了约定的40分。Sisci向对方又延迟了10分钟,我说一定能到,就差一公里了,恰在此时堵在了掉头的专用道上。
司机几次想切到直行道上,都被后头的车给鸣笛警告,最后猛地,越过堵车的长流。掉头的指示灯还红着。司机把方向盘打死,融入到另一侧通畅的反向道中。

那个包裹放在保安亭的门口,按照Sisci的指示我打了货主的电话,刚询问是不是xx先生,现在厂区门口,对方很快打断了我,「你到底在说什么啊,不知道,打错了吧你」。
我重复了几次货主姓名和厂区的名字,对方都是不耐烦地打断了我。朋友给了一个座机的电话,语气缓和了许多,让我送到某个货厂的二楼。

那个包裹不大,但搬起来很重,我走了挺长的一段路。到货仓的温度很冷,环境复杂了起来,我问了好几个人,才满身汗地坐上二楼的电梯。
站在仓库管理的办公室,我问了一个人,说要等。Sisci让我不用等,我就问了一个人,因为听不清,那个人被冒犯了似地让我找一个平头的人。
平头的人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我说抱歉。听声音才知道他是刚刚电话上的那个人。他走到前台看我递的单子不对,说不是这种!我问了哪一种?他说其他的,我问了Sisci,他让我再问问,平头的人指了指一个箱子,我看了单后问Sisci,Sisci再问寄货的人,原来放在箱子里。
我想让平头的人拆开一下,因为以往我拿快递的时候,快递员是不能拆的。平头的人坐在椅子上,说我那么忙!我说了原因,他说为什么是我拆呢。
当时已经在克制情绪了,所以我不打算借一下剪刀什么的,就蹲在地上,用手把捆带慢慢扯下来。
我把单递过去,平头的人又递给了几张单给我,挥挥手,我走到一个工位前。这里这里,后面一个人朝我挥手。他在电脑登记了信息,又挥挥手。给另一个人登记完,又重新回到前台那里,平头的人在盖一堆单,我等了会,有人插队我又等了会。
之后平头的人起身,说了一句很无力的话,我听不清,就很茫然看着他走到一堆货物去,他回过头来,说搬过来呀。我搬了过去,要到另一个工位那里验货。

货物有21个因为包装问题需要拒收,我说得问一下。手机电量只剩4%,很卡,电话里听不清朋友在说什么,很着急地让他发文字。朋友说寄货的人会打电话联系我。
等了很久,平头的人过来问那个人「一个箱子搞了那么久」,工位的人抱怨说还不是因为他不肯拒收!我没办法,手机没有消息,我只好到前台去签拒收的单子。
我还想问一下Sisci拒收的事情怎么解决,平头的人很急,说他快要下班吃饭了,让我快点签了拒收的单子。我想拍张收货单子的签名。平头的人让我到楼下去拍!我把拒收的单子拿过来签时,口罩里的汗水一下子倾倒出来把单子弄湿了,于是又换了另一张。
我很有很有那种想破口大骂的冲动,4点40分前一定要赶过来,就因为要早点吃饭!
但我不能。
如果被投诉了,连累到的人并不会是我。

走到厂区的大门口,手机震动了一下,提醒30秒后关机,我在匆忙中找了室友的手机号码,跟保安借了支笔记了下来。
Sisci之前说过会来接我,如果没来接的话,等到天黑我就跟路人借下手机,让室友从天河滴滴过来黄埔接我。
接着我一个人坐在路口的一辆共享单车上,抱着一箱装着拒收的货品无所事事地等着。不知道等了多久,最后Sisci的车还是到了。
一上副驾驶,Sisci几乎是怒吼了起来。
你知道吗!我他妈就为了这48块钱!我就只负责运送,装货和卸货根本就不在我的(职责)范围内!她(寄货人)让我11点40分前一定要到!我到了,到了收货人电话一直打不通!好不容易打通了,说他在吃饭!得让我等到1点多!我打了电话跟她说我不行,我还有其他的单要送!我说我放在保安室那里,拍了照发给她!她说不可以,如果放在保安室她就要投诉我货物丢失!还有拼单行为!我当时车上就只放了她那一箱货品!我没办法,我得去把之后的送了!她就举报了!平台上我直接被永久封了号!
因为Sisci正在开车,我试图安抚他冷静下来。

从白云区一路快速过来,车子已经电量不足。在充电站等待充电时,我才知道这本是一件送货、验货、签单就能解决的事情,但因为寄货人没有提前说明验货会是这么一件繁琐的过程,导致事情一步一步往极端上走。
在Sisci给我看的微信聊天记录上,有两句话异常刺眼。「他们那边比较难搞」「你以为钱这么容易赚」。
那隐藏的一个多小时验收过程,又他妈算什么回事?

因为在天河区有货车限行,Sisci就把车停在路边,准备等到晚上8点通行时再上高速。
平台客服这时打了电话过来,问是否协商解决好下午的事情,Sisci再次激动起来,重新说了一遍事情原委,客服说会核查,Sisci问是否有维权的途径,客服说已经把讲述的都记录了下来,会通过相关途径核实。
我不想听这么敷衍的话!你们考虑的永远是顾客!客服再次重申了一遍已经把讲述的都记录了下来,会通过相关途径核实。

上了高速,Sisci的情绪渐渐缓和下来,开始跟我讲起开车的各种注意事项。少开远光灯,不要盯着导航看。
突然间Sisci成了一个教练一样,问我如果右方的车不肯让道又该怎样?那你就只能一直开,到下一路口才能下。
总之,开车最重要的一定要胆大心细!
刚说完,在匝道的转弯口就出现一辆等待红灯的车,如果这时候40速那刹都刹不住了。你还得提防新手司机跟广州的出租车司机。
感觉就像实时教学一样,隔壁相反车道排了一整条长龙,Sisci指责为什么不到前面开阔的路口掉头?现在好了,一群人都在看你怎么在路中心掉头;一辆蓝色的taxi与旁边一辆白色轿车同时变道夹击到我们的前面来。咒骂了一句之后,Sisci还是「佩服」了一下某些出租车司机敢开brt公交专用车道。
论险象环生的交通,Sisci怕的还是在CBD送货的时候,管控很严,稍不留神就会扣分。
他讲起一次在那边的送货的情况,因为没有地方停车,只能到停车场去,那次寄货人有提出加钱让朋友帮忙把货物搬到楼上商场去。一共12箱,不算太重,但一个人搬上去还是太吃力了。
到了商场,想让工作人员帮忙一下,但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工作,都提出各种理由拒绝。到仓库的通道很窄,Sisci第一箱是抛了出去的,后面几箱慢慢推了进去。
商场那边投诉到寄货人那边,寄货人投诉到平台,在监控视频上看到Sisci是抛掷箱子的,要求对箱子的物品进行赔偿。
Sisci当时在开车送货中,晚上打电话给寄货人,没接,他发了很长的一段话过去,想让那边体谅一下。后来寄货人发了一个停车费的转账给Sisci,Sisci又转了回去,寄货人发的最后一句话,是东西没坏。

在车的前头放有一张挪车电话的纸板,在广州基本没有免费停车的地方。
刚开始的每晚凌晨Sisci都能接到需要挪车的电话,有一次停在一间器材店前,半夜要求挪车,Sisci跟器材店的店主商量了下,因为自己很晚回来,早上又很早离开,所以不会影响生意。
商量的结果是给Sisci免了一半的停车费。

吃完晚饭,Sisci把这次71块钱的打车钱转给了我。
“今天算是亏了。”他说。
时间已经快到十点,Sisci要做的最后一件工作,是到快递店把21个拒收的货品快递到付到寄货人那里。
补充:室友的手机开机后收到了寄货人「两个电话打入」的信息。室友jia的朋友Sisci在平台上已经解除了封号。寄货人也已经付了运输费。
室友一些话:
1、货运平台一般不包括装货与卸货,如果有需求,需与司机进行协商,尽管那个理由是「不就是想多要钱吗」。
2、很感谢那位滴滴司机,为了一个陌生人冒了那么大的风险。

3、在不知道后来的事情之前,室友都是以想要摆脱麻烦的心态去对待「寄送包裹」这件事情。他想说:我不是一个好的朋友,真的很抱歉。



事情的最后,总要有个总结。但我又觉得「互相理解、体谅,世界会更好」这类答案又太过肤浅。就像李诚儒所说的,「我只是认为,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
似乎现实里的问题,每个都有答案。但纠纷还是会上演,这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圆圈。
「寄送包裹」这件事情,本质上还是「效率」的问题。你有你的工作效率,我有我的工作效率,在时间为利润的当下,两辆效率的火车撞在了一起。特别是在还有「迷障」的情况下,不可控的因素会更多。
而为这不可控的因素所买单的,可能是一个闯了红灯的人,一个从白云区飞速跨到黄埔区的人。
在工作上,我也很希望能够在5点40分的时候没有再有工作进来,我想早点下班,不想私人时间被占用。我也会因为购物的问题,对客服进行百般刁难。
这不是一个「理解」就能解决的困境。如果我理解了你,又有谁能够来理解我。协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时候会被威胁「我把你爸的车给砸了」,长大后会被威胁「我要让你失去这份工作」。
暴力与歇斯底里,挺有效的,往往能直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但支撑住这个「目的」的,摇摇欲坠,可能会被另一种暴力瓦解。
兜来兜去,还是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
总觉得人与人之间该保持着冷漠为好,彼此与彼此互设壁垒,才能保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全。但隐隐觉得,总有些东西能够去改变什么。
看过一本短篇集,有一篇是《想成为神的巴士司机》。小说里面的司机从不为迟到的人开车门,不论老弱妇孺。
一方面是一个人的微笑与感谢,另一方面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这个司机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有一次司机想起自己曾有个想成为神的梦想:如果最终能成为神,他将慈悲为怀,倾听所有由他创造之人的祈求。
因此,司机为一个患有「迟到十分钟」的人开了门,当那个人赴了一场约会却被放了鸽子之后,他精神涣散,慢吞吞地走到车站,却发现司机不顾一整车人的抱怨在等着他。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那个「迟到十分钟」的人并没有,那个一厢情愿的司机也没有。
「拍一拍」个人gongzhonghao:喝咖啡不能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