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 老街古宅,小桥流水,卤味繁多,流连忘返。
行程概览
18-10-03:潘玉麟糖粥-平江路 18-10-04:苏博-哑巴生煎-五峰园-山塘街 18-10-05:东山景区 18-10-06:锦溪古镇(昆山)
相比南京时而粗旷,时而婉约,苏州显得更加小巧精致。
18-10-03:潘玉麟糖粥-平江路
地铁单程票设计非常人性化,整个地铁路线概览印刷在票面上。

酒店旁都是老街,无意拐入“皮市街”寻觅午饭,不仅餐厅多,路边还有很多商贩卖花鸟卖金鱼,热闹非凡。看到这家餐厅有快餐有面条就进去了,价格平民,大多都是老街里的街坊领居,还有单面,南京最便宜的面也必须得加一份雪菜肉丝或者榨菜肉丝。 来苏州,必须得来一碗苏式盖浇面,选择的是“排骨爆鱼面”,15.5元。大排微甜,熏鱼更甜些,不过有点腥味,面是细面,汤汁很清淡。苏州的大排会裹着生粉先油炸,所以肉质和红烧大排会有些差别。 被橱窗里炒菜吸引,又点了一份快餐,两荤两素12元。菜因为没有保温显得有些凉,肉圆是纯瘦肉,鸡腿油汁很少。蔬菜几乎无配料,酱油几乎看不见,没南京菜那么重口。




出了店外,只见一排长队,凑近一看,原来是准备前往的人气美食:潘玉麟糖粥店。


说是店其实就是个摊子,围观拍照的也多,老爷爷和老奶奶觉得碍事,经常会提醒游客不要在他们周围。据说,出摊完全看心情和天气,一般中午出摊,卖完便收摊。


排队半小时终于靠近了摊位,有三个铁桶,观察了一下:分别是白粥、赤豆糊和小圆子,还有一个大盆里面是桂花酒酿。


配料可以互相选择,老板熟念的帮你盛放在碗里,我选择的是赤豆糊配小圆子,只觉得很甜。小伙伴选择的是酒酿配小圆子,酸甜口感,桂花味扑鼻。所有食材均是纯手工,所有熬制都是用蜂窝煤炉,所以限量,所以小圆子口感特别细腻,个人感觉排队30分钟可接受。

走一公里就到了平江路历史文化街。

老街傍水,船夫穿着统一的服装摇橹撑船,哼着江南小调,不紧不慢。


白墙灰瓦的古宅与运河平行而筑,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灯笼,还有汉服可租借,穿起来和古街十分映衬。精致的旗袍店也穿插在老街之中,服装虽然穿在道具上却显得十分立体,美轮美奂,别有韵味。



充满文创与现代气息的新兴店铺在此也遍地开花,走累了可以在咖啡店休息,肚子饿了也可以在依河而建的酒楼里用餐。这些民居虽被商业化,但是一点也不张扬,犹如一位秀气的小家碧玉,在闺中顾盼。





晚餐仍在酒店旁边的皮市街寻觅,在路口偶遇了这家店。

这家好像二楼是点菜,一楼是小吃便餐。价目表旁一个牌匾写着:环卫工人免费早餐点,就凭这个得先给一个赞。种类齐全,面分为:单浇面、双浇面和炒面,饭分为:盖浇饭和炒饭,还有馄饨和砂锅。

我点了一份红烧鸡肉饭,15元,中规中矩,卤汁偏多。小伙伴点了一份“爆鳝面”,同样15元,鳝鱼用油带面糊炸过,吃起来带有韧劲,甜口没有腥味。


18-10-04:苏州博物馆-哑巴生煎-五峰园-山塘街
起早为了吃酒店旁大名鼎鼎的“哑巴生煎”,发现排队已至门外,因为还有排苏博,作罢。

八点半到苏博门口,排队一眼望不到尽头,走了约800米才进入队列,国庆热门景点真的不能玩。

到达大门已近两个小时,下午排队需要预估好时间,否则等排到大门口,如果快要下班很有可能无法进入。

步入大门,宛如走入徽州。首先看设计,多处运用几何图形元素,错落有致,简洁得体。光线是设计核心,阳光从镂空的原木屋顶照射下来,投影到地面,不同时刻图案各异。





其次看园林设计,有八角水亭、片石假山、直曲小桥、荷花池塘、茂密竹林和像山脉的切片岩层。花园墙壁上“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景观 ,别具一格。




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常设展厅,文物展览都是分一个室一个主题进行展览。最吸引我的还是“玉雕展室”,各个由玉石雕刻而成的物件栩栩如生。特别是“玉山子”,流行于明清,以玉石为载体呈现出立体景观。


出博物馆,旁边的“拙政园”排队更是密密麻麻。

早晨没吃到,中午决定再碰碰运气,到达时已排队至店外桥梁另一侧,估算一下大约60人。店内分两层,装修偏民国风,服务基本靠自己。 肉生煎:来了半份,8元。轻咬一口,表皮酥脆,汁水立刻流入口中,鲜咸中带有点点微甜。肉馅饱满而圆润,吃起来很软糯,夹杂着葱花变得更有风味。 素生煎:来了一份,9元,青菜豆腐馅。 牛肉粉丝汤:10元,咖喱味很浓郁,汤汁香甜,用的是山芋粉丝。



去“五峰园“途中,路过”桃花坞大街“,小路不宽边上都是低矮民房。不同于平江路热闹繁华、人满为患。桃花坞内的街道巷弄,就是居民生活最原始的面貌。 喜欢木刻可以去民俗馆,喜欢文创可以去创业园。



从“桃花坞大街”走到“五峰园“只需几分钟,景点很小众藏得也够隐秘,游客稀少,完美躲避国庆档人山人海。园内,因有五座别致的太湖石峰而得名,此园虽不大,但却包含了苏州园林所有经典要素。 本地市民都在“五峰山房”内外喝茶聊天,惬意无比。



继续往西,路过“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曾是苏州经济中心。陆上车马,水上船只,大都在阊门停留,一切货物都在阊门运转、聚散。


进“山塘街”之前,途径这家卤菜店,生意超好,种类繁多,根本看不过来。第一次看到正正方方一大块肉,好像叫焖肉?一看招牌,光绪12年,百年老店,而且明码标价。 酱鸭、糟鹅和香酥鸡买的人很多,想了一会,还是决定买点卤鸡爪解解馋,毕竟吃起来也方便。50元一公斤,称了四个约12元。 一口下去,油香四溢,鲜咸肥美,回味带点辣。肉掌丰厚,越嚼越香,根本停不下来。如果南京家门口有,估计我每周都得来一口。



“山塘街”是当天最后一站景点,如同平江路,河流成为灵魂枢纽,不同的是这里更能捕捉到很多生活痕迹。 从入口到“新民桥”,这半段虽繁华,但和许多商业街一样大同小异。


穿过此桥,虽然变得杂乱无章,落魄萧条,但却是精华所在。家家户户前门都是老街店面,后门庭院则紧邻水街,甚至有小阶梯延伸至水中,让居民便于取水或上下船只。 踏着青石板路,时间在这里变得很慢,烟火气息浓厚。各式各样的小店,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人群:有的遛着爱犬,有的唠嗑家常,有的河边洗衣。




往山塘街地铁站途中,被一面墙上面贴画所吸引,凑近一看是狗狗各种状态所对应的表情,贴画下面还有宠物便纸箱。

在南京“徐州羊肉汤”很常见,而且只有在冬天才开,而苏州遍地都是“藏书羊肉店”,所以选择这种美食作为当天晚餐。来到这家店里,看到很多市民都选择了羊肉锅,羊肉本身就是熟的,吃的时候在锅里再烫一下。 我们一人选择一份“羊肉汤”,20元一碗,用勺子从下往上捞了一下,发现里面很多羊肉片。肉质很嫩但不烂,吃起来淡淡的膻味,汤汁鲜美带些甜味,羊肉还可以蘸着佐料(葱、蒜、醋、辣酱等)吃。



18-10-05:苏州·东山景区
早餐我最爱莫过于有粥有包子,旅途中早饭能吃饱,瞬间也可以变得元气满满。这家店有各种汤汤水水,还有各式包子。韭菜馅的蒸饺很少见,一般常见于煎包或者水饺,这家韭菜味道浓郁。肉包很一般,里面一团肉没有什么卤汁。

乘坐62路去“东山半岛”,大约需要1.5小时,在“东山首末站”下车。

下了公交,走路300米就到了这家客栈,在一条闹中取静的小街里,国庆节银杏树叶子还没有枯黄,所以看不到满地落叶犹如地毯这等美景。没到12点,老板也给我们提前办理了入住,并且大概讲解了一下东山半岛景点及玩法路线。 国庆节180元一晚,这个价格相当实惠,之前入住的锦江却翻了两倍。中式装修,没有电梯,可以开发票。订得标间,房间宽敞,空调方向对着人稍显不合理,有一次性剃须刀这点很人性化。淋浴区域同样很宽阔,里面摆放洗澡用品的架子也很大,因为使用的是热水器,所以热水有限。


中饭选择了客栈旁“紫金路”这家小店,有面有快餐,价格都很低廉,盒饭三荤三素才10元。我选择的是三鲜面,10元,配菜和南京这边小煮面有些区别,居然还有对虾。小伙伴选择的是虾仁面,15元,浇头现炒,一颗颗小虾仁似繁星,吃起来鲜嫩且弹牙。


从镇中心到太湖边有3公里,坐公交来到莫厘峰旁的“白马庙“,一下车就看到很多摊子卖各种水果。

印象中从小到大都是高速路过远望,而没有亲临太湖,这次则选择徒步“岱心湾大桥”近距离感受它的柔美。大桥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宝带镶嵌在翡翠之中,太湖水天一色,更像是大海。可惜天公不作美,风大浪大,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另一面则是青山和错落的民宿,还有很多蟹塘和蟹贩子。







在东山半岛唯一的一晚,没有选择人气酒楼,而是选择了客栈旁这家酒楼。进门没人招待,一楼大厅基本都是大圆桌,晚上就我们一桌客人,楼上包间好像有一两桌,奇葩服务员居然不给拍照。 清蒸白鱼:48元,肉质洁白入口即化,不过越吃越咸,无腥味。 河虾:15元/两,称了三两。炸得酥脆,头部有黄,选择酱爆但味道很清淡。 螺蛳:28元,辣椒酱豆瓣酱野山椒混在一起爆炒,肉回味带甜。 外带了一份羊羔肉,苏州特产,肉质细腻,几乎没有膻味,咸味适中。



18-10-06:锦溪古镇
在“东山首末站”旁“刘苑饭店”吃早饭,菜包里面还放了韭菜,神搭配。

从东山岛去“锦溪古镇”是费时又费力, 9:30出发-<520路>-12:15苏州客运北站-<大巴>-13:30周庄客运站-<133路>-14:00锦溪古镇,途径周庄。



古镇那晚我们选择了这家民宿,有两间位于“普庆桥”左边,我们入住的在桥右边“下塘街“一个小巷里,老板亲自带路。位置闹中取静,门口有很多花花草草,我们入住的左边这间“晨风”,右边这间是套房,分楼上下。 房间为长条形,前面为榻榻米休闲区,中间为休息区,后面为洗漱区。房间是无烟房,满意之处枕头是乳胶枕,通往卫生间的过道在墙角装上了夜灯。贴心之处不仅有蚊香,还有电蚊拍,给女生还备了卫生棉。缺点就是卫生间下水道很臭,通风得一直开着。




古镇最适合拍照的莫过于超长景观廊桥,独立于“五保湖”,远远就可以看见。亭子位于廊桥三分之一处,古典的飞檐造型,水鸟扑棱,周围则是被荷花包围。廊桥似镂空屏风,漏着光影,透着风情,远观如一副水墨画。



即使是国庆节,这里都没有游人如织,名气不大,非常低调。小镇四面环水,除了有烟波浩荡宽阔湖景,更有宁静婉约的小桥流水,或是那些窄仄无人的过道。锦溪只是弹丸之地,没有夜店酒吧,处处透露着人文气息,绝对是心灵小憩的好地方。



界浦河左边是“上塘街”,几乎所有店铺和博物馆都集于此街。小吃以袜底酥和熏青豆为主,前者咸中带甜酥香可口,后者口感鲜咸,非常适合下酒或者当作休闲零食。 民宅和山塘街一样,每家后门都有阶梯通至河边。每一段就有一座石桥横卧在河水之上,站在桥上看着拱顶小舟来来往往。




下塘街有一排长廊饭店,非常适合吃饭喝酒聊天,夜晚华灯初上,微风习习,小镇更显得宁静安详。三个菜,一百多元,配着黄酒,不知不觉就待了两个小时。香干马兰头,吃起来很清甜。乡村烧鸡,甜而不腻。椒盐旁皮鱼,香而不咸。






18-10-07:返程
睡到自然醒,然后在民宿旁这家奥灶面吃了早餐,点了荠菜馄饨和雪菜肉丝面。大馄饨馅料不够饱满,荠菜味道不太浓郁,配料还有青菜、葱花、榨菜和肉末。面条选择失误,没有选择经典的招牌奥灶和万三面,感觉奥灶面和过桥米线有点相像,浇头配料和面条是分开盛放的。


吃完回房拿行李退房,然后坐公交至昆山南站坐高铁回南京,旁边有一个商业Mall可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