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现在的处境很像烂尾楼
因为疫情的缘故,我在家已经待了6个月了,也无所事事6个月了,但这段时间想了很多,在家没人和我深入地聊天,憋的思想都出来了,所以我想写一写我最近想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们90后现在面对的实际困难和心理上的困境其实是一种时代快速更替下所出现的结构性困境,我们现在的处境更像是一些烂尾楼的处境,拆旧房子的时候没有不舍反而满怀期待,期待着住进新楼房里的美好生活,可土地上的旧房子被拆了,新盖好的楼房却只有水泥框架荒废在那,根本住不进去,只能无奈的站在马路上徘徊。小时候我们满怀希望的盼着未来,可长大后发展我们既回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 伴随我们成长的这20多年,也是国家城市化高速发展的20年,我们看着随处可见的“拆”字长大,也看着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断出现,房子的坍塌与重建是时代的缩影。可我更想关注的是处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情感的坍塌与重建,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它们不重要,但现在时代的没那么快了,我们能不能去看一下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真的像主旋律说的那样美好吗?可我想到这些为什么心里这么痛。我想刨开自己的经历袒露给大家,我的经历是所有90后的一个缩影。90后在父母以”爱和孝”之名的控制下,很难纯粹为自己而活,很难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没有诗和远方。 我希望大家能认真的看一看,我期望父母能理解我,更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怀有同理心的人去理解我们一下。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90后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幸福,我们心里有太多的无奈和绝望了,我们表达的那种丧其实不是矫情,真的是一种面对生活很深的绝望。 并且我更担心的是在技术变革时期我们会变成消失的一代,像日本韩国曾有过的那样,因为我们处在上一个时代的末尾已经得不到任何资源了,我们又不是新的时代的原住民。 五四青年节时,我看到B站发的给后浪的祝福视频,特别像酒桌上中年人喝了一轮酒后,又站起来挺着啤酒肚一只手插着腰一只手举着酒杯慷慨激昂对年轻人说的话,我真的很讨厌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场面话,还配上那么崇高的配乐,在我心里那段文案应该改成这样, 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 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侥幸。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枷锁;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尽情压榨你们的价值; 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都是因为空虚。 很多人,从小你们就被迫学习家长没有机会学习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为什么活着,什么时候能长大。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你们只凭仅存的爱好, 才能让自己不至于那么孤独有生活下去的动力,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混吃等死的生活 你所厌恶的就是你的生活,你们不幸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是时代更不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我看着你们,满怀恐惧。 因你们的专业态度恐惧,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变成世界的; 你们却要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勉强糊口的饭碗, 向你们的自卑致敬。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 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向你们的大气羞愧,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更年轻的身体,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 不只是我们在如何教你们生活, 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正直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愧疚;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 就不再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而是忧伤迷茫深度丧 是心里有伤,眼里有泪。 你们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反正也活不成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 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片静止的死海。 对我而言,过去在我的心里都已经坍塌了,我站在一片废墟之上,努力寻找新的重建方式。如果说2020年后会迎来一个新的世界,那么我一定会快步奔向那个地方,因为对我来说2000-2020的世界能够留恋的很少,我觉得这个世界里除了些许美好大部分都很糟糕。 所以我想通过我的文章去质疑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就是错的,我摊开来讲,我去分析这些事情在当下逻辑上的问题,希望有相同经历的朋友面度这些时不要回避也不要压抑,一起去质疑这些事情逻辑上的荒唐和在我们这一代执行上的艰难,我们一起去抗争一下,只有突破这些我们才能真正重建属于自己的人生和世界,我希望我们能一起探索出一些新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出来。 如果大家对我写的东西感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坍塌与重建”,我会写一系列与90后精神世界的坍塌与重建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