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别的会谈

来军校做心理咨询是第二天了,第一天谈了5个孩子,这次全天是4个。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已经在军校训练7个月的15岁男孩,利用周末回到家后,四天没见父母,外出和其他同学在一起,夜不归宿,说好的度过周六日两天返回军校,再进行四天训练就举行结业典礼正式可以回家了;没想到,孩子回去后和父母格格不入,一连十九天不和父母沟通,没钱才和妈说,要了钱就不见人,父母很焦虑,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我今天下午见了这个孩子,给我的印象挺好,个子修长,宽瘦的脸上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显得比较斯文,不像是不通情理,铁石心肠的孩子。
他说,我妈对我很好,就是有时要求我比较多,我喜欢和我妈沟通,爱好当运动员和打篮球,我妈不让,怕我影响学习;我爸抽烟,很少沟通。
他的话语不多,显然不想提起父母,总是在我的引导问话中回答,很少笑,看上去很不开心的样子。
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父母的问题,出在沟通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问题是不会沟通;没有一个孩子不想爱父母,问题是想接近却被“火”灼伤。
我见了他的父母,妈这边说话很激动,挺直了腰,急切的讲述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爸呢,是个严肃的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从见面到离开,一直没有笑容,忧心忡忡的样子,我告诉他们一些熟知的家庭教育知识,爸妈连连点头,家里有温暖,尊重,赞美和夸奖,孩子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他们说很少夸孩子,大都教条,谈学习等,确实意识到自己错了,说自己要学习做好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回到家庭的怀抱。
他们一家三口见了面,我主持了这次难得的相逢,气氛刚开始很安静,大家都不说话,说到父母双方给孩子讲讲心里话,让妈先说的时候,妈妈忍不住哭了,眼泪刷刷下淌,妈要伸手抚摸孩子的手,被孩子挡开了,屋子外面孩子们在喊操,声音很大,但是妈妈仍然没有停下来,一直不停哭着的解释着,我在旁边听得断断续续,不忍心打断妈的话,我意识到,这个母亲心里有太多的话想给儿子说,八个多月了,太久没有痛快淋漓的说出来自己的想法,就顺其自然吧。
儿子默默的听着,微微的点头,眼睛还是不看妈妈的眼睛,表情比较冷漠。
该爸爸说了,儿子说,我不听,爸爸很尬尴,表情很不自然,一直翘着二郎腿,一副不在乎的样子,爸爸的身体语言还是不诚恳,老子就是老子,嘴上认错,心里不服,态度固执。
离开的时候,我站起来说,妈妈抱抱儿子或者握握手吧,此时,妈妈很快站起身来立刻抱住儿子,把头贴在孩子胸前,笑着喃喃说,妈妈在家等着你,我会好好学习,学做一个好妈妈的。
爸爸这边,不让抱也没有握手。
人人都说,亲情血浓于水,这种浓,这种亲,不是凭空而来,不是父母生了孩子,孩子就是一辈子和你是相亲相爱的,看了太多的亲情如陌路,很痛心!
孩子的心从来就很暖,希望父母不要去冰冻他们,不要去尝试,因为双方都伤不起,这种代价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