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妥协
没去公司,窝在秘密花园里对合同做最后的修改和妥协,准备茶具,点了根雪茄,再点了根熏香,让雪茄的世俗和沉香的超脱混杂一起,this is life,大清早。
上海的龙华寺15日开放了,看了新闻,然后在小程序里预约了下周二下午的礼佛。以前常去的静安寺龙华寺终于开了龙华寺,松了口气,久不去磕头感觉内心好像缺了某一块,类似缺心眼。我很平静的注册,把自己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填进去,让自己的微信号与小程序关联。不带任何不屑和抗拒的。许多人会奇怪,在微信里不是经常有这种授权关联填写身份信息的事情吗,为什么要有这种负面的情绪掺杂在里面?
是的,别人奇怪的,是我所憎恨的;习以为常的,是我所不肯妥协的。就当是矫情。
去机场,检票的人会要看健康码,我会毫不妥协的问你有什么权利看我的健康码,你是防疫人员吗,你有公权机关的授权吗?去外地坐地铁,要扫当地的一个防疫码,我会问我有健康码为什么还要扫这个,你这个二维码是什么地方来的,我交付的信息你们到谁的系统里,是腾讯还是政府?我会问既然GWY已经要求全国相互认可健康码,那我为什么还要扫你的,是你们权利大还是中央的权利大?到酒店入住要扫酒店的二维码,我又会问你们城市的健康码和行程卡我都有,为什么还要扫你们酒店的?去景点安检要翻包,我会大声制止,公权机关已经明令禁止翻包,景区又有什么权利翻包?
这些都是小事,因为在防疫的大前提下一切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都被合法化,人为的合法而非法律的合法。你要么顺从要么对方无言以对最后妥协让你过去。这只是一种基于这个现实社会里无伤大雅的相互妥协,无数人都低头了,我又要去做那个无聊的堂吉诃德做什么?!
有些事情,你既然无能为力,躲不开逃不掉,你就只能接受。我在慢慢的改变习惯,不快,但我已经踏出了那一步,有一次就会慢慢习惯。只是当你发现个人要命的妥协是改变习惯和准则,触碰到的,可能是价值观的改变。
最近在谈一份合同,我的习惯是在签订合同前尽力的谈判,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都理出来,根据经验和流程找出解决办法,然后和对方一一说清楚风险与风险的解决和妥协。这样的谈判会很累,但后面的执行就不太容易出大问题,甲方可以很舒服的做甲方,乙方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找出多余利润来做为望外之喜。偏偏还有一种合同谈判是签订的只是商务合同,在执行中甲方乙方随遇而安,或改变kpi以从中勾兑,或改变需求让对方疲以奔命。遗憾的是这次的甲方选择了只谈商务条款,做了再说,然后再根据你会不会做人来勾兑一些事情。我坚持了一周半,昨天妥协了。与别人较真就像和全世界作对和钱作对一样,旁观者们会说:你较真这个干嘛,做了再说,你真傻。
我真的不是在较真,我也知道钱是好东西,我只是想不断保持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而已,矫情点,我想活的轻松点安静点,我不想过于喧嚣。嘻嘻哈哈做生意,谁又不会?总觉得那样或许更累,为什么不再一开始就讲清楚呢,暧昧,也许有也许没有,在南宋王朝里的一个故事汇成3个字:莫须有。
我顺从别人的要求,我改,我不再活在自己的 世界里,我只是烟火众生的一个,自认为的清新脱俗跟一根野草一样,以为沾染了点露珠就自认为晶莹剔透。我不再不屑不再孤傲不再自矜,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觉得这种改变是因为疫情的关系,而要做为新的人生的一部分。就像歌唱里说的: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荣华是你,心底温柔是你,目光所致,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