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数字化时代的主题阅读?
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地践行主题阅读,今天我们上线了#新阅读书会# ,这个读书会的定位是实践大家主题阅读+高效演讲+课程开发+数字化阅读的能力。
所以今天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启程去享受阅读的快乐,我打算好好写一下如何进行数字化的主题阅读?
1. 确定学习主题,找到3内驱力
我们第一期定的学习主题是如何欣赏和赞美他人,主要是因为之前的3段经历,我挺想好好地研究一下这个主题。
第一个原因是,之前和阳哥在亲爱的Buddy(活动反馈链接:反馈链接)这个亲密关系同修会时,伙伴们问了我们好多如何赞美伴侣的问题。买个时候,虽然我们也跟大家分享了一些,但是我总感觉不够。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说,得好好研究一下如何赞美伴侣的功课。
第二个原因是,这段时间我给企业端的一些客户提供比较系统的线上社群成交力的培训和咨询,于是又给新阅社群里的一些小伙伴提供相信的培训。在梳理整个经验体系的时候,我发现了赞美和欣赏他人的商业价值。所以更加想系统和深度地去研究一下这个功课。
第三个原因是,我真的非常受益于赞美他人这件事,所以在想有没有系统的细节的方法论来让自己和周围的小伙伴更加受益。
明确和探索自己的学习动力,这个会为我们后面持续学习找到源源不断地内驱力。
2. 准备丰富且多样化的书单,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确定完要学习的主题后,大家可以打开自己常用的阅读软件,然后搜索关键词,例如“赞美”,“欣赏”,“人际关系”,“沟通”等等。
然后收集20+以上的书。为什么要这么多呢!因为没有量的积累,其实对于理解一个主题是不够的。(赞美力书单链接:书单)
并且要刻意选择不同身份,不同文化,不同国家背景的作者,这样才能让自己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更广泛和深刻理解。
我通常会刻意根据一个主题,会选择相关的男女老少经典畅销等不同作者创作的书籍。后来我发现这么做有一个更深远的意义,我们会在文化碰撞和冲突中形成更强的思辨能力以及对本质规律的鉴别能力。因为多样化带来差异化,差异化带来敏锐度。这样我们会对长期永恒不变的本质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不同身份,文化,性别和国家背景的作者,都总结出关于赞美的本质规矩是:真诚。但真诚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作者带着我们看到更大的范本。
多样化+大量的阅读同类型主题书单,会让我们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有更加丰富的理解,此时我们的格局也会被渐渐打开。
这个时候,我就想阅读的另一个价值了!因为我们书本读的杂而广,其实我们被潜移默化打开了格局和想象。
3. 高效阅读+竖屏阅读
现在我们开始看书了,此时建议可以把手机阅读器设置成“上下滚动”模式,因为我发现这个模式真的更适合手机阅读app,刷书的速度更快,节奏更稳。
然后我们确定相关的主题章节,应用跟#高效阅读实践营# 里跟大家分享的一样技巧,设定一个25mins的番茄钟,结合指腹阅读法开始阅读,同时记住我们的学习目标“如何赞美和欣赏他人”。这个时候大家就会看到很多的干货,很多的答案。
比如今天我们《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我们通过搜索功能,确定了第4章节是有关“赞美”他们的内容,于是我们就启动高效阅读的能力,找到了4个对我非常有帮助的内容,分别是:不同类型的人如何更好地夸到重点,爱情保鲜的6盒方法,倾听的12个原则,夸老公的9个场景等等。这些内容,未来就将成为我们课程设计的素材。
4. 阅读后,输出至少1个收获+1个行动+1个赞美。
阅读完没有输出,会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暴露出我们可能经常热闹在开头,马虎在结尾。为了培养自己有始有终的做事习惯,平时最好在阅读完后,也能有一个“收尾思维”。
在这里我非常鼓励大家,一定要带着一个思维去阅读和学习:我阅读完后的1个收获是什么?!
一定要给自己定下这个目标。
如何学以致用“欣赏和赞美他人”的能力?其实我哦的在阅读的过程里,已经就在做这个练习了。书本=人,让自己刻意找到一个学习收获,未来这个思维习惯就会影响到我们跟人相处。我们也很容易在沟通的过程里,让自己联想到“我跟 TA的这个沟通里,我能有什么样的人1个收获呢”?
这也是,为什么我鼓励听完导读的小伙伴,一定要写一下1个收获+1个行动+1个赞美,这里的赞美是指在自己人际关系里的人。
同样的我自己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就把4个干货放进了这个阶段结束后的直播课里,它成了我课程的素材一部分。(素材链接:素材库)
大家的结营时的直播分享,也将根据这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提炼出自己的课程大纲和内容,让知识为我所用。这也将实现我们课程开发的学习目标。
万物皆可阅读,愿大家在主题阅读的学习里,解锁自己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