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的死马当活马医----勃朗宁3-外观
关于外观:
章#1“等男人走后,顾轻舟从被褥里伸出了手。 她掌心多了把枪,最新式的勃朗宁。”
章#1“顾轻舟失去了制服他的先机,却同时摸到了他裤子口袋里的手枪。”------
章#112岳城临海,仲夏的夜风细薄微凉,带着荼蘼的清香,徐徐送入庭院。
她从旗袍底下,掏出一个巾帕。巾帕里鼓鼓的,像是藏了个什么小玩偶。她打开巾帕,众人伸头望过来,但见水晶灯下,顾轻舟手里托出了一把枪——通体乌金的小手枪.
章#122她特意给赵太太看的。“于是,赵老爷和赵太太就很清楚看到了她包里的手枪。”
“顾轻舟包里带着一把精致的勃朗宁,”
章#183而后,她将相机一收,从口袋里掏出勃朗宁手枪。
章#184顾轻舟让顾绍先从阳台上回去,她手里的枪上膛,慢腾腾开了门。
章#185“你当年是怎么害死我母亲的?”顾轻舟转身,趿着拖鞋坐在椅子上,手里的勃朗宁手枪稳稳的,她声音清冽。
章#213“啊,手枪!”顾轻舟的手袋放在椅子上,被颜家大少爷的长子玩闹着打落,勃朗宁滚了出来
章#276顾轻舟从手袋里掏出枪,放在桌面上。
章#316“顾轻舟纤瘦嫩白的掌心,落了一把勃朗宁。”
章#330已经是十月了,岳城开始降温,顾轻舟穿着一件貂皮大衣,比旁人更加怕冷。貂皮如墨圈般的纹路,在她身上一圈圈的荡开。
心头一缩,她担心进来的人是司行霈,眸光顿时凝聚了寒霜,口袋里的勃朗宁掏了出来。
章#346“不是,我想到了我的女人。”司行霈淡淡笑道,“我教她射击的时候,她的手比你稳多了。”
程艋是程督军的长子,身体很虚弱苍白,端起小手枪都摇摇欲坠,实在不像是个军人。
就连顾轻舟都能稳稳握住的勃朗宁,程艋用起来却整条胳膊都在发抖。
章#346司行霈的身体已经恢复了**成,他原本就比平常人更容易复原。军医建议他多晒晒日头,别总是闷在房间里,故而程艋邀请他来看看新枪的时候,他就起来了。
章#677顾轻舟却从袖底,掏出了一把勃朗宁。
这把勃朗宁曾藏在司行霈的裤子口袋里,顾轻舟的包里,手袋里,貂皮大衣口袋里,校服口袋里,夏日的旗袍里,落在顾轻舟的掌心里。 赵老爷和赵太太从外往顾轻舟的手袋里看,能清楚看到这把勃朗宁而且看清楚了样式。 我认为这个给手袋不能太大太深,袋口也要比较广。 而顾轻舟衣服的口袋也不会太大, 容一把fullsize的手枪是难的。 赵老爷看到的是精致的小手枪,程艋的同款勃朗宁也描述为小手枪,都说明不是fullsize。顾轻舟曾经放在夏日穿的旗袍底下, 还有一次放在旗袍的袖子里, 说明这把枪真的很小。
从这点来说,最符合描述的是FNM1906/柯尔特1908袖珍,其次是FN M1910,也说的过去。 柯尔特M1911是把fullsize的枪,可以排除了。柯尔特M1908算小型民/警用枪,FN M1922属小型军用自卫手枪,但比口袋这种概念还是大了一点。
能让司行霈没察觉地从他裤袋里掏出来,能从顾轻舟的手袋里滚出来,除了这枪就不能太大了把这些袋子给撑住了,外观不能有太多的突出及易钩刮的设计,否则容易卡住钩住布料。除了科尔特1908,柯尔特M1911和FNM1922有准星和照门的突出设计, 其他候选型号都能满足这个条件。
赵老爷非军政或江湖人士,跟军需部次长吃饭见过一次就记住了,外观应该很有特点。结合赵氏夫妇从顾轻舟的手袋外就认出了这把枪,外观接近的改进版的可能性就低了。
从外观上来说,FN M1906/柯尔特1908袖珍系列和FN M1910,还有FNM1922的外观,无论造型还是体量,识别性都是很高的。然而袖珍系列中版本与版本之间的区别,要仔细留意地看才能分辨。像在饭桌上,显摆给你观赏,兴许还会口头提点新版的特色;但从外看别人手袋里的东西,就不可能给你摆好角度指出细处了。如是说来这把枪应是该系列中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版本。
倘若FN1906/柯尔特1908系列之前从未有过一版登录中华,直接一来就是18版的,甚至FN1906第三版,这都说得过去。列事实:上海公安博物馆展示的孙中山先生当年防身用的FNM1906是第三版,交枪给萧先生的时间在1916年;另一把展示的FN M1906也是第三版,年代显示为“20世纪初期”。北京的轻武器博物馆里展示了一把金色的FN M1906,为第一版。那假设这段时间(1906-1917年)进入中华的FNM1906并不多…..(我做了一个又一个假设,希望给它掰过去。没办法,这段历史的资料太模糊了,如果以后再找到些事实作证,我会再继续列举出来补充,咱们掰也往事实上掰,历史嘛,不就是七分猜,哈哈哈……)。
又假设赵老爷对这个版本问题并不是很通透,在军需部次长的饭宴上看到的其实是个早期版本,就已经很稀有昂贵,而司行霈弄到的这是一个更新的版本(掰完历史掰小说了我)。
再说FNM1910,其实在这里它有着和袖珍系列相似的尴尬,它的发行时间过于久远,让人觉得惊艳而记住的话需要掰一下,同样存在一点版本问题。
如此在外观上插入了年代版本的条件后,FNM1922,居然又是最符合的。
顾轻舟一介女流(虽说相对普通女子有点身手)手总能稳稳地端着,这枪相对是比较轻的,不然你让她端个desert eagle试试。除了柯尔特M1911,其他枪款空枪重不超过700克,袖珍系列甚至低达350-370克。
至于通体乌金,这个信息意义不大,各型号都能做成酱汁。
我第一次通读小说的时候,其实脑补了一把迷你左轮,以“女子”,“民用”两点需求来说再适合不过了。但查了发现百科里没有显示勃朗宁设计过转轮,倒是看轻武器博物馆有陈列一把柯尔特-勃朗宁袖珍转轮。但小说中描述要上膛,于是排除了转轮。
FN M1906和柯尔特1908袖珍,体量小重量轻,比iPhone8还小,放在手袋里口袋里都绰绰有余,甚至绑在大腿间都没问题(还见过有帮再胸前的),安全性高,木有击锤,照准槽设计,外观比较平滑,很符合小说中的描述。按360百科的说法,“体积就比一包烟大一点,当时很受上流社会淑女青睐。”。奈何进入中华的年代和版本不清晰。
FN M1910虽然比FN1906/M1908袖珍稍大一点,但依然是pocket size和防钩刮设计,并且采用了复进簧中置设计,枪身算得上轻便秀气。但离1923年确实有点久远。对于初登录中华这个概念上也是有点偏离。
而M1922作为军官自卫用枪size对顾轻舟来说有点大,做了照门和准星突出的设计,偏离了pocket的概念,且外观与FNM1910相似,几点下来其实应该排除了,但我这里保留做了备选,除了因为出版时间贴近小说,还有一个原因留在下面篇章里说。
于是到此候选佳丽是:FN M1906和柯尔特1908袖珍18版,FN M1910。 FN M1922备选。
勃朗宁2: 《少帅》的死马当活马医----勃朗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