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创建文明城区有感
(声明:本人文笔一般,作为体制内最底层渺小的工作人员就是想吐槽一下这个事情,欢迎探讨,不喜勿喷!)
记忆里的黄埔区创城工作是从2017年正式开始的,这其实是新的一轮开始。早在之前功亏一篑就是大家熟知的那场外滩悲剧。
2017年黄浦区争创文明城区提名,马路上无数志愿者身影,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上门发宣传品,劝阻楼道内不能堆物。最后在街道领导下,市容、城管、居委、物业等多部门配合下,黄浦区创建文明城区提名成功。
接下来可怕的噩梦也开始了,当提名成功后,意味着未来三年每年都要接受全国文明办的大小检查和测评。马路上巡逻捡垃圾是日常工作,楼道里让居民不能堆物品,过分到甚至鞋柜、童车也不能放。除了应付街道、区、市、第三方各种检查外,还要做问卷。最可笑的是问卷还有模拟卷,给居民提前做,难道真当居民们都是小学生,真是把应试教育的传统应用的恰到好处!这些问卷的答案都必须是非常好,注意一定是"非常好",而不是”好",好多居民根本不愿意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填。
到了2020年问卷这个问题终于有所改进,作假是没有了,让大家如实填写,然而意义何在呢,提的建议有多少能够得到解决。回到最近一个月,早上7点到晚上5点,马路志愿者不间断,就是捡垃圾和劝阻不文明行为,说到底还是应付检查,某些居民区听到检查人员来了仿佛迎接亲爹一般,倾巢出动。然而检查人员可能只是车上路过,又或者他们只是下班回家罢了。
无论酷暑还是暴雨,马路上的蓝马甲从未间断,然而上头永远不知志愿者的苦,试问这种天气你们检查人员真的也会出来吗?还是待在办公室吹着空调通过远程看着这些劳动者再尖酸刻薄的继续找出一些需要整改的问题。说到这个,有一个真事,一个检查人员对志愿者们说我一定要拍到一点问题,因为我说没问题,领导就会质疑,我就会挨批评。然后就是死循环每次都有问题,永远都不会让上面满意,真是天大的笑话!
创城远远没有结束,黄浦区老城厢小区多,出了名的环境脏乱差,老爷叔们普遍素质又不高,烟头乱丢,随地吐痰,乱穿马路,外卖和快递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这样的情况下目前听说是全市评审中的倒数第三名,可以说成功希望渺茫。那么靠所谓检查志愿者是否在岗位上就能体现文明城区的文明吗?文明难道不是靠提升居民个人素质,又或者从小课本中的教育,家长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追其本质,我认为目前黄浦区创建的文明城区毫无实际意义,就算是侥幸成功了,也只不过是上头的一笔政绩罢了。
说归说,做归做,等你能翘尾巴的时候再蹦出来。表象是翘尾巴了,隐藏的是头还被摁在沙地里抬不起来。最终蓝马甲们还是要继续捡垃圾,迎亲爹。领导画着饼,谈着理想,然而底层只不过是为了生活,为了那点微薄的工资糊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