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回忆录
闹钟没有响,Andy噌地一下从床上弹起来,“睡过了”,Andy心里想,随手摸出手机,显示10点半,“我操,迟到了”,不对,为何这么安静,原来是PM。Andy不太确认地看了下日期,确实是7月13号,一切才过去不到3小时。
Andy长吁一口气,走到窗前,拉开窗帘。夜很静,凄迷细雨,没有一丝风。这个闹市坐落在城市最繁华地段,旁边就是总统府,按理说,这个点酒吧一条街应该是最热闹的。酒吧一条街以前是文化一条街,后来市规划部门觉得文化一条街人气不行,导致总统府周边阴气太重,就将文化一条街改成了酒吧街,赶了个古都的时髦。Andy却不这么想,“去他妈的,一个鬼府,一个鬼混”,便从没去过。酒吧街今天很冷清,虽说是7月天,却有一丝隆冬的寒意,Andy关了空调。
三个小时前,Andy刚结束完和朋友们的吹水大战,最后莫名其妙地睡着了,可能是太累了,也难得6点多下了班。这对于一个常年流窜各项目的程序员来说,今天活得有些不真实。“去他妈的,真贱”,Andy忍不住笑了。顺势想从裤兜摸一根烟,却突然想起自己根本就不抽烟,“真见鬼了”,Andy把自己搞得哭笑不得。他从不抽烟,项目上抽烟的人多,压力大了来一根,精神乏了来一根,要谈个事,楼下相约来一根。抽烟渐渐地变成了一种社交,很潇洒,Andy很想潇洒,但他却讨厌烟臭味。有一年去理发,那是还不兴戴口罩,洗头的小哥热情地向And推销这洗头套餐,一股难闻的烟臭味从小哥嘴里直扑Andy敏锐的嗅觉神经,Andy顿时不爽,向老板投诉,老板换了个美女来伺候才消停。Andy一般不这样,他是个善良且腼腆的人,但那一次他却情绪很激动。从此以后,Andy对自己所从事的服务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Andy望着窗外,想给老婆来个视频,但一想老婆忙了一天,估计早已陪娃睡了,便只好作罢。此刻的Andy有些清醒,但清醒让他多了一丝孤独。按理说,Andy属于一个简单快乐的人,他朋友很多,很多人都和他聊得来,Andy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敞亮且善良。但此刻,Andy却谁也不想打扰,他要独享这份孤独。Andy穿上外套,打算出去走走。
Andy是个搞IT的人,但Andy觉得当初选择这个行业却是生活所迫。高中的时候,Andy觉得自己很有文艺气息的内涵,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学钢琴,他觉得弹钢琴很牛叉,台上一琴一人,孤独的美,如同醇厚的酒,在剧院流淌。但同学的姐夫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Andy的手指太粗,手掌太厚,不适合需要手指灵巧的专业,他觉得Andy应该去学计算机,敲键盘有劲.....,“他妈的,成年人就是现实,不得不服”,Andy竟然欣然地接受了这位外科医生的建议,去了一所理工大学。哎,成年人的浪漫和梦想,都被生活磨成了什么样,连未成年人都不放过。
文艺的细胞是根深蒂固的,Andy努力地学习,却没能取到最牛叉的互联网公司,进入一家传统制造企业,开始了职业生涯和传统信息化建设的缠斗。从甲方,干到乙方,从乙方干到独立顾问;从学徒干到工程师,从工程师干到项目经理,从经理干到管理者,又从管理者干回资深工程师。Andy全方位感受着这个行业对他的“爱”,Andy却对每个项目,每个团队付出了青春和真爱。行业5年就算得上资深的话,Andy已然是行业老鸟了。
每个中学时期作文被语文老师表扬过的学生,都有一个作家梦,继钢琴梦被现实抽打后,Andy的文艺细胞像病毒一样暗暗滋生着。他爱上了看书,时不时在朋友圈发几句无病呻吟,拙劣的文笔,向圈子证明着,这个文艺青年还没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