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古希腊启动仪式
由于将死之时总会后悔,如果不能确认那后悔是倾尽全力的,那么人生不能说是没有遗憾的。
“我已哀不成声,
但我又想鼓足勇气,
绝不在它面前退缩。”①
体悟人生的道路总体有两条。走第一条路的人总是接近每个时代的最大人口而布满了无情的荆棘,那里只有“有声人”看得见的伤痕和“无声人”看不见的鲜血与活体亡灵。这条路上挤满了称之为“被人喜爱的”人类标本的材料。而另一条路由于需要付出堪比耶稣(爱)和狄多(恨)的深情,只剩下连诗人和哲学家都害怕的孤寂。那孤寂如果不是天性的死敌—甚至都不会有痕迹。这条路上只有存在于传说中的“虔诚的灵魂”的人类精神的式样。
“虔诚的之所以被喜爱,是因为它虔诚,它虔诚并不是因为它被喜爱。是不是?”②
“希珀克拉底:可是,苏格拉底,灵魂靠什么得到养育呢?
苏格拉底:兴许靠学习吧。”③
“第俄提玛:凡是爱善者爱的究竟是什么?
苏格拉底:他爱那些善的事物最终归他所有。
第:那些善的事物既然归他所有之后,他又怎么样呢?
苏: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我可以说:他就会幸福。”④
“……如果目的不止一个,且有一些我们是因它物之故而选择的,如财富、长笛,总而言之工具,那么显然并不是所有目的都是完善的。但是最高善显然是某种完善的东西。所以,如果只有一种目的是完善的,这就是我们所寻求的东西;如果有几个完善的目的,其中最完善的那个就是我们所寻求的东西。我们说,那些因自身而值得欲求的东西比那些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更完善;那些从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比那些既因自身又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更完善。所以,我们把那些始终因其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值得欲求的东西称为最完善的。与其他事物相比,幸福似乎最会被视为这样一种事物。因为,我们永远只是因它自身而从不因它物而选择它。而荣誉、快乐、努斯和每种德性,我们固然因它们自身故而选择它们(因为即使它们不带有进一步的好处我们也会选择它们),但是我们也为幸福之故而选择它们。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是为着这些事物或其他别的什么而追求幸福。从自足的方面考察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人们认为,完满的善应当是自足的。……我们所说的自足是指一事物自身便使得生活值得欲求且无所缺乏,我们认为幸福就是这样的事物。不仅如此,我们还认为幸福是所有善事物中最值得欲求的、不可与其他善事物并列的东西。因为,如果它是与其他善事物并列的,那么显然再增添一点点善它也会变得更值得欲求。因为,添加的善会使它更善,而善事物中更善的总是更值得欲求。所以幸福是完善的和自足的,是所有活动的目的。”⑤
① 柏拉图《法篇》
②王太庆 译《欧悌甫戎篇》
③刘小枫 译《普罗塔戈拉》
④柏拉图 《会饮》
⑤ 廖申白 译《尼各马可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