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以怎样的方式爱你父母和家人?
查看话题 >《一生只爱一个人,只做一件事,爷爷的爱与可爱》
爷爷是农民,一生都在种植;现在的他饱有激情的在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隔一段时间就会给爷爷打电话,给爷爷带电话的彩铃是一首邓紫棋的歌曲,名字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其中有一句歌词是“随时都要在一起“,感觉很温暖。因为年纪大了,爷爷接电话也比较慢,。然后就是一声:”喂“,伴随着爷爷微微有点沙哑的嗓音。因为是唯一的孙女,我不用说:爷爷我是……,只用喊上一句”爷爷“,爷爷就会“哎~”答应一声,立刻我的乡音就找到了。
给爷爷打电话是需要挑选一个时间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想打的时候顾虑他正在午休?还在睡懒觉?打扰他入睡?打扰他做种菜施肥?每次耽搁好几天才能拨通一个电话。
今天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他种的桃树底下。
爷爷三年前在爸爸弄的小院外面种了两棵桃树。一棵在原来的狗笼子那里,我家狗狗在家里生活14年后过世了,就埋在了这小桃树下面;还有一棵是种在的墙外的小菜园,那一块小菜园被爷爷种了不低于15种蔬菜。每次去施肥、浇水都要爬梯子翻一个墙头,很难想象一个70多岁的老头,他体重从没超过110,竟然可以很灵活的单手翻过去。这大概就是庄稼人本来的样子。
可惜现在已经不种地了,也没有大棚了。爷爷应该是标准一辈子农民,年轻时拿工分,后来在公社里开拖拉机,再后来就是种地、种植大棚。之前看过一本日本人的书叫《草莓人生》,里面主人公的爸爸就是在乡下种草莓大棚,非常的辛苦。而我的爷爷,曾经种植过很多大棚,我的记忆力,有西红柿大棚、黄瓜大棚、葡萄大棚。种植葡萄的时候我还很小,当时还上了报纸。因为他经常在葡萄架下面种草莓,所以到现在我经常分不清楚草莓和葡萄,经常看着草莓叫葡萄,看着葡萄叫草莓。这大概会是我这辈子最深的关于乡间的烙印了。
他的辛苦,我是长大后才知道的,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大家都在做农活,没有觉得哪一个农民是特殊的,他们都会在天没有亮就去施肥、浇地。有时候赶在下雨前要把化肥撒了,这样才可以让肥料通过雨水进入土壤里。还有打除草剂,那更是在烈日炎炎下,背着打药桶把两个肩膀勒出红印子,有时还会脱皮,皮肤晒的黝黑。遇到哪天天气不好,庄稼收成也不好。
更不用说种植大棚的心酸了,除草都是蹲着手拔。冬天时,每天傍晚要把草衫放下来保温,第二天一大早还要去把草衫卷起来。每天都要对6-7个大棚操作,一个大棚对于小时候我来说就足够的大,仿佛一个小型溜冰场大小。现在会想起来,这些工作都是爷爷一个人,或者再加上几个人帮着完成的,现在觉得不可思议。他小小的身体竟然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后来的后来没有了大棚,也不再种地了,到现在已经全部租出去了。
爷爷不种地了,奶奶也在2012年的时候去世了。哥哥的儿子出生了,他有了小乐趣,可是小家伙更喜欢新进的事物和好玩的手机游戏。每天他回到自己的家,其实很孤单。
所以现在这个小菜园,大概就是爷爷最喜欢的地方,也是他的灵魂寄放处吧!如果你来我家,任何有土地的地方都种满了植物,一定不是观赏性的花花草草,一定是可以吃可以用的蔬菜、瓜果或者药材。

思绪再回到今天跟爷爷打电话。
爷爷站在桃树下面跟我打电话,妈妈站在他旁边也在看桃树。
爷爷说:什么时候回来摘桃?
我:下周周末我就回。
爷爷:他们给你发过去桃树照片了吗?
我:前几天发了
爷爷:拍了几张?
我:一张吧?桃甜吗?
爷爷:当然了,很甜,还离核,这个桃结的真好。
爷爷:你再拍几张,快去拿手机(跟我妈妈说)
我:是那年,你找人嫁接的吗?
爷爷:是,就是2017年。
我:我记得小时候邻居家院子里有一棵桃树。小时候我去吃,特别好吃,很甜,也很有桃味道,小小的。
爷爷:那有什么好吃的, 那是因为你小时候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你才会觉得好吃。我们现在种的这个才叫好吃。
爷爷:快给她拍这边,拍小的,咱们也有小的(指派我妈妈拍照)。
我:哈哈哈哈哈哈(笑他不服输)
爷爷:等你回来了,就完全熟透了。
我:我要爬树上去摘。
爷爷:不用!站在地上就完全可以够到,特别的多。(很自豪的语气脑补一下)
我:我是想体验一下爬树的感觉。
爷爷:那估计不行,你会把树压垮。
我:原来那么小啊。

后来挂了电话,我想起昨天看的一本书,名字叫《种树的人》,里面种树的牧羊人,也曾有过播种2万棵种子,一棵都不发芽的时候。一棵树从发芽长成,开花授粉结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小树前几年是不会结果的,爷爷的桃树也是在3年后第一次结果,他开心的像个孩子,这是另一种希望,也是一种孕育吧。年过七旬,能让他开心成这样的事情,还是和种植有关,这是一个退休老农民最真实的样子。
被爷爷支配的妈妈,也很可爱。
爸爸说:也就你妈妈能按照你爷爷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做事情,我都无法忍受。什么洗涤剂倒多了,洗洁精太多了,肉不能这样切,衣服不能这样晾晒,扫垃圾要这样……
是这样的,我们做什么,爷爷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教别人。我妈妈也很可爱的服从,觉得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烦的。其实爷爷教的,谁都会做,只是听他的,会让他觉得自己更有道理吧。真是一种难得又很少有人懂的幸福啊。
不过爷爷绝对不是一个强势的人啊,他只是觉得自己劳动多年的经验已经要传授给别人,你领会到了,他就很有成就感。毕竟家里最强势的应该是我爸爸和已经去世的奶奶。
奶奶生病的时候,腿脚不方便躺在床上。过年家里买了很多肉,每一块肉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可以炖,有的用来炸丸子,有的用的做饺子馅。关于每一块到底用来做什么,爷爷是一块一块从厨房拿到卧室问奶奶的。
为了给奶奶看病,爷爷真的偏方、小诊所,犄角旮旯的神奇医生都去寻过。有一年暑假,他拿着一款停产的药找到我,让我从网上搜索一下药厂为什么停产,说奶奶还要服用呢。他表示自己要一个人去山东的这家药厂,问问可不可以再生产点给奶奶。天真加固执,是他对奶奶无微不至的爱。
还记得小学时,我跟着爷爷奶奶吃饭,左边是爷爷,右边是奶奶,我坐在中间的小空隙。很多时候就是我们三人,吃了无数顿饭,现在回想起来,那是我最好的童年记忆。
初中时,有一次吃饭,奶奶说:像我们这样吃饭还能吃多久啊,也许不久我就要过世了(奶奶总喜欢说自己要去世了)。爷爷说:我们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了,也知足了。我在一旁听着他们的对话,已经满眼是泪水。
爷爷和奶奶是相亲认识的,其实结婚前根本不知道对方具体长什么样子。他们的婚姻实在平凡,就这样平凡着走过了四十多载。养育了两个姑姑和我爸爸。爷爷原来住的老房子是土坯做成的,那个房子是他一点点建起来的。现在老房子早已经拆毁重新建起了现代化的院子。然而那个房子里,承载了最艰苦也最美好的岁月。
2012年的夏天,8月8日。
傍晚,奶奶在家中小憩,爷爷在大门口乘凉和邻居唠嗑。被病痛缠身二十多年的奶奶,曾经大病小病折腾了很多次,都没有生命危险。而在那个晚上,奶奶安静的走了,非常的安静,和她以前不舒服时要折腾的全家无法消停不一样,她走的很快,也没有痛苦。爷爷发现时,奶奶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
就是那个晚上,我失去了这个叫我小顽童的老太太,她是世界上最溺爱我的人。之后的几天,我第一次看到爷爷落泪,竟然是爷爷哭着对我说:你不要再哭了,每次看到你哭我心里很难受。 可能我过度伤心了,奶奶去世在家摆灵堂的那几天,我几乎哭到不能呼吸。最后出殡时,整个屋子被我的哭声淹没,实在无法接受那个爱我至深的人,就这样离开了。在我还没有机会报答她的时候就走了。 痛哭过后失声很久,爷爷还带我去找小偏方治嗓子。
现在8年过去了,爷爷居住的院子一切照旧。爷爷睡的双人床,永远空着一个位置。那个位置,是奶奶生前睡觉的位置。爷爷说,奶奶临走前,因为没有安全感每天要抱着爷爷的胳膊睡觉。失去奶奶的这份孤独和也难过,别人永远无法体会吧。

再回到今天的电话。
爷爷说,明年他会把桃树嫁接,可以卖钱呢。他并不缺钱,他的养老钱也都充裕,吃饭跟着爸妈,有自己的小菜地可以施展他的农业技艺。可能“能挣钱”,是他可以获得“价值”的体现吧。因为偶尔,他还会背着爸爸,偷偷把自己种的小香瓜拿去集市上卖,享受获得感。只要不危险,不影响健康,我真希望他可以一直这样种植下去。

村里子的老人,逐渐都不在了,爷爷经常跟我讲的一些奇闻逸事的主人公,一个一个也都离开了这个村子。真想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每一个看似普通故事,都蕴含着很多很深刻的人生哲理。
挂了电话,我坐在出租车上,准备去三里屯和朋友吃饭,连边坐着丈夫。我把刚才爷爷说废话一字一句告诉他,他微微一笑,也觉得很可爱。
关于爷爷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还有很多短暂的画面不断的闪现在脑海里。
小学,一个七夕的晚上,我曾在爷爷种的葡萄架下面试试到底能不能听见牛郎织女讲悄悄话。
小时候除夕夜,年轻的爸妈和好友通宵打牌,我睡在你们爷爷奶奶中间无比安心。
夏天的午后,知了的叫声穿进屋内,我在爷爷的凉席上睡午觉。傍晚时分,爷爷奶奶切一个大西瓜,全家围着桌子吃西瓜,那个味道现在再也寻不到了。
在爷爷奶奶家的电视里,我第一知道了“外星人”是什么?
在爷爷奶奶家的卫生间里,我发现自己从小姑娘变成了大姑娘。
也是在爷爷和奶奶身上,我看到了婚姻最真实的样子,顺从、溺爱、陪伴。
爷爷如小孩,你对他好,他一定是最讲义气的。爷爷很固执,自己坚持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爷爷也很可爱,接触新事物会不断的尝试,刚交给他用智能手机,他也会在小菜园里自拍。爷爷还很单纯,对人、对物饱有最真的一面。爷爷也很健康,因为热爱劳动,身体硬朗。
这就是今天一通电话后的所感所想。
一通给远方家人的电话,
足以消解在这座城市里的浮躁。
如果你看到这里,希望你也可以拿起电话,
打给最爱的亲人,拉拉家常,夸夸他的小成绩。
未来的日子里,无需大富大贵,只愿家人健康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