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体物理角度解析“水逆”的科学原理
占星术来源于人类长期对天体的观察,当他们发现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冬夏的星空截然不同;日食月食等对人身心造成影响。为了解开这样的谜题,有人持续观察天体的变化,并留下了记录,慢慢形成了占星预测的模型和体系。从早期凯尔特人的占星巨石阵,到占星学先河的巴比伦人,再到埃及占星学,古典时期的占星术主要是以柏拉图的天球理论和四元素说为基础。西元五世纪到十三世纪期间,因为欧洲连年的征战使得占星发展停滞,好在期间阿拉伯人引进并发展了占星术。中世纪前后,占星学受到基督教的镇压几乎消失殆尽,十三世纪由于米歇尔斯科特等知名占星师的多次提前准确预测使得神学家和哲学家们开始接受占星学,并试图减少占星术的异教色彩以及和教会的冲突,并认为受过正统训练的占星师能够在上帝所允许的范围内预测未来,并不会和自由意志相冲突。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占星学才迎来了全盛时期。
近年发现“水逆”这个词频繁出现,在星座、占星迷间广泛关注和讨论。占星上说水逆出现的时候事情容易出现反复,自己在水逆期间恰好办事出现反复,因此引起我对“水逆”的好奇和思考。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讲,占星、周易的一些分支都相当于一套应用性数学建模,如八字命理三天代表一年,每年有360多天,所以是缩小了120多倍的一个模型模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原理,八字模型包含518400种组合,加上男女大运相反,所以共1036800种组合,算到流分则是12441600种组合(流分可以理解成同八字不同解的外应,如满局湿寒喜火出生在火炉旁之类的外应。占星之所以可以清楚区分双胞胎差异就是精确到流分)。美国人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达到极致,做什么决策都喜欢用模型事先评价一下,也是人们崇尚现代科学的一种表现。既然是建模就有适用范围,八字、六爻、占星、奇门、梅花等各种模型应用起来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现在周易预测也更多地是和神秘学、玄学、宗教挂钩,缺少科学解读。主流的科学就是“阳”,非主流的神秘学则是“阴”。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真正破译了周易的科学性,阴阳平衡形成太极,世界才能还周易、中医等中国文化一个公道,传统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既然要做科学论证,我们首先就要知道天体物理方面重要的科学原理。 1.开普勒三定律: 1)开普勒三定律告诉我们所有行星以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行星和太阳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近日点运动快,远日点运动慢; 3)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跟其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立方成正比。 2.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具体内容不需多言就是万物皆有吸引,万有引力定律表明地球不仅与太阳相互作用,而且也与宇宙中的其他质量相互作用:月亮、其他行星、小星星、彗星、遥远的恒星。 引力摄动和新行星的预言 其它质量对两体近似的偏离称为引力摄动,通过仔细观测也有重要作用。如果考虑了所有已知行星对某颗行星的引力摄动后,这颗行星的运动仍偏离预言,可能有两种选择 万有引力定律需要修正(广义相对论、“MOND”) 另有未被发现的天体摄动所观测行星的轨道 之后天文学的发展,完全符合牛顿提前预计的这两条。天文学家先后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万有引力的伟大显而易见,它仔细的计算越来越精确解释了行星的轨道,以至于任何轨道观测数据和预言的偏离都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不可见”质量的证据。但是观测到的水星轨道的不规则却是假设一个新行星所产生的引力摄动所不能解释的。后来证明所假设的新行星,祝融星(Vulcan),也是不存在的。 3.广义相对论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水星近日点的进动为5600角秒/100年, 而金星等引力摄动解释5557角秒,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解释另外的43角秒(太阳附近强引力),所有其它行星轨道的进动可用牛顿引力摄动解释。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运行过程中,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加速度增大意味着对应引力场的加强,相应的特殊现象是光的弯曲。

光线的弯曲

光线在强引力场中要弯曲。静止、匀速、匀加速三种情况下,电梯外的观测者均看到光沿水平方向运动,电梯内轨迹却各不相同,如图1。 引力是时空的弯曲

时空两点之间光走最短距离。如果空间弯曲,则光线弯曲。所谓的引力其实就是时空弯曲伴随磁场变化的结果。地球扭曲其附近的时空,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绕地球运转,加速度及对应磁场变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潮汐的产生。引力即是时空弯曲的观测证据,从大质量天体附近经过的光线要弯曲,质量越大,弯曲程度越大。日全食提供了极好的观测验证机会,如图3。

地球上常见的另一个由引力和磁场产生的特殊现象是极光。地球磁场俘获太阳风所携带的带电粒子,并把它们导向地球两极。当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时,这些原子和分子便会发光,产生绚丽多彩(多为绿色)的极光,如图4。地球磁场由于屏蔽了太阳风而保护了我们。
行星逆行 以太阳为参考系,水星运行轨道与地球自转带来的黄道角度差而带来的视觉上的轨迹改变。 水、金内行星的逆行原理和外行星不同。水、金是因为行进方向与太阳不同,所以从地球会观察到他们逆行的现象。
综上可知,牛顿运动学定律的适用范围:低速(速度远小于光速),适用于弱引力场,例如太阳系(水星除外)。由于水星离太阳最近,根据开普勒定律,离太阳越近公转周期越小,所以水星公转周期最小,受到太阳引力场影响最大,已经属于强引力场了。强引力场的水星在逆行时,以阻力形式的能量和磁场影响着地球,造成时空弯曲,进而影响着地球上人们的生活。水星逆行一年4次(数量最多),可以经过大概81度,接近三个宫位的角度,并在20天内完成,作用又快又猛。所以占星上说,水逆时人们在沟通时,会回顾以前发生的事,或是反省,或是翻旧账,事情出现反复等,具体根据组合宫位不同应事不同。相对于水逆以磁场和时空弯曲的这种无形形式影响着地球,流星和彗星和地球的互动则以流星和流星雨这种可视的形式表现。也难怪科学没有发展起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人们在农业、航海等领域很倚重占星。牛顿的数学原理和伽利略折射望远镜的的使用带动了更精确的天文观测,科学革命才将社会的焦点转移到了天文学上。
ps:特别感谢小伙伴雷神——雷云泽同学,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指导。不然我连相关书目都不知道哪里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