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读书,提升自我
最近一直在看书,读书很慢,一上午边看,边做笔记,就看了个几十页的到样子。
一直在寻找提高自己看书效率的办法,直到今天才在网上找到几种个人比较认同的方法。
在这里,我总结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心得体会。
主题阅读
书籍分为很多种,文学类,传记类,知识论说类。我最近就是在读知识论说类的书籍,也可以说是工具书。这类比较易懂,也比较实用。
这类工具书其实只从它的书名就能知道大概内容,但在阅读之前,还是要再看一遍它的目录和序言,这样能更快找到主题。
成人阅读学习法
在读书之前,你要知道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才能确定用哪种方式去阅读。我今天听到了两种读书学习的方式。
一种是学院派阅读学习,一种是成人阅读学习。
当你去听一堂知名的教授公开课时,恨不得把脑子掏空了去接受新知识。这就是学院派学习。
如果你带着脑子里原有的,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去听这节公开课,并思考获得的知识到底有没有用。这就是成人阅读学习。
同理,在为了提升自我而阅读时,你没必要把书中的内容全部接受,全部记住,因为你要找的,只是对你自己有用的答案。当然,也不能对学院派的学习模式全盘否定,因为在其他时候,比如要考什么证件的时候,学院派学习还是很管用的。
设定限制
在掌握快速阅读规律后,还要注重速度。
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番茄钟工作法。
假设,你有一本600页的书,你想用两天读完它,那你每天就要读300页。你每天想花三个小时在阅读上,那就是每小时100页,平均下来,你只需要在一分钟内看1.5页左右。同时,你还可以辅以主题阅读法,以及成人阅读法,加快提炼你想要的内容。
读书的时候计时,以25分钟为一次最佳,期间除了读书什么都不干。然后休息5分钟,再继续开始。严格的限制,会调动你的大脑加快运转,长此以往,必然会提升阅读的效率。
便签笔记
关于在读书过程中如何做笔记的问题,建议使用三便签法。
i便签:用自己的话总结书中的观点、思想或知识体系。这个观点最好是新学习到的,而不是你在读这本书之前就知道和认同的,因为这样就是知识重复,对于提升自我帮助不大。
A1便签:写一个与上述总结相符合的例子。这个例子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败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具体,具体到一个人,具体到某一天,具体到某一次。
A2便签:如果是失败的案例,就把失败的原因写出来,用i标签中的观点或思想,重新制定一套方法,看看故事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如果是成功的案例,就把成功的关键点,对照i标签中的内容写下来,强化一遍。
最后,实在看不完的书不要死看,可以给自己适当的放宽标准,总之不要急躁。不要太过在意收获多少,读书重在修身养性,无论如何,心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