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西线自由行随笔,潦草但快乐
选择菲律宾的理由相当潦草,假期短,钱包瘦,远的去不起,近的去过了。世界这么大,横竖挨个都想看看的,那就先到菲律宾吧。
听说我要去菲律宾,在那儿常驻的朋友说,菲律宾是千岛之国,大大小小有六七千个岛,你想好去哪儿了吗?

按照习惯,定路线之前,我通常会先阅读一些当地的文史书籍,看些电影,感受下当地的信号。但这次没找到一本菲律宾作家的书,找到的唯一一部马尼拉电影糊得看不下去。其实不只是菲律宾,老挝、越南、柬埔寨,也很难听说本土作家的名字。除去本身的文学发展因素,稍稍提一下语言霸权这件事儿。在英语长期霸权的世界,中文因为使用者人数庞大并不大受语言霸权的压制,但小国家就不一样了。
最后我们定了西线,想着人少清净。第一次节假日出游,一想到国庆海滩下饺子的名场面,简直要闻风丧胆。据说巴拉望是菲律宾的海上乌托邦,景点分散,岛屿之间交通不便,假期也不长,想来不会有太多同胞去。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蝙蝠屎掉头上是一种什么体验?
普林塞萨港有个很有故事感的别名,叫“公主港”,但这座城市的历史并不浪漫,它是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罪犯流放地,别名来自于西班牙文。
从旅游角度来看,公主港的景点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只有一个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但这一个理由足够让人为公主港驻足了。
和老挝国家保护区的地下河公园构造上有点像,普林塞萨港地下河国家公园也在一座山底下。不同的是,老挝的公园是由山流入湄公河,普林塞萨港公园由山流入中国南海。

山洞内是喀斯特地貌,钟乳石林立,形状各异,被菲律宾旅游局的取名小天才取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水果市场、大教堂……掌舵的当地向导会不定时停下来,借用手电筒灯光引导大家欣赏。
这趟旅程没拍一张照片,一是害怕手机闪光破坏钟乳石,二是担心惊扰洞顶挂着的成千上万只蝙蝠。一进洞,向导就提醒大家不要张嘴,洞里有层层叠叠的蝙蝠及其他动物的粪便,空气里有轻微毒性,脑子里立马开始想象地质学家们初次来这里考察的惊险。前阵子刚好看了《龙岭迷窟》,回想起这一趟,探险的意味更浓了。
普林塞萨港地下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可行驶舟的地下河流,一趟下来,将近1个小时。乘坐的木舟非常轻巧,只够五六人竖排着坐。进入地下河公园,就像进入一座活化石博物馆,把安全交给船长,你就负责惊叹好了。一想到当下呼出的每一口气,都在参与影响着洞里的生态,既惊奇又抱歉。

晚上住在村里的民宿,附近就一家餐馆。民宿老板娘叫突突车送我们去镇上找好吃的。菲律宾人的日常饮食,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黑暗料理,不是水煮,就是火烤。想要回村的我们,绝望地发现自己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十字路口,太阳已下班,来路一片漆黑,只有路边的小吃摊亮着昏暗的灯泡,照着烤得黑乎乎的鱼。
打着手电筒走在荒郊马路上,黑暗中竭力靠目光判断过往的突突车司机哪个比较善良,既不坐地起价,又能把我们安全送回。好不容易回到村路口,沿途的恶狗凶到我想哭,差点以为要和菲律宾的狗打一架才能回到民宿。
想要去游客少的地方,就得接受恶狗和荒凉的挑战。

爱妮岛:旱鸭子在珊瑚礁里打了个滚
爱妮岛的英文名是Ei Nido,发音很像粤语打招呼:哎,这里!但要赴爱妮岛的约可不容易。
爱妮岛把自己藏在巴拉望的最北部。从普林塞萨港去爱妮岛,坐面包车要花六七个小时。由于要回到普林塞萨港转机去马尼拉,往返爱妮岛总共花了我们两天时间。想要去游客少的地方,还得付出舟车劳顿、跋山涉水的代价。
岛上的人很热情。出了汽车站找不到旅馆的我们,本来打算坐个突突车,但司机大哥一看店名,表示太近了,你们走路就可以。经过中式英语和菲式英语一番艰难对话,终于弄明白我们的旅馆在一棵椰子树附近,天知道我们最后是怎么找到旅馆的。

在爱妮岛呆了三天,两天出海浮潜,一天环岛摩托车骑行。
浮潜时没穿水母衣,也没带入海专用的防晒霜,正常防晒霜又会伤害珊瑚礁,于是我们就裸着下水了,晒到面目全非。
返工第一周去客户公司办公,客户打量了我半天,终于忍不住小小声问:小青,你是怎么了?客户领导路过看见我,问他,你干了什么把乙方虐成这样?

之所以说这是一段潦草的快乐,因为来之前全无下水的准备。一到岛上,旅馆、餐馆、小卖部都摆满了潜水图片,连海浪都在勾引:来了爱妮岛不下水,不等于白来了?
旱鸭子就这样上架了。早晨出海,中午停在无名岛上野餐,下午三四点回来。回旅馆洗个澡,躺床上休息搜索今天的晚餐,再穿上人字拖,慢悠悠散步到餐馆。
游到筋疲力尽,吃得心满意足,入睡前再没什么好惦记。
每条浮潜路线风景都不同,船会在景点远处停下来,大家就穿上救生衣,各自游向目的地。作为资深旱鸭子,常常在大家都开始在景点里畅游戏水的时候,我还在去的路上,借助救生衣的浮力奋力爬水。
有次回来游得太慢,船差点开走了,幸好同船一个大叔大声提醒了船员。被孤零零地留在大海里当然很可怕,但又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人生的快乐就是作死啊。

到大泻湖必须穿过一片珊瑚礁,不会游泳又老是把水吸进面罩的我每分钟都要在水里站立一会儿调整动作,因此在深浅不一的珊瑚海里撞得手和腿鲜血直流,还被几只执着的海鱼穷追不舍,时不时咬我腿肚子一口。
浮潜之行的最后一个定点是在一片洋流交汇的深海,没有珊瑚礁绊手绊脚,可以安全地泡在海里观察海中鱼群。但深不可测的海底,把我越推越远的洋流,以及水面上的大风大浪,都让我心生怯意,用尽全身力气逆流爬回船上。

相比起来,摩托车骑行就游刃有余多了,虽然在泥坑里摔了跤,前刹车坏掉,返程路上黑灯瞎火,又差点迷了路……但毕竟是在人类世界里,一切都是有余地的。
环境税大概是菲律宾给大自然留的余地。每个景点除了门票费用外,还会单独收取环境税,真金白银地提醒你要为保护环境付费。

菲律宾之旅就到这里了,短短的国庆假期不足以了解这个国家,但那里的山风海浪已留在我心里了。世界大得看不完,接下来应该会去别的地方看热闹。
忽然想起写去年国庆的游记,想给自己和朋友们一些快乐。转眼被疫情困了半年了,未来还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人生无常,给自己找些快乐吧。身边几个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一段低迷的状态,分享日剧《悠长假期》里的一句台词共勉: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顺心,就当是神赐的假期吧。

后记:
我有个30岁愿望清单,其中一个是30岁时完成30个国家的旅行。菲律宾是我去的第8个国家,也是30岁前到达的最后一个国家。哎,又对自己食言了。也罢,这个白日梦的快乐,早在许愿时就在想象中提前品尝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