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简史 城市
城市
孟昶策马走在羊马城上,意兴阑珊。放眼望去,羊马城上种满了芙蓉花,九月风起,芙蓉花迎风盛开,宛如人间锦绣。城墙曲折蜿蜒,如红白相间的帷幄把整个成都遮护起来。孟昶勒马眺望北面的宫城,七八里外的殿宇依稀可见,宫殿的屋顶与街道上的民居似乎都接在了一起,城连着城,城套着城,街道如棋盘蔓延,最后在最近处的罗城城墙下停住。罗城十二道城门洞开,城下人流如织,人喧马杂,好不繁忙。孟昶所在的羊马城墙与罗城城墙之间形成了大片的空地,民居间杂着农田,水塘,新修的官道连接起新的城乡。无数芙蓉花瓣从羊马城的城墙上飘落,美不胜收。孟昶,后蜀最后一代君王,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对左右说,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由此成都留下了芙蓉城,蓉城的美名。
孟昶修筑的羊马城,军事意义甚微,但遍植芙蓉花却成就了一段传奇。到了宋代,羊马城依然保留,使成都形成了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由内向外依次是前后蜀的宫城,皇城,唐所修的罗城,最后是羊马城。自秦在成都筑城以来,历朝大修城池的时期少的可怜,成都地处盆地,四围险阻,外夷和贼寇很难入侵,所以无险可守的成都城反而不用修建高大坚固的城池。唐以后,吐蕃和南诏的兴起,事端渐起,南诏两度兵临城下,唐人不得不重视成都的城防,才有高骈三个月修罗城的故事。
此后唐亡,前后蜀割据,王建大修宫殿,孟昶兴修羊马城墙,宋人又在此基础上对成都城市多次修缮,但数百年修来修去,城市的正中心位置从来没有改变,前后蜀的宫城位置上面变成了衙门,变成了官署,后来明贼张献忠在此又把它变为皇城,康熙之后又在原址重建官署,直到当代修建了城市中心和广场!而成都城从唐罗城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城墙位置就没有变化,后代的城墙均在前代基础上修补和增筑。现今的考古发现,成都的唐代城墙宽约7.4米,宋代城墙宽约12.7米,明代城墙宽约24.5米,清代宽约28米。
宋人从后蜀接管的成都,保留着唐后期城市的全部功能和繁荣,其后的宋人又持续地提高了成都城市化的水平,尽管城市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但城市的规划水平,人口规模,商业发展,房地产建设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的成都街道开始了大规模的下水道排水建设,河流得到了有效整治,尽管夏季洪水时有发生但整个宋代成都并没有洪水滔天瘟疫肆虐的历史记录。许多街道铺上了砖石,泥地街道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只有京城开封和江浙富庶地区呈现的干净整洁的街道同样出现在成都。城中密布的河道上建起了大型的木质桥梁,秦汉以及唐朝所修的码头得到翻修或者重建,成都呈现出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往来碧波中的水乡场景。
北宋到南宋时期,成都府的居民户数稳定在100万户左右,如果这个统计数字是准确的,我们大致可以推断成都城市的居民人口在两三百万左右,这一规模和首都开封的人口规模相当。宋人自己认为,成都的城市规模远超西汉,是西南不可替代的“西南大都会”。
唐代“杨一益二”的经济繁荣在宋代继续,天下繁侈,列肆而班市,原有松驰的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发生了裂变和解体,居民们破“坊”而出,面街而居,临街设肆,商业的发展冲破了坊市制度的束缚,交易不再局限于某一固定地区。而宋代也因应了这种商业变化,对侵占街道的店铺开始征收侵街税,封闭的市场终于变为全城性的敞开型的市,侵街开店的结果就是,市场遍及全城,坊巷街口,桥头河畔皆为市,白天黑夜均成市,城市一词终于在宋代名实相符了。
成都的市,带二江之流,为一都之会,四民州处,万商成渊。东城有大东市,西城有府市,南城有新南市,北城有新北市。专业市场也应运而生,诸如茶市,米市,炭市,麻市,鱼市等等。每月还有月市,一年十二个月,皆有特色商品交易会,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正月观灯,以燃灯观灯为主题,早宴大慈寺,晚宴五门楼,甲夜观山棚变灯……陆游曾记录了灯会的盛况,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二月花市,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就是写照。自唐以来成都养花,观花,贩花就成风气,不仅花木众多,而且花市繁盛,花市又和祭拜老子结合,进香祈福,庙会与花会合一,成为春日的风景。三月蚕市,继承了古蜀的遗风,蚕丛教人蚕桑,举办蚕市,祭祀蚕神。四月锦市,与蚕市密不可分,蜀锦冠天下,每年上贡的高级丝织品占全国的十之有七,上贡的其他织品十之有二,杂色匹帛十之有六,蜀锦不仅质量上乘,数量也极大,每年四月开锦市也就开启了全年忙碌的贸易。其下各月的市集,顾名思义,商贾像候鸟一样每年把蜀地的货物搬运到其他地区,有些货物更飘扬过海遍及世界。十二月市集,时人侯溥给出这样的总结,以游观之多,而知一方之乐也,以施与之多,而知民生之给也,以兴葺之多,而知太平之久也。
宋代的繁荣景象,莫过于观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生动地描绘了京城开封的盛大场景,全景式地展陈了宋代生活的活力。成都的商业繁荣不亚于开封,可惜的是,画家辈出的成都却无一张画留给后人,但从文字和清明上河图的比照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在悠长的和平年代,现代都市意识在成都已悄然发芽,城市聚合起的各阶层的人们充分利用城市提供的空间和时间创造性地开展商业活动和文化娱乐,在一个有围墙的城市中,他们过着没有边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