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之《做哲学》1.2哲学问题与理论
1.哲学的四个主要分支领域是什么?
形而上学,认识论,价值论,逻辑学
本书的分法,把政治学、伦理学、美学都放到价值论中间去了。
2.哲学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我们所持有的哲学信念决定。每个社会、每种宗教和每个意识形态都提供了某些对哲学问题的回答,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将这些答案内化了。
虽然每种智识探究都假定了某种对哲学问题的回答,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却远非显而易见。我们会看到有关实在、知识和价值的各种观点往往看起来都同样可信。
哲学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的一些最为基本的信念似乎是相互冲突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消除这些冲突。
通过用对证据的合理性的考虑来替代对权威的盲目接受,哲学探究将我们从先入之见和偏见中解放出来。
3.面对人类的心灵“除了一团神经元,什么都不是”的观点?
我的回答:我相信人类的心灵只是一团神经元,就如同世界万物只是一堆基本粒子一样。一堆基本粒子,构成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构成了无数种生命的形态,把它称为“什么都不是”似乎过分了点。
人类的心灵是一团神经元之间的运作,但是神经元运作的规则是数亿年进化而来的。生命的存续,使得在一代又一代的基因复制过程中,不断的淘汰不能适应生存的生命形态,进化出最大程度上适应生存的生命形态。显然,人类观察、思考、判断、决定、验证的思维链条,是生命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经过数亿年进化出的复杂神经元系统,不是简单的逻辑因果关系链条,而是能够支持随时随地的对复杂条件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的神经元系统,而且由于环境条件并不清晰,人类的神经元系统还为适应不清晰的外部条件进化出了模糊判断功能,这些模糊判断功能能够适应不确定的外部条件,可以裹足不前,可以勇于探究,可以随机应变,而且,这些不同的倾向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的方略,基于人类多样化的生存方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文化。
如果按照“除了一团神经元,什么都不是”的本意,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决定的,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任何责任。但是考虑到我提出了外部条件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人类的神经元系统也具有适应不确定性的模糊判断功能,这也就为了人类的自由意志留出了空间。
4.如何检验哲学理论?
哲学理论试图解释的是一个概念的适用在逻辑上如何可能,所以它们可以通过心灵实验室的思想实验进行测试。
汤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古代单方面权利义务关系的十大后果 (3人喜欢)
- 对于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理论的反思 (1人喜欢)
- 读《实践论》谈知行合一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称呼学 (1人喜欢)
- 扬弃传统文化之中医概念体系的缺陷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