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宫丽人(二)


1910年5月,英王爱德华七世驾崩。五个多月后,作为暹罗首位出访过欧洲的国王,并与爱德华七世有过会晤的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国王在曼谷病逝,享年58岁。他15岁继位,统治了暹罗42年。
42年里,他对暹罗的政治、社会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割让部分领土给英国和法国为代价,避免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并由此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础,五世王在泰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伟大功勋,他逝世的那天,悲伤侵袭了暹罗的每一寸土地,百姓们心中的一座大山坍塌了。

1868年,热衷于天文学的拉玛四世孟固国王推算出这一年的8月18日在暹罗南部会出现日全食,于是设宴邀请新加坡总督以及法国的科学家观看日食。然而不幸的是,此次宴会后,孟固国王和当时的朱拉隆功太子同时染上了疟疾,几个月后,孟固国王驾崩。身为正宫王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拉隆功太子继位为拉玛五世。但情势对当时病重的朱拉隆功并不乐观,朝中一些大臣甚至要为15岁的新国王准备后事以及推举新的国王。最终,朱拉隆功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战胜了病魔,开启了自己的盛世王朝。

朱拉隆功国王20岁就生得风流倜傥,年少时常常和同父异母的御姐御妹们在一起学习、玩闹(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中,周润发饰演的拉玛四世总是被自己的一群孩子围着),久而久之,御兄弟姐妹之间也产生了男欢女爱之情。原本暹罗宫廷为了让王室血统纯正,国王也会迎娶宗族中的姐妹。当年孟固国王为了告慰亡兄拉玛三世,就迎娶了他的孙女兰佩公主(朱拉隆功的生母)和潘来公主。因此,朱拉隆功在十五六岁娶了一对宗族姐妹之后,先后迎娶了七位同父异母的御姐御妹。其中有四位御妹先后被册封为正宫王后。她们分别是苏喃她王后、沙旺瓦她娜王后、昭娃帕彭喜王后(即丽仁王后)以及苏库缦玛拉喜王后。而且前三位是亲姐妹,她们的母亲是拉玛四世的宠妃比娅王妃。

暹罗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湄南河,也称为昭披耶河,几乎纵贯南北,暹罗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如今的国都都是依此水而建,因此也是暹罗的母亲河。在古都大城(阿瑜陀耶城)以南和曼谷以北,坐落在湄南河左岸的挽巴茵行宫(也被称为夏宫),曾经是阿瑜陀耶王族的避暑胜地,随着王朝的灭亡,这座行宫也渐渐隐没在热带雨林中。拉玛四世在登上王位之前作为得道高僧曾经云游暹罗各地,在衰草中发现这座绝妙的宫殿,在他登位之后决心恢复它往日的美貌,于是修复挽巴茵宫的工程从1853年就开始了,后来拉玛五世即位,也相中了这座宫殿,时常巡幸此地。1880年的一天,住在曼谷王宫的国王又带着后妃们,分别乘着几条大船,逆湄南河北上,准备巡幸挽巴茵行宫中新添置的几座宫殿。但是,一向风平浪静的湄南河水不知何故,这一天突然翻起了浪,身怀六甲的苏喃她王后以及她的小女儿所乘坐的一条船眼看着就被掀翻了,任凭王后和公主怎样的挣扎,都没有人敢上前去搭救,按照暹罗当时的王法,平民百姓不得以身体的任何部位碰触后妃,否则将是杀头之罪。失去心爱的王后和女儿的拉玛五世,后来在挽巴茵行宫中竖起了一座苏喃她王后纪念碑,苏喃她王后去世时才20岁,为了避免再在湄南河上发生悲剧,拉玛五世开始着手建造连接曼谷到全国各地的铁路。

后来,拉玛五世册封苏喃她王后的妹妹沙旺瓦她娜为正宫王后。沙旺瓦她娜王后1862年出生在曼谷大王宫,是比娅王妃的第三个孩子,也是拉玛四世的第27位女儿,她更是现在泰国王室的曾祖。她16岁嫁给朱拉隆功,为国王生育了八名子女,其中大王子玛哈瓦漆伦喜被封为王储,这是暹罗宫廷基于国家稳定方面的考量,首次作出的决定。然而不幸是,大王子在17岁时患了伤寒,不久就去逝了。除了瓦莱阿隆功公主和玛希顿阿杜德王子活到了成年,沙旺瓦她娜王后的其余子女都没能活到成年。除了自己的子女,沙旺瓦她娜王后还抚养了拉玛四世宫廷的几位王室孤儿,他们都是幼年时失去自己母亲的王子和公主。沙旺瓦她娜王后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母亲和祖母,她历经六朝,剩下的唯一的儿子玛希顿阿杜德王子在美国学医归来后,为了实现自己医学救国的抱负,去了清迈行医,然而不到一年时间,积劳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那一年他才38岁,留下了年轻的妻子珊婉和三个年幼的子女(即拉玛八世阿南塔玛希顿、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以及他们的王姐甘拉亚妮·瓦塔娜公主)。






当时正值暹罗国内局势动荡,沙旺瓦她娜王后忍痛让年轻的儿媳带着三个心爱的孙子避走他国。1935年,拉玛七世宣布退位,但是没有宣布继承人,王室委员会根据1924年拉玛六世时期留下的《关于王位继承的宫廷管理法》,将玛希顿阿杜德王子的遗孤阿南塔玛希顿选为继承人,是为拉玛八世。这让拉玛八世的母亲珊婉王妃犯了难,她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卷入各种政治斗争中,另外她出自平民的身份也饱受争议。正是沙旺瓦她娜王后给了儿媳莫大的鼓励和勇气,她让孙子接受了王位。并且让儿媳带着孙子们继续在瑞士求学,等到学有所成再回国。
即使身为王族,命运也没有给予沙旺瓦她娜王后太多的优待。她的这一生,是在与骨肉的生死离别中以及近代暹罗各种风云变幻中度过的。她送走了丈夫和自己的孩子们,直到悲剧再一次降临到她最疼爱的孙子身上时,她发出的感慨令到朝臣们无不感动落泪:
今天是怎么了
天空看起来是如此的悲伤
鸟儿和乌鸦
都不来唱歌了
真的太伤心了
为什么一切都这样寂静无声了呢

1946年,暹罗的百姓终于迎来了他们年轻的国王拉玛八世,原本国王和家人准备在曼谷驻驾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瑞士完成学业。悲剧就在这期间发生了,当时暹罗内部政局并不平稳,年轻的甚至未曾在这片土地出生成长的国王又怎能明了个中的波谲云诡,从王宫中传来的枪声,不仅结束了他的生命,也给暹罗王室蒙上了厚厚的一层迷雾,他的死至今还未有定论。这之后,沙旺瓦她娜王后唯一的男孙,阿南塔玛希顿国王的亲弟弟普密蓬阿杜德继承王位,是为拉玛九世。
沙旺瓦她娜王后一直活到1955年,最后以93岁的高龄病逝。虽然,她活着的时候,孙子还未真正掌握实权,但是他日后不仅成为与她丈夫齐名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越她丈夫的伟大君主,也是泰国甚至全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昭娃帕彭喜王后是比娅王妃最小的女儿,也是拉玛四世第66位女儿,小名丽仁。应该说,比娅王妃的三个女儿都很漂亮,但是拉玛五世最爱的可能是这位王后。拉玛五世一生中共有92位妻子,这些在内宫中同他一起长大的御姐妹们所得的位份自然要比普通王公大臣家的女儿更加尊宠。这位昭娃帕彭喜王后甚至比她两位亲姐姐更加的受宠,在拉玛五世1897年首次访欧期间,她被册封为“王后陛下”,封号为“丽仁王后”,代行国王职权,成为暹罗历史上首位女摄政王(1956年时任泰国国王拉玛九世因为短暂的出家,便由王后诗丽吉担任摄政王;1960年代,九世王和王后出访外国时,是由九世王的母亲诗纳卡琳王太后摄政)。在摄政期间,她像她的丈夫那样每天驾临外朝,躬亲政务。
早在1895年,沙旺瓦她娜王后的大王子,17岁的玛哈瓦漆伦喜去世之后,拉玛五世册封丽仁王妃的大儿子——14岁的玛哈瓦栖拉兀为王储。而此时的沙旺瓦她娜王后在后宫中的地位已经退居实际上的第二位。


丽仁王后给拉玛五世生了九名子女,其中长成的有五位,分别是玛哈瓦栖拉兀王储(后来的拉玛六世)、扎克拉彭王子、阿思当德差武王子、朱他图王子、巴差提宝王子(后来的拉玛七世)。她的这些儿子,早年都被送去欧洲留学,除了后来登上王位的瓦栖拉兀和巴差提宝,其他的几个儿子都在朱拉隆功的改革以及他们兄弟的王廷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现代泰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丽仁王后在她丈夫和儿子的王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她也时常出席各种公务,她陪同他的丈夫走访了广大的农村地区,在泰国的医疗、农业、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可是她也常常因为儿子们的婚姻问题而感到沮丧,暹罗王庭历来不许王族与外国人通婚,但扎克拉彭王子却偏偏爱上了一个俄罗斯女人卡特琳,并与之育有一子,正是这个混血儿在拉玛五世去世之后给丽仁王后带去了许多安慰,她也就渐渐接受了儿子的异族通婚。可是后来,多情的扎克拉彭王子又恋上了一位王族的公主,誓要与卡特琳离婚,无奈之下,卡特琳留下儿子,离开曼谷,去到上海投靠自己的哥哥。也许这一事件,沉重的打击了当时身为王太后千岁的昭娃帕彭喜,从此一病不起,并与1919年10月薨逝,享年55岁。
就在她去世后不久,拉玛六世颁布了《关于王位继承的宫廷管理法》,作为暹罗历史上第一部规定王位继承人来自直系的王位继承法,该法规定:
……作为国家统治者的暹罗国王,须来自以下三系:
一、来自王太后千岁昭娃帕彭喜一系作为首选。
二、来自沙旺瓦她娜王太后一系为第二选。
三、来自苏库缦玛拉喜一系为第三选。
除上述三选之外,仍无王位继承人者,可追溯到与上述三系最近的一系。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必须是男性。不可有外国人为后妃,不可有外国人做母亲……如果哪位王家成员有此缺陷,不应考虑继位,因为这有可能导致不稳定,给人民带来灾难,还可能给王族和王国造成灭顶之灾……
应该说这部法律对后世的泰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在这部法律颁布的第二年,拉玛六世去世了,他唯一的女儿佩拉达娜公主未能继承王位,而是由他的胞弟巴差提宝继位为拉玛七世。后来,巴差提宝国王宣布逊位退走英国,王太后千岁昭娃帕彭喜这一系除了扎克拉彭王子的遗孤——那个泰俄混血儿(根据规定是没有继承权的),其余男嗣也都相继离世,王位继承这才轮到了沙旺瓦她娜王太后一系。
拉玛五世的子女虽然没有他父亲拉玛四世的多,但是他的后妃却是暹罗历代国王中数目最多的,竟高达92人,可是为他诞下子女的仅仅只有33位,她们中许多人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博得国王的青睐,然而终其一生都未能如愿。
拉玛五世时期,也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国王领导着他众多的后妃们,追逐着时代的潮流。虽然这些人当中,能被世人记住的总是寥寥无几,即便如此,她们依旧在那座辉煌的宫殿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