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胜后战
人生的真理很简单,但是明白真理的过程并不容易。之所以难明白,大概因为真理常常是以过于简洁或者不言自明的方式出现,而我们却把自己的大脑弄得过于复杂,复杂到我们不相信那么简洁自明的道理,更难以在生活中去实践这些道理。
孙子兵法,我们都很喜欢去谈论“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想起来都很酷的想法。我读了孙子兵法,发现并没有太多什么诡计,而是更多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原则。真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大概比起这个想法,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投入。
为什么能打胜仗?胜可知不可为。打仗之前,胜负已经决定了。精通打仗的人,只打必胜的仗,看起来很容易取胜的仗,所以善战者无名。因为胜得太理所当然了。我们其实很想找到百战百胜的技术,并且,不是理所当然的那种胜利,有点儿逆天改命的味道,我们想要那样的谋虑能力。但是孙子兵法首先强调的是,先胜后战。
我能打赢你,所以跟你打。所以我打赢了。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但问题是,我们怎么能够尽量总待在先胜的位置上。一直努力做到先胜,大概比起奇谋更难。所以先胜后站,并不是阴谋诡计,而是阳谋,点点滴滴踏踏实实发展自己的实力。
人总是想要找捷径,尤其这种逆天改命的技术。掉下悬崖好像可以找到宝藏或者武林秘籍,但是更大的概率是摔死。浪漫主义可以消解这个世界对我们蛮横的异化,但是也可能让我们在自以为是的想象中失去现实中的我。
道理有时候很简单,太简单以至于难以让人理解,更难以让人相信。简单,所以反而有点儿让人匪夷所思。简单,有时候让我们觉得有点儿受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