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的一点想法
我从小就写不出像样的比喻句拟人句,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初中写记叙文时,偶尔能拿到好分。到了高中开始写议论文,完全乱套了,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记叙文不像记叙文,写的极差,生搬硬套都不会。
这点同样也体现在我看书,对于大段的场景描写,外貌描写,着装描写,几乎是一眼扫过去。反而对人的对话,心理,和故事情节,翻来覆去,反复看。
高中的时候觉得自己文笔生硬干涩,有段时间迷上了白若梅的书,看了很多,那时觉得:这句子写的优美生动,还特别适合摘抄下来。等过了那个劲,回过神来,再一想,那些书究竟写了个什么东西,看不出个中心思想。从此对重优美描写,轻情节思想的书更加厌恶。
比如[西游记]和[三国演绎],那真的是看了好多遍,就和看电视剧的西游和三国一样,不管演到哪一集,都能接着看下去,书翻到哪一段都能看下去。而[红楼梦],以前被它的名声吓到了。大家都学过它的课文选段,描写的华丽且画面感极强,一翻开红楼的厚重感就觉得不适合用碎片时间阅读,一直没看。到成年了,硬是挤下一整个时间,看完了红楼。一遍二遍看情节,在接下阅读,就注意到它的描写,没有废的场景和服饰,神态。与情节配饰的当,相得益彰。
高考后,除了作业,我好久没有写过东西了。于没有天赋和灵气人来说,多写,多思考太重要。努力是唯一的出路,要是努力的路上,还有人帮你纠正方向,真的是幸运。出了校门,再也找不到像老师一样批改的人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