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的普遍——记五月以来首次出门所想》
自从二月十号出门考GRE闭关在家到现在,已将近五个月。随着纽约新增病例的平稳减少和对与病毒和谐共处的状态的接受,今天跟室友波波进行了一次室外探险——出门逛超市。
下午六点出门,一股热浪扑面而已,在空调房带了太久,都忘记了这才是六月本该有的样子。太阳还赖在天上不跟走,尽其所能发挥着预热。看灯过马路,与路人擦肩而过,扫视周遭挪移的形形色色的建筑……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却又新鲜而激动人心。
故事发生在购物回来,等待着电梯的时候,有一个白人小姐姐在我们之后刷了卡交电梯,因为楼层相近,我们被分到了同一台电梯,我和波波一边说的戴口罩的不同方法一面走进了电梯,我习惯性得伸手挡了一下电梯门给后进的人以方便,但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白人小姐姐终究没有走进电梯。
这么一个很小的举动,却带给了我很多联想。其实在美国社会,对于不同族裔的成见一直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对非洲裔和亚裔。不可否认很大一部分拥有开放思想的人是真心的追求平等的,但就我所在纽约感受到的,这里的白人阶级对其他族裔的差别对待甚至歧视还是十分普遍的。而这次的Covid-19疫情又在一起把中国、亚裔这样的字眼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直面美国社会的积压已久的怒火。终于,对亚裔的仇视还是爆发了。伤人事件屡见不鲜,也可以说这次的病毒给了美国人一个正当合理的理由去歧视甚至侮辱。暂且不说此病毒真的是否起源于中国仍然是个未解之谜,即使是,谁又能说,此番无理而愚昧的歧视会对全人类战胜疫情有些许的益处呢?或许,一直以来,很多事情,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吧。
当然我在这里想说的并不是抱怨歧视和不平等,人生本来就不是公平的,而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无论社会怎么样,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每个人都希望没有歧视的世界是美好的,而此时此刻,这样的社会,尤其是美国,是不存在的。内省自己,因为白人小姐姐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让我产生如此多的想法,那是不是我们的每一个细小的举动,也都可能成为改变中国在别人心中形象的推手呢?那我们身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之中,要做的又是什么呢?这才是我觉得因今天之事而引发的有价值的思考。很多人对中国人的误解都来自于很多确实存在的个别的不文明现象:随地吐痰,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所以反过来思考,是不是只有每个人都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算是在美国对维持中国的形象而尽了一份责任呢?要知道,想用无数个善良的举动去撼动人们心中一座成见的大山很难,但用一个不善的细节去点燃人们心中的低劣印象的火药桶却很容易。真正的公平和权利不是只靠静坐和暴乱就可以获得,它一定是由有组织的宣传与高素质言行长期共同作用而来。
再进一步想,太多因为个别行为而给整个整体抹黑的现象又岂止局限在这里?中国普遍对于留学生的偏见也是存在的。“掏钱就能去,学不到什么真本事”太多人对留学生有着这样的误解,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毕竟这样的留学生大有人在,但如果我们总是以一个群里的部分去定论整体,如此的以偏概全,其实对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我也真心希望以此文为戒,希望以后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简言之,成见与不平等存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它会持续,而且会继续持续下去。若要有所改善,一定要首先在意识上觉醒,其次在思想和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份善意和文明才会慢慢在社会中累积,从而量变导致质变。希望写下这些来时刻提醒以后的自己:在中国,我就是“留学生”;而在美国,我就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