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_心理学用语
1.智能因子
スピアマン:
在全部学科共通的被称为一般因子。
在特殊学科起作用的被称为特殊因子。
サーストン:否认一般因子的存在,提倡多因子说,认为智能是由七个因子(数字,空间,推理,语言的流畅,言语,记忆,知觉)所组成。
キャッテル:认为智能分为流动性和结晶性智能。
2.思考
收束的思考:用既有的信息来推理出一个正确答案。
发散性思考:扩展已有的信息,产生新的主意和想法。
3.智能
1.流动性智能:面对未知场合时临机应变的智能:集中力,处理信息能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直感
随年龄而衰退。
2.结晶性智能:由经验而得到的智能:社交,沟通能力,知识,自制,内省,洞察,批判,言语能力。
随年龄而上升。
4.生命周期
8阶段:乳儿期 发展课题:基本的信赖
幼儿期 自律
儿童期 自主性
学童期 勤勉
青年期 个性
成人期 连带性
壮年期 生产性
老年期 统合性
5.二次的动因
一次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吃饭,取暖)等在从母亲那里得到满足后,会对其寻求二次的需求(爱情的欲求)
6.爱着
儿童在到一岁的期间时,对特定人物产生强烈的爱情的羁绊(attachment),正因为存在着有强烈的爱着的人的存在,幼儿才可以安心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7.母性剥夺
缺乏爱着的对象,对之后人生成长产生影响。
8.内发的动机
行动主义学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不是因为性格产生的内在要因引起的,而是由外在要因推动产生的。
与此相对的是:人是由本身存在的好奇心推动其去进行无报酬的自发行动。而这种行动力会比由外界刺激更强。
9.观察学习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大多是由观察他人的行动后通过无意识的学习所产生的(modeling),观察的对象所受到的赏罚,会在自我内心中强化。
10.生成文法理论
人是生下来就具有语言能力的,并且认为世间所有语言具有共通的普遍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