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三国复活节十日游系列3: 斯德哥尔摩(下)
书接上回北欧三国复活节十日游系列2: 斯德哥尔摩(上),我们在出发前就买好了Stockholm Pass,因为刚好赶上了one day pass的九折优惠,所以才一不做二不休地提前买了,不然的话可能前一天再买更好,风险没那么高,后面在别的城市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即便有九折优惠,这个城市通票还是挺贵的,如果想回本,必须得做好暴走一天的准备,而且很坑的一点是斯堪森露天博物馆Skansen并不在其cover的范围内。说起来很有意思的是,如果不是买了这个通票抱着回本的念头,我们很有可能不会选择去坐游船(因为游船比博物馆要贵不少),不过不得不承认游船算是个比较高效游览风光了解历史的项目。我们有可能是在坐游船的时候被种草了斯堪森,不过也有可能是做攻略的时候查到的。总之去Skansen可以说是临时起意,一下游船便直奔斯堪森,因为相比最热门的瓦萨沉船博物馆,我们对“瑞典的民俗文化村”斯堪森更感兴趣。本来都抱着亏本就亏本了的心态,但由于斯堪森四点关门而瓦萨沉船博物馆五点关门,我们一通极限操作赶到了瓦萨沉船博物馆,不但回了本,也没有留遗憾。其实如果不是起的很晚,可能回本也不是什么难事(我怎么一口一个回本,显得很精打细算的样子),行程也不会很紧凑。但我们睡懒觉惯了,除了赶飞机火车,通常会起的很晚(其实就是赶飞机火车也经常踩点),所以这回上午也只去了个斯德哥尔摩王宫Royal Palace。为什么选Royal Palace作为头炮已不可考,我猜是因为哥本哈根的罗森堡宫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吧。王宫位于斯德哥尔摩老城,建于17世纪,巴洛克风格。


这个广场好像叫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纪念的正是笛卡尔八卦故事里公主的父亲,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再放一些王宫内部的相片,请允许我语言匮乏,反正就是和罗森堡宫一样的blingbling。




游船观光的上船地点就在这附近,步行即可到达,我们刚好赶上了一趟11:45的(你们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记得那么清楚,因为iPhone的相片会显示时间)。其实Stockholm Pass的官网上介绍的游船项目还挺多的,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只有旺季(夏季)才开放,我本来都不记得我们选的是哪个游船项目了,但这么一看,只可能是winter tour了。其实在淡季(冬季)时去北欧旅行挺不划算的,因为很多景点不是不开放就是关门很早。冬天坐露天游船还是有点冷的,虽然他们提供暖身子的饮品和毛毯。学了一个单词archipelago群岛。


这一张调成鲜冷色后发现风格大变,没有冬天的感觉了。斯堪森和瓦萨沉船都在动物园岛上,离老城有一些距离。除了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和广州的岭南印象园,我还是第一次来这种露天民俗博物馆(而且我怀疑民俗文化村可能是受到国外这种露天博物馆的启发建造的)。斯堪森早在19世纪末就成立了,是世界上第一间露天博物馆,主要展示瑞典的传统农业、工业、建筑和生活方式。

斯堪森的一大特色就是从瑞典各地搬运来的房屋,有一些房屋里会有人耐心热情地演示和讲解当时的手工业/商业/生活并和游客互动。不过淡季期间并不都开放。我们首先遇到了一位做马鞍的工匠,因为saddle这个词相对生僻,对我们的英语听力是一个小考验。接下来又遇到了用干草做椅面和做陶器的手工艺人。


还有“五金店”和“杂货铺”


以及不同年代的屋内装潢

其实还有个动物园,只不过天气比较冷,加上不像一般动物园一样“圈养”,得留心才能发现,倒也有几分惊喜。

顺便一说北欧博物馆就在附近,而且斯堪森本为北欧博物馆一部分,只不过我们来不及去了。

唉都怪北欧春季依然昼短夜长,天黑得早,关门时间也就早,我们只好在快关门的时候赶紧撤了,飞奔到瓦萨沉船博物馆。我们到的时候,售票小姐姐友情提醒我们只剩下45分钟了,而且也看到了和我们一样踩点的游客(不过他们是买票而不是像我们这种通票的,可以说心更大了)。这个17世纪的瓦萨沉船名不虚传,真的是超级大,可以说整个博物馆基本就被这艘船塞满了,我没有一张相片可以拍到它的全身,而且很有艺术价值,随便放几张相片感受一下。



同样是赶在关门前才离开,查了一圈没有比这还晚开的博物馆了(印象中好像有一个是六点关的,但不记得是因为觉得来不及还是没兴趣还是已经太累了就没有去,不过这就是通票带来的负担,总想占便宜),便打算老城区找家餐厅吃晚餐后回去。

诺贝尔奖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只好在门口打一张卡。

一条很有感觉的小巷,华灯初上。

老城区有很多类似的纪念品店。

终于吃上了斯堪的纳维亚特色食物开放三明治(虽然从味道和分量来看很普通)!